粗壮小鸢尾(拟罗斯鸢尾大花变种)为
鸢尾科,鸢尾属草本。植株高20-28cm,植株基部淡绿色,围有3-5枚鞘状叶及少量的老叶残留纤维。花盛开时上部平展,有马蹄形的斑纹,爪部楔形,中脉上有黄色的鸡冠状附属物,表面平坦似毡绒状,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蒴果圆球形,顶端有短喙。花期4月,果期5-7月。产浙江。
本种为
拟罗斯鸢尾变种,本变种植株的各部分均较原变种粗大;植株高20-28cm。花期叶长约27cm,宽约7mm,果期叶长可达55cm,宽约8mm。花茎高20-28cm;花淡蓝紫色,直径约5cm;花梗长约1-2cm;花被管长3-6cm,外花被裂片长约2.6cm,宽约9mm,内花被裂片长2-2.2cm,宽约7mm;雄蕊长约7mm;花柱分枝长约1.6cm。花期4月,果期5-7月。
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基部淡绿色,围有3-5枚鞘状叶及少量的老叶残留纤维。根状茎细长,坚韧,二歧状分枝,横走,棕黄色,节处膨大;须根细弱,生于节处,棕黄色。叶狭条形,黄绿色,花期叶长5-20cm,宽1-2.5mm,果期长可达40cm,宽达7mm,顶端长渐尖,基部鞘状,有1-2条纵脉。花茎高5-7cm,中下部有1-2枚鞘状的茎生叶;苞片2枚,草质,绿色,狭披针形,长3.5-5.5cm,宽约6 mm,顶端渐尖,内包含有1朵花;花淡蓝紫色,直径3.5-4cm;花梗长0.6-1cm;花被管长2.5-3 (5) 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长约2.5cm,宽1-1.2cm,盛开时上部平展,有马蹄形的斑纹,爪部楔形,中脉上有黄色的鸡冠状附属物,表面平坦似毡绒状,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2.2-2.5cm,宽约7mm,直立;雄蕊长约1cm,花丝及花药皆为白色;花柱分枝淡蓝紫色,长约1.8cm,宽约4mm,顶端裂片长三角形,外缘有不明显的疏齿,子房绿色,圆柱形,长4-5mm。蒴果圆球形,直径1.2-1.5cm,顶端有短喙;果梗长1-1.3cm,苞片宿存于果实基部。花期3-4月,果期5-7月。
通常每2-4年进行一次,在冬季苗枯死后或春未萌发前均可进行。凡秋季来临前花芽分化好的,多不影响次年开花。分割根茎,每块应有2-3芽,并将老残根茎剪去,以利新根发根,新分栽的株丛,头两年生长茂盛,开花多,多年不分者则生长势显著衰弱,开花数量少。花径也小。需大量繁殖的,可分割根茎,播于湿沙中,保持20℃,两周后可形成新芽。用分株法繁殖有生长快、能保持纯种和方法简便等优点,故多采用。
通常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育苗盆或苗床内进行。播种前,将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撒播、条播均可,然后覆土2cm,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0天后即可发芽:亦可种子成熟后即播,第二年春季发芽。实生苗2-3年开花。
栽植前施以充分腐熟的堆积肥及油渣、骨粉、草木灰等。栽植距离30-50cm。生长期宜施1-2次化肥,生长茂盛。3-4年后结合繁殖分栽,并需要更换栽培地点,因其对土壤肥力消耗较大而不宜连作。冬季应及时清除枯枝叶并烧毁,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鸢尾属植物一般生长健壮。无严重病虫害。据观察,我鸢尾属植物发现有时有花叶病,其症状:鸢尾叶片有褪绿条斑、斑纹,叶缘黄化,有时明脉;鸢尾叶脉间褪绿。呈浅或深条纹相间斑,或呈叶缘黄化状。防治方法:可用40%
氧化乐果稀释1500倍,防治传毒介沐蚜虫。感病植株的根茎应及时拔除并烧毁。虫害有蛴螬常常咬断苗和咀食根茎,一般采用人工捕捉,也可用氯丹10-200倍液处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