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清庙
新加坡道教寺庙
粤海清庙(Wak Hai Cheng Bio),坐落于新加坡商业区菲利普街30号B,是该国最古老的道教寺庙之一,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5:00。
历史沿革
随着移居新加坡潮州人与日俱增,潮人移民社群也逐渐形成和壮大。在潮人社群形成后,伴随而来的便是宗教信仰的普及化。早期的潮人移民已清楚地意识到,在新的土地上生活需要宗教信仰。宗教信仰除了是移民从祖籍带到移居地的一种传统文化外,也是他们在彷徨和承受极大压力的生活中,祈求心境安宁和寻求精神寄托的重要渠道,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庙宇也便应运而生。
在新加坡出现的第一所潮人古庙,是在乾隆初年由林泮所建的“粤海清庙”,初时只是一亚答屋。昔日初抵移民必到庙礼拜天后圣母,以答神恩。19世纪20年代,又被当时在暹罗、新加坡之间从事航运的王钦、王丰顺等改建为庙。随着移民的日增,天后圣母信仰在新加坡迅速传播开来,香火也愈来愈盛。粤海清庙至迟到1826年,在天后宫的基础上,增建了奉供玄天上帝的上帝宫。此后,粤海清庙一再扩建。
建筑介绍
跟据《潮侨溯源集》书中所述,粤海清庙最初是一间供奉妈祖的神坛,在1738年之前由澄海樟林人林泮所建,原址在“山顶仔”。后来由创办《万世顺公司》的庵埠东溪人王丰顺重建。从粤海清庙内找到的己卯年(公元1819)“天恩公”炉证明粤海清庙在1819年已经存在。
按照官方说法,粤海清庙在1826年正式重建为一间双殿庙宇,主奉妈祖玄天上帝,成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妈祖庙与及玄天上帝庙。潮州人称神为“老爷”,大神敬称为“大老爷”,所以将粤海清庙俗称为“大老爷宫”。广籍人氏较喜欢用“孖庙”来称呼粤海清庙,是双殿庙的意识。
粤海清庙初期是由万世顺公司管理,到了1845年才由余有进等人组织的义安公司接管。义安公司是以潮州的前身义安郡命名,接管粤海清庙后继续扩建及重修,早期还将办公室设在庙内。今天,粤海清庙仍然是义安公司名下的产业,也仍是最具代表性的潮人庙宇,并已被列为受国家保护之古迹。除了潮州人,很多广东人也常到粤海清庙上香,特别在农历正月十四与十五更是人潮汹涌。许多香客每年都来送还接灯笼,糖狮和令旗。粤海清庙是间传统的潮州式建筑,屋顶上有非常细致的潮州雕塑及嵌瓷,燕尾上扬卷曲,墙壁和梁上也有精美的石雕与木雕。
庙宇特色
粤海清庙是19世纪初中国移民南来的第一站。远在宗乡团体组织成立之前,庙宇曾经是移民社交活动的中心点。许多移民都是在庙宇寻找慰藉,当时面海的粤海清庙就是一个例子。该庙宇由中国工匠设计,并且用自中国进口的花梨木建成。它的屋檐雕工精细,墙上刻有神话人物。此外还有商人与信徒所捐赠的刻有吉祥字样的木制匾额。
粤海清庙被潮人称为“大老爷宫”。庙前围墙筑有一门亭,门额书“粤海清庙”,墙内为一片广大的石埕,左边是上帝宫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右边是供奉天后圣母妈祖的天后宫,二庙相连,故称“孖庙”。而粤海清庙的名称,“粤”指广东,“海清”则是海路清平的意思,即为广东籍人士在海水清平之下安然乘船抵达南洋。实际上,在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成立之前,粤海清庙是潮人社群的仲裁机构,通过非官方的管道在庙宇内为族群调解个人或商业纠纷、家庭问题。
1845年,潮侨领袖成立了“义安郡”,后改称“义安公司”,其宗旨是管理潮州人的公墓。这一年,义安公司接管了粤海清庙。粤海清庙即成为义安公司的产业,也就转由义安公司管理。当时,义安公司的办公室就设在庙内,无论是领导人或管理政策上,庙与公司实际上已结合为一体。义安公司兼理潮人在该庙祭祀玄天上帝及酬神事宜,并在原址上扩建和修缮古庙,使之成为一所颇具规模和壮观之华人庙宇。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朝光绪皇帝御书“曙海祥云”金漆匾额,赐予粤海清庙,今天仍高悬于庙里天后宫正殿上。在新加坡的华人寺庙中,只有粤海清庙和闽帮的天福宫获赐清帝御题,可见其当时备受重视之程度。除此之外,庙内也挂满早年由客家,广东及琼州会馆所敬赠的匾额,显示当年客,广,琼,潮四帮的关系良好。四帮还在1937年联手创立新加坡广东会馆*,并将办公室设立在粤海清庙。庙中的古物还包括了道光十七年的天后圣母铜钟和道光十六(或十八)年的玄天上帝铜钟,以及道光丙戌年(公元1826)的对联。
粤海清庙被列为新加坡的古迹,除了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外,也因为它本身便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庙宇建筑。古庙的潮州传统建筑格式,庙里根据历史神话、民间故事和英雄事迹塑造的泥雕和木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仅深具教化作用,还充分表现了潮州传统手工工艺的高超艺术和丰富内容。今天,这座给人印象深刻的庙宇不但吸引无数前来膜拜祈求平安好运的新加坡信徒,更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访参观。
庙宇重现昔日光彩
庙 宇虽修葺,但风雨不愆,梁柱蚁蛀,屡易屡坏。义安公司于公元2011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四日)举行动土仪式,并于公元2012年2月8日(正月十七 日)开始落架大修。屋瓦、围墙、壁画、木雕、嵌瓷、龙虎井等特邀中国潮汕工匠依原样修复,使庙宇重现昔日光彩;并于公元2014年3月31日(农历三月 初一日)邀请贸工部长林勋强先生主持修复落成典礼。经过大规模修复后,风貌胜迹重现的粤海清庙在2014年9月3日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资产保存优异奖。同年,市区重建局也颁发旧建筑修复工程奖给予义安公司对古庙修复的认可。
神明
粤海清庙供奉的神明,那就是:
庙内主神
玄天上帝
天后圣母 (妈祖)
众神/佛
八仙
城隍爷
花公、花婆
大伯公
当年太岁
观音菩萨
感天大帝
注生娘娘
齐天大圣
三爷伯
虎爷
华佗
大二爷伯
包青天
龙尾圣王
济公
张公圣君 (法主公)
关帝
月宫娘娘
财神爷
黑面将军
红面将军
四大天王- 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活动
乙未(羊)年正月十五日 : 上元节(元宵节)
乙未(羊)年三月初三日 : 玄天上帝圣诞
乙未(羊)年三月廿三日 : 妈祖圣诞
乙未(羊)年七月十五日 : 中元节(盂兰胜会)
乙未(羊)年九月初九日 : 重阳节
乙未(羊)年十月廿四日 : 酬谢神恩
旅游信息
地址:30号B 菲利普街(Philip Street)
开放时间:早上8点-下午5点,早上7点-下午5点(初一 十五)
公交巴士:57 、75、131、167、186、196、970号等
地铁站:莱佛士坊站 (Raffles Place MRT station)或 直落亚逸站 (Telok Ayer MRT Station)
见证历程
此专版配合新加坡金禧国庆推出,每逢星期一出版,介绍本地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宗教场所、著名老区和市镇。新加坡水彩画会的画家将依每期主题绘制一幅水彩画。
粤海清庙见证了新加坡的变迁
粤海清庙哪一年兴建,已不可考。有文字记载的是1826年,也就是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的第七年所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古庙兴建之前,本地早已有华族居民,而且不少是从中国南来的潮州人,因为粤海清庙是由当时潮人所筹资建立的。粤海清庙不仅是本地潮州人的第一座庙,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它目睹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度,也见证了早期华族移民开天辟地的艰苦历程。
初期,粤海清庙只不过是一间亚答屋,供奉着中国南方移民所崇祀的“海上女神”——天后圣母(妈祖)。后来,潮州信众又在庙内奉祀所笃信的玄天上帝。玄天上帝本是北方水神兼战神,明朝尊为护国神,原称玄天大帝。潮州人笃信玄天上帝,有一说是因为明洪武年间,潮汕地区陆丰市碣石镇的总兵把当地一座普通小庙改为玄武庙,小庙所在的山就称玄武山。
万历年间碣石总兵侯继高扩建该庙,因母亲笃信佛,于是他在玄天上帝像之下增加了佛祖像,玄武庙因此亦道亦佛,改称玄山寺。后来避讳康熙名号(玄烨),玄山寺改为现称的元山寺。因潮汕人普遍认为元山寺的签很灵,每年大年初四必到庙里向“大老爷”玄天上帝求签了解运势。潮州人移民海外,很自然地立庙崇拜玄天上帝。
1845年潮侨成立义安公司,庙宇自然的就归义安公司管理,当时的义安公司办事处就设在庙里。1852年至1855年,庙宇扩建。1896年全面重建,变成一座水泥屋、雕梁画栋,香火旺盛的大庙。现在,古庙仍延续1896年扩建时由左右两间连接的祠庙构成的样式,右祠是天后宫,供奉天后圣母(妈祖),左祠是上帝宫,供奉玄天上帝。两庙相连,广东人称“孖庙”;但潮州人管叫“大老爷宫”。
光绪皇帝御赐匾额
粤海清庙的“粤”,指的是广东;“海清”则是海路清平的意思,即为广东省人在海水清平之下安然乘船抵达南洋。实际上,在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成立之前,粤海清庙是潮人社群的领导组织,同时也是族群事务的仲裁机构,专为族群调解个人或商业的纠纷,甚至是家庭问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光绪皇帝御书“曙海祥云”金漆匾额赐予粤海清庙,感谢庙领导发动民众捐助中国南方水灾灾民。这个御赐匾额经过百多年香火烟熏,早已熏成黑褐色。2010年庙宇落架大修,重贴金箔,再现当年金光闪耀模样,今天仍高悬于天后宫正殿上。早期到粤海清庙祭拜的信众除了潮州人,还有琼州(海南)人、广府人和客家人。广东会馆曾于上世纪30年代设在庙里。
粤海清庙多处采用潮州建筑的嵌瓷装饰,屋脊、垂脊和屋面到处都是嵌瓷的人物、建筑、花草与动物造型。单单在屋顶,体积较大人物造型就有120个,体积较小人物造型好几百个,亭台楼阁20多座,屋脊上还有四条造型精美的腾龙,全部以嵌瓷工艺完成。据知,一尊大的嵌瓷人物,造价800元。这些塑像都是取材自经典民间故事或神话,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和《西游记》。
庙宇梁雕邀不同巧匠竞艺 
其实,到庙里“上帝宫”参观的游客,如果够细心,就会发现正殿左右梁雕的花款并不一致,原来这是清朝中国大富人家造大厝时,喜欢邀请不同组工匠竞艺所致。有179年历史的水廊头凤山寺也是如此。
义安公司于2012年2月8日为粤海清庙进行落架大修,聘请国家级潮汕嵌瓷师傅和一批潮汕工匠来新加坡,对古庙的屋瓦、围墙、壁画、木雕、嵌瓷、龙虎井等按原样,甚至改变过去几次翻修时的错误设计,并改用适当材料进行修复,使它恢复昔日光彩。2014年9月3日古庙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存优异奖。同年,市区重建局也颁发旧建筑修复工程奖给予义安公司,以表扬该公司修复古庙所做出的努力。
庙宇地处闹市 吸引上班族膜拜
粤海清庙坐落在商业区内的菲利普街,与四周耸立的现代大厦,相映成趣。今天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当年古庙初立,庙前是海水淹没的浅滩。华族移民一上岸,大都会入庙敬拜。尽管处在繁华的市中心,古庙仍然是不少年轻信众的心灵皈依所在,中午用餐时刻,总会看到穿着齐整的上班男女到庙里膜拜。因此,古庙的香火,从未间断,只是庙方现在为保护庙里的文物,善信只能将香枝插在庙外的香炉。
义安公司董事李先华说,潮人建立粤海清庙,确定中国南方华族移民,比莱佛士更早登陆新加坡。因为根据《潮侨溯源集》书中所述,粤海清庙最初是以亚答屋形式出现,设有妈祖神坛,在1738年之前由澄海樟林人林泮所立,原址在“山仔顶”。历史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曾在印尼巨港附近的海上,跟来自潮州的海盗首领陈祖义,打过一场海战,成王败寇,陈祖义后来被押送回中国伏法。
另外,东南亚一些地方志也显示,潮州人很早就下南洋谋生,泰国历史上民族英雄郑王(郑信,1734—1782年),他的父亲就是来自潮州澄海市。因此,有文史学者认为,粤海清庙史加上郑和舰队与陈祖义打海战的事迹,新加坡的历史应可推前五六百年。
记亿盒 她在粤海清庙求得姻缘
在轮船保险公司任职的蔡丽芳(42岁),很崇敬粤海清庙的神明。那天在庙里遇到她,问她到庙里来上香的缘由,她轻声笑说:“我今天的美好,都是拜庙里神明所赐。”原来,以前她在庙宇附近办公楼上班,常到庙里来向天后圣母和玄天上帝祈福。35岁那年,她向庙里月老祈求,不久就遇见在船务公司工作的丈夫,不到两个月,两人就结为连理枝。蔡丽芳有两个孩子,儿子五岁,女儿三岁,乖巧听话,丈夫体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17: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