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故事
王愿坚创作的短篇小说
《粮食的故事》是王愿坚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人民文学》1956年七月号。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记者“我”因偶然的机会拜访了在县政府“老区办公室”工作的郝吉标。郝吉标是一个“老革命”,1933年担任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4年,在老区遭受到国民党猖狂进攻的艰难岁月,他本已做好参加长征的准备,不料,就在出发前,他接到组织让他留下来坚持敌后斗争的指示。他毫无条件地留了下来,并且打定主意上山打游击,杀几个白鬼子解恨。在游击队,他担任支队的总务工作,管全支队的吃饭穿衣。虽然这和他原来的目标有不小的距离,但他愉快地接受了工作,而且出色地完成它。山上粮食一天天减少,郝吉标为了让同志们哄饱肚子,跑遍了山坡,挖遍了野菜。情况越来越艰难,在总务已无事可管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危险下山弄粮。在群众的支持下,他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不断运粮上山。但是,秘密暴露,运粮工作被迫中断,敌人的封锁像罐头一样严密。某天,交通员送来了组织上“当夜把粮食送上山”的命令。郝吉标决定和唯一的爱子一同担当送粮的任务。就是这一次,他用儿子的生命作代价,完成了看来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
创作背景
1953年,王愿坚在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路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有机会接触到几位曾经历过那段生活的老同志,听到了许多革命斗争故事。1934年至1937年期间,红军主力长征后,部分中共党员留在老根据地山林里,带领革命群众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当时,游击队的生活异常艰苦,常常几个月吃不上粮米,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但是,他们英勇地坚持了下来。有的战士牺牲时嘱托家人把粮食送给游击队;有的群众为了给山上的游击队送粮食,在碰到巡逻的敌人时父亲让自己的孩子舍上生命去用脚步声吸引敌人的注意;有的党员给有钱人当奴仆,省吃俭用把薪水交给党作经费。这些故事令王愿坚深受感动,他从故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认为这些用生命和鲜血创造的故事显示了人类最崇高的美。他决定将这些故事变成文字,让更多的人受感染和教育。担任报纸编辑的王愿坚以前从未写过小说,他先是尝试创作了短篇小说《党费》。基于创作《党费》时积累的文学经验,他又动手将听来的“舍子送粮”等其他故事,创作了《粮食的故事》等一组短篇小说。
人物介绍
郝吉标
老革命,1933年的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在老区游击斗争困难的时候,他帮助游击队做过很多事。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把整个心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游击队的总务,为了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他像神农尝百草,找野菜、挖草根。因为不能眼看着同志们挨饿受苦牺牲,他主动要求下山筹粮。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将粮食送到游击队手上,他带着唯一的爱子红七担负起送粮的任务。
红七
郝吉标的儿子,刚刚十三岁,聪明伶俐,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他在残酷的生活中经受了烈火般的锻炼,小小年纪就具有了革命人民的气质和品格。他为父亲担任警戒任务时,表现得机灵而警觉,时刻想着和父亲一起打“白鬼子”。他对革命的前途怀着单纯、美好、坚定的信念。最终,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该小说生动地描述了老根据地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的艰苦情况,深刻地表现出革命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革命依靠群众取得胜利,群众依靠革命获得解放。人民与革命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动人的反映。
小说采用主人公对访问者讲述二十年前革命故事的形式,因此,从一开始,作者就通过主人公的回忆描述了主力红军长征后敌我力量悬殊的困难情势,又比较集中地描述了革命群众所面临的艰巨革命任务、严重的历史考验。接着就描述了有阶级觉悟的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经受住了考验,完成了艰巨的革命使命。
“不让红旗倒下去”,是贯注全篇的思想。从小说所描述的每一个革命者身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思想是怎样渗透了他们整个心灵,怎样支配着他们的行动。他们为了不让红旗倒下去,为了使游击队能生存和发展,都准备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宝贵生命。主人公郝吉标说:“为了红军游击队能够生存,为了打击白鬼子,就是把我的肉割下来也心甘情愿。”这几句话充分反映了一般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的革命信念和钢铁意志。该小说所描写的革命者充满了无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郝吉标的妻子自己吃树皮做的窝头,而把粮食藏起来,准备随时送上山。宋祥老爹一见敌人封锁山区,马上把一担糙米和一筐红薯送上山。他们充分认识到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革命,毫不顾惜地牺牲个人利益。主人公郝吉标更是把全部力量献给革命事业,深融在党和革命的整体中,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和党分开。红七的形象同样具有激动人心的光辉意义,他真诚纯洁,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他的生命诚然是短促的,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给读者以革命必然胜利的预感。
艺术特色
结构特点
小说结构明快单纯而意味隽永。作品中记者“我”因偶然的机会拜访在县政府“老区办公室”工作的郝吉标。在老区办公室工作的人不止郝吉标一个,唯有他能引起“我”注意的理由让读者想读下去,思想一下子被抓住了。故事开始,主人公郝吉标欲说还休,让人感到他有难言之隐,也让人预感到他的故事一定有不平常的内容。故事展开后,读者的思想马上就随之进入动荡的年代,感受到那个时代革命的气息。随着作者慢慢把故事讲下去,读者的心也随着由不平静慢慢动荡起来。故事发展到高潮,人物性格悲壮性的美突然发出光彩,读者的感情也突然激起巨大波浪。故事结束了,读者的感情还沉浸在故事情节里,还没来得及恢复冷静,接着又跟着“我”一起陷于抚今追昔的沉思中。作者鼓舞斗志的意图,没有表现为空头的说教,而是巧妙地渗透在故事情节中,对读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情节描写
作者努力把握好人物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突出地表现出了人物为了革命事业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作者为“舍子保粮”的情节设置了合理的情境。“舍子保粮”是主人公在危急情势下迫不得已的选择。郝吉标当时想到了丢弃粮食,但已来不及。他也想到了自己舍命引开敌人,但单凭孩子无法将粮食运到山上。即使以数学上的博弈来权衡,郝吉标在那一刻也只能选择“舍子保粮”。这是一个革命者不得不忍受的牺牲。小说在前面叙述中,一再对红七可爱、懂事、招人疼爱的性格进行渲染,尤其是父母对红七的疼爱之情,已经有了很多看似不经意的流露,却是非常必要的逐层铺垫,更加上对敌人枪响后郝吉标生理上一下子严重失重的情感状态的刻画,写足了革命斗争中的亲子之情,从而写足了一个父亲在革命斗争中忍受牺牲的艰难,以及这艰难忍受中的崇高。
叙事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体是郝吉标的大段追叙,“我”以晚辈的虔诚聆听的姿态和记者忠实记录的形式,将革命历史与当下现实联系起来,凸显革命传统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占篇幅95%以上的郝吉标的追叙,一贯到底地采用单一直接引语的叙述方式,似乎显得呆滞而不简洁,但其朴素忠实记录的风格,却是意在强调“革命历史”的“客观真实”性。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黄忠顺:(小说中)“舍子保粮”的情节与王愿坚另一部小说《党费》的类似情节(母亲从孩子手中夺下用作党费的腌豆角)相比更合理,即使是在数十年后仍能让读者觉得震撼和感动。
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诸城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山东滨海干部学校学习。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文工团分队长、政治部报社编辑、新华支社记者、编辑室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7兵团政治部文艺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大型回忆录《星火燎原》编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党费》、《七根火柴》、《后代》、《普通劳动者》、《珍贵的纪念品》,电影文学剧本《四渡赤水》、《闪闪的红星》等。
参考资料
王愿坚.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21:5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