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
吴语区(
苏南、上海、浙江大部、
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
传统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
沪剧与
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紫竹调最初在
沪剧“同场戏” 《双脱花》 中为磨豆腐劳动时所演唱的一支曲牌。演员在演唱时,双手摇曳做滤
豆浆的动作。这过滤豆浆的布兜时用两根斑纹竹杆支撑,演员演唱时就是握着这两根斑纹竹杆摇曳,这种斑纹竹杆叫做“紫竹”,自此这首民歌被叫作“紫竹调”了。它原是一首具有山清水秀、鱼米盛产地江南
地方色彩的民歌。它的旋律起伏爽朗,情绪乐观亲切,一句一顿的曲调,活泼明快的节奏,富有江南地区
劳动人民朴素勤劳的性格。
轻柔婉转的“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
江南水乡的
吴侬软语,又有
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内敛、含蓄,不仅
悦耳动听,并且歌唱性很强,民间流传广泛,上海的
地方戏沪剧和滑稽也都将“紫竹调”作为基本调。
紫竹调也是由起承转合四句组成。但在第三句(转的部位)前有两个五字“垛句”,这就是所谓“转前加垛”,第四句是一个重
复句,这是许多民歌小调中加强结束感所常有的。
《紫竹调》的曲调健康向上,形式灵活多变,内容生动大气,极具
上海特色、
申城风格。经历代艺人传播修改,紫竹调成为一首含蓄有趣的情歌。乐曲以
弦乐和二胡、
琵琶、
曲笛演奏旋律,
竖琴的晶莹
琶音与之相和,颇具
江南丝竹的风格。歌词多因情而发,没有固定的版本,这也是能代表上海最原生状态民歌的特点。因为它传唱广,影响大,而且旋律明朗优美、欢快流畅,富有浓郁的上海特色,堪称为是能代表上海形象的作品。周恩来总理生前非常喜欢“紫竹调”。1959年,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在沪召开。会议期间的一次
联欢会上,周总理就点唱了“紫竹调”,在场的两位
沪剧名家
丁是娥、
筱爱琴便演唱了《罗汉钱·燕燕做媒》 。周总理闻声起舞,很是高兴。
19世纪80年代《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唱片,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前些年,
苏格兰的
交响乐团曾在
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2006年春节,
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
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这样的交流很有意思。民族的音乐一旦与普遍的
审美标准相融合,就会成为具有世界性的
文化需求。“申博”成功后,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家、
社会活动家,纷纷谋求将《紫竹调》确立为上海的
音乐形象,如果这一行动获得成功,《紫竹调》的传唱一定会更广泛。
《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闾传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
东方歌舞团演员
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的
沪剧《罗汉钱》里著名的《紫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上空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