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提线木偶戏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紫金县的木偶戏属于提线木偶,1885年由龙窝镇宝洞村邓木村等人从福建引入,并成立荣华堂戏班。至清末民初,当地有荣华堂、崇华堂、新艳华等8个木偶戏班,活跃在紫金县乡村,以及周边的五华、惠阳、陆丰等地。
历史渊源
清代以后,粤东客家地区的木偶戏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它轻装简载,舞台小,演员少,在街头巷尾、山坡田野架起露天小舞台就可演出,而且包场经费低廉,因此农村墟镇每逢传统节日,神诞庙会等必请木偶戏演出几天。这样,自然促使木偶戏班倍增,从事木偶艺术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粤东客家地区木偶戏的黄金时代是在20世纪初,不仅木偶戏班众多,而且活动范围也不断拓展,由本地区城乡,拓展到闽、粤、赣边区一带,甚至远渡重洋,足涉国外。但是,到了解放前夕,由于战事不断,灾荒连年,城乡经济调弊,加上木偶戏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内容陈旧,表演墨守成规等,致使木偶戏奄奄一息,濒于绝境,戏班也所剩无几,度日艰难。
基本特征
龙窝提线木偶造型精细,高度约60-70厘米,所用木偶的头、手、脚皆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间身子是用竹(竹皮)做成,再把头、手、脚装上去,经粉漆、彩绘、穿戴戏服而装扮成各种人物角色。人物角色生、旦、公、婆、净、丑六大行当齐全。其传统剧目多数取材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有《白蛇传》《薜仁贵征东》《化子进城》等,表现有文官武将、才佳人、草莽英雄、村夫、农妇以及神话人物等,宣扬忠贞爱国、惩恶扬善和向往美好爱情的积极主题,歌颂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了《党的号召》《有了土地多生产》《银山笛声》等现代剧目。表演时,布置一个小舞台,只见木偶不见人,提线表演者站在帷幕后高处,一边操纵木偶,一边念唱。
紫金提线木偶戏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乐由粤剧、花朝戏唱腔、民间小调、山歌曲调衍生而来,有20多种曲牌,自成一格。唱词、道白自然。舞台语言典型化,通俗易懂,大量运用客家的俚语、歇后语、双关语,并通过插科打浑、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以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伴奏由管弦乐和打击乐组成,指挥由司鼓担任,管弦乐部分由唢呐领奏,二胡、高胡、扬琴伴奏,打击乐部分由鼓、木鱼领奏,斗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伴奏。
代表作品
从现存传统剧目来看,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的作品,如重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智取大名府的《化子进城》;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联吴抗魏的《借东风》和《过江招亲》。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作品,如歌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水淹金山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暴的《孟姜女》。而孙悟空是木偶戏特别喜爱的神话人物,以他为主角的剧目特别多,这些戏写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神奇惊险的经历,颂扬孙悟空爱憎分明、见妖必除的精神,突出他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如《火焰山》、《火云洞》、《三打白骨精》和《大闹天宫》等。而《宝盆乖乖》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都离不开道德劝谕的主题,表现善恶必报的观念,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联系较紧,所以也最容易打入观众的内心世界,产生迅速的影响。解放后,产生了一批现代剧,如《雾里牛车》、《送郎参军》、《庆丰收》、《海上擒谍》、《范寿山》和《甘茶送亲人》等,题材多样,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泛。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紫金提线木偶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在传统戏剧、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紫金提线木偶戏的剧本唱词中,反映了地方社会文化的变迁,为研究客家地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证材料。
传承现状
当地文化部门在提线木偶的保护、传承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但由于木偶戏演出市场的萎缩,仍存在演出设施简陋、演艺人员老化等问题,亟待进行保护。
保护措施
2015年11月10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序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