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缛节
汉语成语
繁文缛节,汉语成语,拼音是fán wén rù jié,比喻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出自《上圆丘合祭六仪》。
成语用法
示例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以及唠叨的碎话。 ◎鲁迅《坟·看镜有感》
四世同堂》:文化是文化,文化里含有许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不必由他去维持,也不必由他破坏。
成语出处
宋代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成语典故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纣,取了殷人的江山,大封诸侯。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分封到现代的山东曲阜一带,是为鲁公;而武王的军师姜太公被分封到现代山东的海边,是为齐公。 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因为辅佐年幼的君主成王,一直在首都的朝廷做官,鲁公由他的儿子伯禽担任。伯禽到鲁国上任,过了三年才给周公汇报他治理的情况。周公问,为什么这么迟才来?伯禽回答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故迟。”而姜太公齐国后,过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工作。周公问,为什么这么快?太公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也。”两相对比,周公慨叹说,“呜呼!鲁后世其北面而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参考资料
繁文缛节.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08:10
目录
概述
成语用法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