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南天竹
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
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var. porphyrocarp Thunb.)为小檗科南天竹属的一个变型,于2005年从南天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经单株组织培养,形成无性系群体。
形态特征
“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Hongye”)作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的一个新品种,高60-120cm,丛生而少分枝,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总叶轴上有小节,基部有苞茎鞘:小叶椭圆形,长5-10cm,宽3-5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薄革质,冬季叶色鲜红,做成地被和色块,铺地中国红,给以兴旺发达之寓意;春、夏、秋三季叶色深绿色,给以和谐舒适之美感。圆锥花序直立,顶生,长15-25cm,花白色,雄蕊6枚,子房1室,胚珠2枚;浆果,球形,红色,种子2粒。花期5-6月,果期9月,宿存至翌年3月。是观叶、观果的优良地被和色块树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特征为常绿直立灌木,最高可达120 cm,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2至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先端钝尖,秋冬季叶片艳红,为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沟旁、路边或灌丛中。海拔1200米以下。
分布范围
产于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日本也有分布。北美东南部有栽培。
栽培技术
南天竹为种子实生繁殖,种内变异类型丰富,产生白果南天竹、玉果南天竹、五彩南天竹等新型变异。红叶南天竹是南天竹种内的一个变型,是由浙江森禾股份有限公司从南天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2】,经单株组织培养形成的无性系群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养护
事先在苗床上方架设遮阳网,5-6月,盖1层;在7-8月,要2层遮阳网,9月下旬开始,日均温30℃以下,可全部揭除,全光照管理。当小拱棚内温度达36℃以上时,要进行喷雾降温,特别是晴天高温时,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隔半小时需喷雾1次。在日常管理中,除防止叶片日灼外,还应注意基质湿度,不可过湿,也不可过干,每天需检查,如薄膜反面有许多水滴凝结着,说明薄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不用补充水分;如凝结水滴很少,手伸进薄膜内发现基质水分不足,需浇1次水,一般扦插后7-10天浇1次水。扦插后20天,第1次喷叶面肥,用绿芬葳粉剂1000倍液喷雾;扦插后约50-65天(视天气状况而定),70-85%的穗条已发根就可揭除薄膜,需逐步揭除,先两头揭开,通风,然后在阴天全部揭开,揭开后的2天内,在小拱棚上盖上遮阳网,再过2天,揭除小拱棚上的遮阳网,以后每隔10天喷1次叶面肥,用可用0.1%尿素喷施。要预防病害,用1000倍液喷雾,交替施用炭疽福美多菌灵、代森锌、世高、安美托等粉剂,每隔15天喷1次。
上盆或地栽
当扦插苗有100-120天苗期时,小苗根系发达、新叶(2-3回羽状复叶)3片以上,就可以上盆培育容器苗,容器内的基质配方:苇茉4:蛭石1:珍珠岩2:黄心土2:有机肥1,培养目标是色块苗、矮篱苗或孤植苗,如在春、夏、秋季上盆,先架设遮阳网,在冬季上盆,可不架设遮阳网。(1)色块苗:容器规格:13×13cm(深)。成苗规格:苗高30cm,冠幅30cm,成苗时间:从苗床苗、穴盘苗或网袋苗移入容器开始至出苗16个月,成品率85%。(2)矮离苗或孤植苗::::容器规格:26×21cm(2加仑)。成苗规格:苗高60cm,冠幅40cm,冠型匀称,成苗时间:从苗高30cm的色块容器苗移入大容器(2加仑)开始至出苗24个月,成品率90%。(3)地栽苗: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和碱性土壤;如土壤粘重板结、透气性差,要加以改良;在冬季至翌年2月底,先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0kg,另加磷肥50kg,然后深翻、打碎;为防地下害虫,在深翻之前,施放杀虫剂呋喃丹每亩2.5kg。深翻深度25cm左右。开沟作苗床,苗床面宽110cm,步道40cm,步道深25cm。
主要价值
其园艺性状表现为春夏翠绿扶疏,秋冬红果累累,还具有抗旱、抗风、抗高温、抗严寒、抗雪压、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萌芽能力强,易于繁殖,是优良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根、叶具有强筋活络,消炎解毒之效,果为镇咳药。但过量有中毒之虞。各地庭园常有栽培,为优良观赏植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