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䶄
哺乳纲动物
红背䶄(学名:Myodes rutilus),为仓鼠科、䶄属的动物。红背䶄体形在䶄属中属中等,耳较小,前后肢短小,尾毛密,背毛为鲜艳的赭褐色或棕红色,腹毛灰白色,有的个体略显黄色的色泽。
形态特征
红背䶄体形在䶄属中属中等。体长平均为97(72-123)mm。尾长平均33mm,占体长34%,尾毛密,尾端笔毛长,超过10mm。耳小,但露出毛被外。后足长18(14-19)mm,脚掌无毛,蹠垫6个。
红背䶄背毛为鲜艳的赭褐色或棕红色,由头顶至臀部毛色一致。由脊背向体侧毛色逐渐变浅,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腹毛灰白色,有的个体略显黄色的色泽。耳壳内缘生短毛,黄褐色。尾二色明显,尾上面黄褐色或灰褐色,底面淡黄。脚背灰白色。
红背䶄头骨小而单薄,颧弓细。鼻骨短,前端宽,后端窄。从眶间开始,颅顶平。眶间较宽,眶间宽平均4mm,接近颧宽1/3。成体眶间两侧稍隆起,但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眶上嵴;眶间中部微陷,形成一条纵沟。颅室平扁而光滑,眶后嵴极不发达,仅留残迹。颧弓细,中间轭骨(或称颧骨)明显较窄。顶间骨长度不大,但相当宽,长小于宽近两倍。顶间骨前缘中央有一个前突角。门齿孔中等长度。腭骨后缘无骨桥,听泡中等大小,很平。
红背䶄上门齿的齿根延伸,但距第1上臼齿齿根还有一段距离。臼齿有齿根。第1上臼齿咀嚼面前端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和内侧各形成3个突角。第2上臼齿咀嚼面前端也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一个。此牙外侧形成3个突角,内侧形成两个突角。第3上臼齿咀嚼面前端仍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一个。最下面有一个C字形齿环,其两端在内侧形成上下两个突角。此牙在外侧形成3个突角,位置较高,均在上半部;内侧形成4个突角,从上到下依次排开。下颌第1臼齿在最下端有一个横置的三角形。上面有两个交错排列的三角形齿环,但不封闭,二者彼此联通。再上面,内侧有一个封闭三角形齿环。最上面顶端,有一个跳棋子状的齿环。其顶部为一个略呈圆形,外侧下方有个突角,从轮廓上看,颇似有遮沿的夏季凉帽。其下面有个向两侧突伸的横齿环,最上面与顶部联通。这个顶环个体变异较大,有的个体底座外侧突伸部分封闭,形成一个独立的封闭三角形。然而,不管其封闭与否,此牙外侧均形成4个突角,内侧形成5个突角。下颌第2臼齿和第3臼齿均是三个摞放在一起的横置侧长的封闭三角形,内外侧各形成3个突角。
栖息环境
红背䶄为典型林栖鼠种,栖息于云杉林、混交林、沿河林、台地森林、坡地林缘及森林草原中,在杨桦林与阔叶疏林的迹地上也有栖息,甚至榛丛、柳丛及农田中也可见到它们。
生活习性
红背䶄夜间活动频繁,偶有白昼活动的,但次数较少,不冬眠,常年活动。
红背䶄常居于枯枝落叶层中,洞穴常建在树根下或倒木旁,以腐朽的树根洞作为洞道,洞穴很简单,仅有窝巢,其巢内垫有干草、树叶等。冬季,雪面上有洞口,雪层中有交织的洞道。由于雪被下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10-20℃,因此冬季常在雪被下活动。
红背䶄以植物为食。食性季节变化较大,春末夏初主要食植物的绿色部分,亦食植物的花及浆果,秋季喜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如红松、榛子椴树的种子。在冬春季主要以枯干的植物叶和幼树韧皮为食。红背䶄不但啃食树皮,而且常常见它抱着茎叶由一端向另一端啃吃,并有将种子等食物搬入洞中习惯。
红背䶄的天敌与棕背䶄相似,主要有白鼬伶鼬、雪鸮、长耳鸮乌林鸮猛鸮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芬兰、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
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和新疆。
繁殖方式
红背䶄繁殖期有年际差异,通常在4-9月,有的年份8月中旬就不见孕鼠,繁殖高峰期6-7月,每年产仔2-3窝,每胎4-9只,平均5-6只。寿命约1年半左右。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欧洲北部地区范围内,种群数量每4-5年发生周期性波动,但长期是趋于稳定的。欧洲南部的一些地区(如芬兰中部),该种数量可能呈下降趋势。在北美,种群密度大约稳定在60只/公顷。红背䶄总体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
在中国,该鼠数量变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3-4年有一个数量高峰,高峰期的出现与红松结实丰收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食物丰欠的周期变化影响该鼠的数量。
参考资料
Myodes rutilus.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09: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