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小蠹是小蠹科大小蠹属昆虫,又称红脂大小蠹,成虫圆柱形,长5.7-10.0毫米,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
基本介绍
大小蠹类:大型种类,有光泽。眼长椭圆形。触角着生点与眼前缘有一定距离,鞭节5节,锤状部扁饼状,短椭圆形或圆形,顶端平齐,共分4节。两性额部相同:中部微突,有刻点和强劲的额毛,额毛以中部突起为心,向四周倾伏;颅中缝凹陷呈沟状。
前胸背板长小于宽,背板两侧自基向端急剧收缩,背板前缘中部有凹刻。背板表面平滑,有刻点和茸毛,毛梢指向背中线的中点。鞘翅基缘宽于前胸背板基缘;鞘翅侧缘直伸,尾端圆钝。两翅基缘各自前突,合成并列双弧,基缘本身隆起,上有一列锯齿,小盾片处锯齿中断。刻点沟稍凹陷,沟中刻 点圆大;沟间部隆起,有褶皱和小颗粒,并有长短不等的茸毛。
强大小蠹原产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在中国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hm2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hm2万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hm2,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圆柱形,长5.7-10.0mm,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
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
【卵】卵圆形,长0.9-1.1mm,宽 0.4-0.5mm,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体白色头部淡黄色,口器褐黑色,老熟幼虫体长平均11.8mm 。
【蛹】体长 6.4-10.5mm,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浅黄色、暗红色。
发生规律
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1年1-2代,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
分布与寄主
红脂大小蠹在新北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在美洲从北纬15°-55°的洪都拉斯,墨西哥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及加拿大都有分布,我国在山西境内,海拔600-2000m的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油松林内有分布。并波及太行山东坡、中条山北坡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沿岸的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与山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该虫在北美几乎危害松属的所有树种,偶尔危害
落叶松属、冷杉属,在我国山西危害油松、白皮松,偶见侵害华山松、云杉,但未发现其定居及繁殖。
防治方法
【虫孔注药】在发现虫孔有新的木屑排出,用兽用注射器往孔内注射敌敌畏或绵停等原液,注药后用泥封死侵入孔。
【土壤杀虫】在树坑基部1.5m范围内,按每平米撒入毒死蜱或甲拌辛颗粒剂50克,浅翻土壤20cm深,适时浇水,杀死根部附近的成虫。
【全树喷药】因小蠹成虫扬飞不整齐,应使用药效长的药物,时间分别在4月至10月底,除雨季外不间断喷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0天,年喷次数不低于9次,药品为
毒死蜱、高氯等,使用浓度为800倍。
【“药陶土复配水溶胶”物理隔层涂抹】小蠹虫产卵时对已有防护措施的树木具有规避性,该方法不仅能够制止受侵害植物内的成虫出树并将其杀死,而且能有效阻止外来蠹虫对健康植物的危害。针对成虫扬飞时间不整齐,该方法时效长,实践证明有良好效果。
重点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