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全国各地广有栽培。具有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
经闭,
痛经,
恶露不行,症瘕
痞块,
胸痹心痛,瘀滞
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
疮疡肿痛。
1、胎衣不下:方同上。
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
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
伤寒论》)
2、通经
破血:旧屋阴处
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
干漆一两(烧烟尽),
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
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
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一年生草本,高约30~10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
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状状花序。
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层,外层绿色,卵状
披针形,边缘具尖刺,内层卵状椭圆形,白色,膜质;全为
管状花,初开时黄色,
后转橙红色;
瘦果椭圆形,长约5mm,无
冠毛,或鳞片状。1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7~9月,高30~90厘米,
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质地坚硬,两面光滑无毛,边缘有刺齿,头状花序,全部为两性的管状花,花冠桔红色。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
雄蕊5,
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