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越峰,男,汉族,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
光电子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10余部著作与教材,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各类国家/
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人才基金和荣誉称号30余项。
纪越峰是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
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
中国通信学会会士/通信线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十五”国家863计划/O-TIME计划负责人等,并担任过中国科学院“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通信组组长、
信息产业部传输设备进网专家评审组组长、“十五”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建议书起草组组长等,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委员和分组主席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跨世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与荣誉称号30余项。
纪越峰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通信与宽带信息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
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多项先进的研究成果。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10余部著作与教材,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各类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人才基金和荣誉称号30余项。例如:1998年获
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
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2003年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的首批“新世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五次荣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一次),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优秀CAI奖,五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二次),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北京市精品教材和部级优秀教材奖等。
2010年,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基于智能通道组织和共享保护方法的光层联网技术与应用”获得2010年度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2年,纪越峰: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横三纵、
四位一体通信技术教学模式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首席专家的863“
全光网”项目批准立项实施,受聘为“十二五”国家宽带网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
纪越峰教授领导的宽带网络新技术研究中心(简称BNI,Broadband Network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主要研究领域为光通信与宽带信息网(重点为IP+Optical),涉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探索与实现,内容包括网络结构、
网络规划、业务融合、传输、交换、适配、路由、
网管、通信与控制协议多项关键理论与技术及其软硬件实现。
近年来,研究室先后承担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北京市的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拥有多个软硬件试验平台,在IP/Optical 传输适配系统、光分插
复用设备、光突发/分组交换系统、
智能光网络、网络监测与安全评测、多媒体业务传输与控制系统、光子晶体、光子网格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先进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纪越峰教授任教 30 多年来,爱岗敬业,潜心教研,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带领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期致力于信息通信领域高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推动教材-课程-专业-科研-团队建设的相长相促,强化教材的思政载体与育人功能,注重教材的普适性与个性化需求,并重点针对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将教学理念体现为内容组织,共性基础落实为重点夯实,理实结合导引为问题驱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案例施教,特色鲜明。主编或独立编著了通信工程等专业适用的多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全国高校得到推广使用,广受好评,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重点),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和部级优秀教材奖,采用其主编教材的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IEEE Photonic Technology Letter、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Globecom、OFC、ECOC等本领域著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
ISTP三大检索收录130余篇次,出版10余部著作与教材,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各类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人才基金和荣誉称号30余项。在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