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骨架式
板架结构的骨架型式的一种
纵骨架式(longitudinal system of framing),是板架结构的骨架型式的一种,数目多而间距小的骨材沿船长方向布置,也即纵向骨架较密,横向骨架较疏的船体结构形式。对于承受船体弯曲,尤其是受压缩时,比横骨架式优越,但船形急变处用纵骨架式建造较为困难,对总纵强度要求较高的军舰、大型油船及其它大型远洋货船等采用此种结构型式。
甲板结构
图1是纵骨架式甲板结构。纵骨架式甲板骨架由甲板纵骨、甲板纵桁、舱口纵桁、强横梁、舱口端横梁等构件组成。
甲板纵骨是纵骨架式甲板的主要构件,它在舱室内保持连续,与强横粱相交时,强横梁腹板开孔让其穿过并与之焊接,在纵骨的下方每间隔一档肋位设置单面肘板与强横梁连接,也可设置双面肘板,双面肘板的间距不大于2 m,肘板的厚度与强横梁腹板厚度相同。
甲板纵骨通过肘板与横舱壁连接,肘板的直角边应为纵骨高度的2倍,厚度与纵骨相同。甲板纵骨一般可由不等边角钢球扁钢做成。
当艏、艉部是横骨架式结构时,中部甲板纵骨不应终止在同一横剖面上,必须在末端相互错开,逐步过渡,并延伸至强横梁上。
甲板纵桁舱口纵桁强横梁、舱口端横梁的结构情况与横骨架式甲板相似。纵骨架式甲板构架,视具体情况,在必要时也可以设置舱口悬臂梁。
舷侧结构
纵骨架式舷侧结构常用于军舰或油船、大型货船,其舷侧采用与船底和甲板同一的纵骨架式,优点是骨架形式j致,材料的利用率高,对于保证船体总纵强度和外板稳定性方面比横骨架式舷侧结构有利。但施工较困难,尤其是首尾型线变化较大的部位。
纵骨架式舷侧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1)纵骨和强肋骨或横向肋框组成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只有舷侧纵骨,没有舷侧纵桁,主要用于中小型舰艇,见图2(a)。
(2)纵骨、舷侧纵桁和强肋骨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比上述的舷侧结构多设1道~2道舷侧纵桁,主要用于机舱的舷侧区域。见图2(b)。强肋骨设置在主肋板平面内。
纵骨架式舷侧结构的横向强度由强肋骨或横向肋框来保证,强肋骨或横向肋框还作为舷侧纵骨的支点,能减小纵骨的剖面尺寸。纵骨架式的强肋骨间距:当船长等于或小于100m时,一般不超过3.60m;当船长大于100m时,一般应不大于0.006L+3.00m(其中L为船长)。在首、尾尖舱内,纵骨架式强肋骨间距:当船长等于或小于100m时,应不大于2.50m;当船长等于或大于300m时,应不大于3.5m,中间值用内插法求得。
舷侧纵骨是纵骨架式舷侧结构的纵向连续构件。中小型军舰的纵骨都用球扁钢制成。舷侧纵骨作水平方向布置,军舰的舷侧纵骨型钢腹板垂直于外板,型钢凸缘一般都向下。考虑到焊接工艺,舰艇的舷侧纵骨间距应不小于300mm,一般为300mm~600mm。纵骨架式民船的舷侧纵骨间距一般为600mm~900mm,最大不超过1.00m。
舷侧纵骨的作用是支承外板并承受舷侧水压力,参与总纵弯曲和保证外板的稳定性。舷侧纵骨沿舷部的不同高度其尺寸并不相同,船底附近的舷侧纵骨对增加总纵强度的作用较大,而且受到的横向载荷也较大,所以纵骨的尺寸也相应增大。水线附近的纵骨横向载荷较小,所以尺寸也较小。
舷侧纵骨遇到强肋骨和水密横舱壁时的连接方式与船底结构基本相同。
图2(b)中的舷侧纵桁作为强肋骨的支点,其腹板高度大于强肋骨,此时舷侧纵桁是连续的,而强肋骨是间断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49
目录
概述
甲板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