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腔音乐大约出现在明朝初期,是由“善书调”衍化而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受蒲剧与秦腔的影响较大。在日寇侵华期间,线腔遭受厄运,几至绝灭。解放后于1950年春,当地政府聘请艺人,调派干部,成立了群艺线腔剧团。1964年中央、省、地领导同志在视察晋南时,看了线腔剧团的演出后,提出了“保留唱腔,用人来演”的改革方案。随后成立了永乐线腔剧团,以演员代替木偶在前台表演。
线腔的传统演出方式是提线来控制木偶进行表演。木偶制作精良,木偶一般高约80至90厘米,重约3.5至5公斤,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特殊需要的话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舞台约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六人台侧伴奏,数人提线操偶。后来舞台更新,艺人高空操作,线长加至3至4米,操作难度非常大。艺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提、拨、勾、挑、 扭、抡、闪、摇八种技法,赋予戏偶以艺术生命,可以自然地做出各种惟妙惟肖的戏剧动作。
线腔的音乐曲调可分为“
线腔”、乱弹两大类。乱弹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等板式。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伴奏乐器设文武场面。武场用两种鼓板,即干鼓与暴鼓。干鼓主要用于唱腔过门伴奏,暴鼓音调低旷,近于“暴”声的谐音,主要用于动作间奏。开场和尾声的演奏,在伴奏唱腔时,鼓师左手持木制筒板,摇击而按拍,音响高而亮。另有三面大小不同的锣,扎在一个木架上,由鼓师一人兼击,两个大壳板胡为主。后加进了
笛子、
二胡、单胡和弹拨乐器等。线腔的剧目很多,主要代表性的有《青衣计》《钟鼓计》《怒沉百宝箱》等。线腔剧团成立之后较有成就的演员有张卜草、郭墨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