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
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基本介绍
平衡盐水(
BSS):Hanks 液和Earle液是常用的BSS基础溶液。
PH调整液:3.7%、5.6%、7.4%的
NaHCO3溶液、
HEPES溶液(二
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
抗生素溶液:
(1)青、
链霉素,每毫升
培养液含100U
青霉素和100ug链霉素。
(3)
制霉菌素:浓度25U/ml,小瓶分装,每瓶一次用完。
常用的动物血清主要有牛血清和马血清。牛血清分为
胎牛血清和
犊牛血清,前者来源少,价格高;后者要求刚产下尚未哺乳的小牛,因为哺乳后的小牛血清中可能含有更复杂的成分。血清中已知的成分主要有
蛋白质、
氨基酸、
葡萄糖、激素等。蛋白质主要是
白蛋白和
球蛋白。
氨基酸是细胞
合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氨基酸中有12种是细胞本身不合成的,必须由
培养液提供。激素有
胰岛素、
生长激素和多种
生长因子如
表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刺激因子(MSA)、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l、IGF2)等。
水解乳蛋白、胶原是另外两种较好的
天然培养基成分。水解乳蛋白是
乳白蛋白的
水解产物,呈蛋黄色粉末状,富含氨基酸。一般配制成0.5%溶液,微酸性。胶原是从动物真皮中提取的,具改善
细胞表面特性促使其附着生长的作用。
1951年厄尔开发了供
动物细胞体外生长的人工合成培养基(MEM)。合成培养基的种类相当多。合成培养基成分已知,便于对实验条件的控制。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有些天然的未知成分尚无法用已知的
化学成分所替代,因此,
细胞培养中使用的基础合成培养基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
天然培养基成分,以克服合成培养基的不足。最普遍的作法是加入小牛血清。
动物血清成分复杂,各种生物大小
分子混合在一起,有些成分至今尚未搞清楚。血清对
细胞生长很有效,但后期对培养产物的分离、提纯以及检测造会成一定困难。另外高质量的动物血清来源有限,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大量使用。
无血清培养基不加动物血清,在
基础培养基中加入细胞生长
有效因子,
激素等。
组成及作用
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
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胞对氨基酸的要求各异,但有几种氨基酸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培养液提供,这几种氨基酸称为
必需氨基酸。其中
谷氨酰胺是细胞合成
核酸和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在缺少谷氨酰胺时,细胞生长不良而死亡。
维生素
维持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在
细胞代谢中起调节及
控制作用。在细胞培养中,尽管血清是维生素重要来源,但是许多培养基中添加了各种维生素以适合更多的
细胞系生长。
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B6、
B12、
泛酸、
叶酸、
生物素、C、
烟酰胺等。
许多维生素参与构成各种酶的活性基团的成分,没有它们,酶便没有活性,代谢活动将无法进行。
VA是细胞合成
糖蛋白时
寡糖基的载体,对
上皮细胞有重要的维护作用。VD参与调节钙的吸收。
VE是
抗氧剂,可防止组成
生物膜的
磷脂中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VK缺乏会引起低
凝血酶原及凝血时间延长。
叶酸是合成
四氢叶酸的重要原料,四氢叶酸在核酸的
生物合成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素是一些特异
羧化酶的组成部分,参与
糖代谢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长主要能量来源,其中有的是
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主要有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丙酮酸钠和
醋酸等。
无机离子
钠、钾、镁、钙、磷等基本的
无机离子,这些都是细胞组成所必须并参与细胞的代谢。
培养液中
无机盐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细胞维持
渗透压平衡。此外,通过提供钠,钾和
钙离子,帮助细胞调节
细胞膜功能。培养液的渗透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细胞通常可耐受260mOsm/kg −320 mOsm/kg。标准培养液的渗透压在此范围内波动。特别注意:向培养液中加入其它物质有可能会明显改变培养液的渗透压,特别是溶于
强酸或强碱中的物质。
Na+是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
阳离子,对维持渗透压的恒定有决定性的作用。K+主要分布在
细胞内液,细胞内K +的对于激活某些酶是必需的,它在调节
细胞内环境的
酸碱平衡也有极重要意义。Ca2+ 在细胞外液中的作用是将组织内部细胞之间相互粘着,在细胞内参与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如传导、参与
肌肉细胞收缩等。Mg2+ 是构成
细胞间质的重要成分,对于细胞间相互稳定结合有很重要的意义。磷的化合物对细胞
物质代谢和
生理功能调控的功用是十分广泛而不可缺少。
发展趋势
无血清培养基
用来在无血清条件下促使特殊类型的细胞生长或进行专门应用的
培养基。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和/或
细胞因子,含有个别蛋白或大量蛋白组分。其主要优点:
(2)性能更一致;
(3)容易进行纯化和下游加工;
(4)提高制品安全性和/或产量。
培养基中没有添加蛋白,但仍然可能包含一些动物或植物来源的成分(如低分子量肽的各种水解物)。
培养基中不包含有蛋白、
水解产物或未知结构的组分,所有的成分均有已知的
化学结构。
培养基的品质鉴定
外观
颜色、粉末细度须均匀。
培养基完全溶解,可以避免培养基内营养成分的流失。
pH值
哺乳类动物细胞生长需要合适的
酸碱度,同时pH值的测定也可以检查培养基的批间差异。
水分
培养基的营养成份很丰富,利于微生物的滋长,因此水分的含量控制可以延长有效期。
细胞必须生活在合适的渗透压环境中;同时渗透压值的测定也可以检查
培养基的批间差异。
粉末培养基不是
无菌制剂,培养基本身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
菌落的控制可以延长有效期
细胞生长试验
可检查细胞培养基是否有促生长的能力,以及是否有不利细胞生长的毒素。
为满足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的控制要求,作为生物制品生产原料的培养基同样需要细菌内毒素控制。
稳定性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