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斜颌鲴又名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它是鲴属鱼类的一种,主要分布于
长江流域。鲴类是中小型鱼类。这些鱼病害少,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食物链较短,主要摄食水体中比较丰富的、大多数经济鱼类不能利用的底生藻类、腐屑,和其他主要养殖鱼类没有食物矛盾,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放养量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而取得相当高的群体生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形态特征
体背部及体侧上部灰黑色,腹部白色,
鳃盖后边缘有明显的橘黄色斑块,
臀鳍淡蓝色,
尾鳍橘黄色,其他各鳍浅黄色。
体形侧扁,体长而略高,腹部稍圆。头小而尖,呈锥形。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颌的
角质缘比较发达,常用于刮取食物。鳞片细小,排列紧密。
侧线鳞71~84,
咽喉齿3行。
背鳍具有不发达的硬刺;腹棱明显,其长度约等于肛门至
腹鳍基后端的距离。鳔2室;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3倍,腹腔膜黑色。
细鳞斜颌鲴
体形侧扁,体长而略高,腹部稍圆。
背鳍具有不发达的硬刺。头小而尖,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颌的
角质缘比较发达,常用于刮取食物。腹棱明显,其长度约等于肛门至
腹鳍基后端的距离。鳞片较小,排列很密。体色银白,背部灰黑色。
臀鳍淡黄,
尾鳍桔黄色。
鲴亚科几种主要种类形态特征较为相似,但都有各自明显的区别。
黄尾鲴的腹棱不发达,长度为肛门到
腹鳍的1/4,
鳃盖后缘有一条桔黄色斑纹;鳍条呈显著黄色。园吻鲴无腹棱;在
鳃盖后缘也无色斑;各鳍条均呈灰黑色。
银鲴也无腹棱,或只有不发达的腹棱,长度为肛门到
腹鳍的1/5;
鳃盖后缘有较深桔黄色斑一条;鳍条颜色不同,腹鳍、
臀鳍呈杏黄色,其他各鳍呈灰黑色。
生活习性
细鳞斜颌鲴喜生活在江河、
湖泊、水库等较开阔的
水体里,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适应流水生活,性较活跃。有集群摄食、活动的习性,一般冬季群栖于开阔水面的深水处,春暖后分散活动、觅食。
细鳞斜颌鲴属中下层鱼类,平时喜生活于江河
干支流水域,到了产卵季节,有一定的短距离洄游现象,上溯至适合条件的产卵场进行集群产卵。产后,亲鱼分散游动,离开产卵场,至秋季有一部分群体进入干流附属的
湖泊或支流中进行索饵、育肥,冬季则又返回干流水深的潭穴中越冬。
食性
细鳞斜颌鲴属于
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底腐殖质、
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为食物,通过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在水底刮取而获得。
细鳞斜颌鲴的食性很杂,自全长2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开始,除摄食少量
浮游生物外,主要是
腐屑、底泥以及底生
硅藻和
摇蚊幼虫等底生生物。它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均以
腐殖质有机碎屑、腐泥及着生藻类为主要食物。
生长
细鳞斜颌鲴在1~2龄生长最快,一般1龄鱼体重可达150~200克,2龄鱼体重可接近500克,平均体重在479克左右,2龄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同龄鱼,雄鱼比雌鱼个体稍小。常见个体体重300~500克,最大个体可在1~2千克。其生长在头两年速度较快,2龄鱼的平均体重可达479克。
细鳞斜颌鲴通常2冬龄性成熟,生殖季节在华中和华南地区为4―6月。成熟雌鱼的体重变化在415―1100克以上。平均每千克体重的鱼怀卵量为20万粒左右。产粘性卵,呈浅黄色。产出时卵径为0.8―1.2毫米。雄鱼在生殖季节,有
珠星出现。在人工饲养的水体中,也可以自然繁殖。
繁殖
在
鲴亚科鱼类中,常见并能作
人工养殖的种类还有园吻鲴、
银鲴、
黄尾鲴和扁园吻鲴等,但养殖最多,生长最快的要数细鳞斜颌鲴。
细鳞斜颌鲴通常2龄性成熟,初次性成熟的亲鱼体长一般体重在400~500克,成熟雌鱼的体重变化在415~1100克。细鳞斜颌鲴没有固定的产卵场,自然繁殖的要求条件不高,一般只要有一定的流水刺激,即使流速在0.2米/秒左右也可产卵。产卵期为5~8月初,以5月中旬至6月初为产卵盛期,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产
黏性卵,呈浅黄色。产卵是分批进行的。
繁殖技术
(1)自然繁殖
细鳞斜颌鲴自然繁殖的要求条件不高,一般只要有一定的流水刺激,即使流速在0.2米/秒左右也可产卵。因此,在有流水河道的水库、
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引种细鳞斜颌鲴,一般都能自行繁殖,形成天然种群。在
繁殖季节,适当注意繁殖保护,可以扩大种群维持稳产高产。
(2)人工繁殖
雌雄鉴别:在生殖季节,在雄鱼头部、
鳃盖、
胸鳍和鳞片上,有白色追星出现,体表比雌鱼粗糙,轻压腹部能挤出乳白色精液。雌鱼则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压感松软。若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卵粒大小均匀、饱满,容易分开,这就是已达性成熟的标志,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亲鱼选择:性成熟的2龄细鳞斜颌鲴,雌性个体重在350克以上,雄性则在250克以上。因此,选用500克左右的亲鱼催产效果好,其怀卵量在10万粒左右。
亲鱼培育:细鳞斜颌鲴亲鱼可用专池培育,也可与鲢、鳙、草鱼等混养培育,它对培育条件的要求不高。如果单塘培育,每亩水面可放养亲鱼125千克左右,若是在小池塘中培育,可放养几十尾,或近百尾亲鱼。在春、秋两季,需保持较肥的水质,只要适量投喂
豆饼浆、糠或麸皮等饲料,就能使其发育成熟。如果采用混养形式,每亩混养百尾左右,到产卵季节之前,再分出单独精养1个月左右,也能达到成熟。
人工催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下旬,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即可进行催产。催产剂采用
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雌鱼的注射剂量,以每千克体重3毫克为宜,若是成熟很好的雌鱼,剂量还可减少。雄鱼的催产剂量减半。当雄鱼本身成熟好,已能流出乳白色精液,如果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也可不必注射催产剂。采用一次或二次注射均可,主要视亲鱼的成熟程度而定。在水温为18―27℃时均可产卵,最适宜的产卵水温为20―25℃。一次注射时,水温18―20℃,效应时间为10―12小时;水温21―23℃,效应时间为9小时;水温23―27℃,其效应时间为6―8小时。
如果采用自然授精方法,按雌雄1∶1.5或1∶2 的比例,将亲鱼放入产卵池或网箱内,在亲鱼产卵前的1―2小时内,预先以微流水刺激,使亲鱼发情产卵和授精。人工授精方法同鲤鱼等鱼类的方法采卵,干法授精。
脱粘孵化:细鳞斜颌鲴的卵为弱粘性,人工孵化采用泥浆脱粘流水孵化效果较好。也可静水孵化。
由于经过脱粘的受精卵,比重较大,加之有少许泥沙粘附于
卵膜,卵更易下沉,因此,当用环道或孵化桶、缸等进行流水孵化时,水的流速应比孵化鲢、鳙、草鱼卵时的流速大一些,一般以能见到鱼卵随水漂流滚动为宜。放卵的密度按每千克水,放1600粒左右,孵化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适合于生产批量较大的单位采用。
静水孵化,就是用
人工鱼巢插于孵化池塘内,将干法授精而未脱粘的鱼卵徐徐倒入水中,使受精卵均匀地粘附于鱼巢上面,然后让其自然孵化。孵化池要事先
消毒清塘。若因阳光曝晒,水表层温度较高时,则应调整插把深度。当见到鱼苗平游,开口摄食后,可适量泼洒豆浆肥水。这种孵化方法的孵化率较低,仅适用于只需少量苗种的单位。
细鳞斜颌鲴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当水温高至30℃时,虽能孵化,但孵化出的鱼苗畸形与死亡较多;当水温低至15℃以下时,胚胎发育到原肠期便全部死亡。当水温18℃时,需经80小时方能孵化出膜;水温20―22℃时,要50―60小时出膜;水温23―27℃时,40―50小时孵出。从鱼苗出膜到开口摄食,需要4―5天时间。所以鱼苗出池的时间不能太早,待鱼苗开口摄食后,方能从环道或孵化缸中转入池塘培育。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技术关键。在鱼苗下塘前应先投喂蛋黄或豆浆等人工饵料。
由于细鳞斜颌鲴鱼苗特别娇嫩,所有操作过程,均须十分仔细,取苗时应该带水操作,切忌在鱼苗密度很大时,就直接由
水孔放水取苗,这样会造成幼苗大量伤亡。
鱼苗鱼种培育
1、放养密度:鱼苗鱼种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放养密度密切相关,放养密度过稀,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浪费水面,效益差。放养过密,势必影响鱼苗鱼种的生长和成活率。各地多年试养认为: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水花以18万一20万尾为宜。当鱼苗体长达3cm时,每667平方米分稀到8万一10万尾。以后随着鱼体增长,应逐渐降低密度。
轮虫和
浮游藻类等细小生物,因此,鱼苗下池前,底肥不能施得过早和过多,以防
大型藻类轮虫和浮游生
物繁殖达高峰时,鱼苗下池。放苗时每5万尾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塘。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每667平方米水面每天用黄豆2-3kg磨成豆浆,投喂23次。随着鱼苗个体长大,摄食量增加,要适当增大投喂量。当鱼苗体长达3cm以上时,可投喂米糠、麸皮等
人工饲料。
车轮虫、
鱼虱、锚头蟹等。其防治方法是:定期用晶体敌百虫全地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3g/立方米,第二天再泼洒一次,即可防治。
成鱼养殖
1、池塘混养:在主养鲢鱼、鳙鱼、草鱼等的成鱼池中,每667平方米混养体长8-10cm的细鳞斜颌鲴鱼种150-200尾,在不增加饲料和肥料的情况下,细鳞斜颌鲴能充分利用池中的腐植物、碎屑等,不与主养鱼争食,可增加鱼产量40-50kg/667平方米。
2、大水面增殖:细鳞斜颌鲴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快等特点,在腐殖质比较丰富的浅水
湖泊或水库中,移植细鳞斜颌鲴鱼苗、鱼种或亲鱼,并加强资源保护,2-3年就能形成自然种群。最高产量可达8kg/667平方米,并可长久受益。这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已有成功经验。每斤售价5-6元
营养价值
1)鳔和皮中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肌肉次之,眼最低(♀/♂,8.48%/7.37%),雌雄鱼各部位粗蛋白质量分数,除雌性性腺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外,其他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
2)6部位均测出18种氨基酸;
3)6部位总氨基酸含量大小依次如下:雌性为鳔、皮、卵巢、肌肉、脑、眼,雄性为皮、鳔、肌肉、精巢、脑、眼;
4)在性腺的氨基酸组成中,雌细鳞斜颌鲴氨基酸总量(20.70%)高于雄性(9.11%),差异极显著(P<0.01);
5)雌雄的眼、鳔、肌肉、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雌鱼脑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雄鱼脑和雌雄性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
6)雌雄脑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6部位中最高,分别为82.13和80.91,肌肉的EAAI分别为72.89和71.80,皮的EAAI最低,分别为39.07和38.29。雌雄细鳞斜颌鲴6部位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雌性营养价值较雄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