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曲
唐代王建诗作
《织锦曲》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描写织锦女工的诗,诗人通过女织锦工的辛苦劳动和统治者的荒淫奢侈的对比,突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堕落。全诗语言平白流畅,叙事逐层深入,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滥用民力的强烈不满之情。
作品原文
织锦曲
大女身为织锦户⑴,名在县家供进簿⑵。
长头起样呈作官⑶,闻道官家中苦难⑷。
回花侧叶与人别⑸,唯恐秋天丝线干⑹。
红缕葳蕤紫茸软⑺,蝶飞参差花宛转⑻。
一梭声尽重一梭⑼,玉腕不停罗袖卷⑽。
窗中夜久睡髻偏⑾,横钗欲堕垂著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⑿,停灯起在鸡鸣前⒀。
一匹千金亦不卖⒁,限日未成宫里怪⒂。
锦江水涸贡转多⒃,宫中尽著单丝罗⒄。
莫言山积无尽日⒅,百丈高楼一曲歌⒆。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大女:成年女子。《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大男、大女治十亩。”大:一作“一”。织锦户:古称以织锦为业的人家。
⑵簿:指织锦工的名册,附注工技特长。
⑶长头:以有技巧的长上工为工头,叫长头。起样:指织出花样。作官:作坊中的官吏。
⑷官家:公家;官府。中苦难:织工所呈送的花样,很难被采用。
⑸回花侧叶:指锦上广织的花与叶的连续图案。
⑹恐:一作“愁”。丝线:以丝纺成的线。唐元稹雉媒》诗:“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曹禺雷雨》第二幕:“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⑺缕:丝线。葳(wēi)蕤(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汉东方朔七谏·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南朝梁江洪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唐柳宗元袁家渴记》:“摇颺葳蕤,与时推移。”紫茸:指细软的绒毛。
⑻参差:高低长短不一致。宛转:弯弯曲曲,这里是描绘花瓣曲折之形态美。
⑼梭:织具。
⑽玉腕:即妇女的手腕,此处指织锦女的手。
⑾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⑿合衣:不脱衣裳。参:星宿名称。
⒀停灯:灯火不灭。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⒁一匹:古代以四丈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长度不一。
⒂宫里:一作“官里”。
⒃锦江:河名,又叫府河,在今四川省,流经成都。
⒄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经纬组织呈椒眼纹,透气透光性能较好。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融融的灯光,映着丝罗的帷幕。”
⒅山积:堆积如山。
⒆百丈:一作“百尺”。
白话译文
大女是个织锦专业户,姓名被登记在县里的织锦工花名册上。工头把织出来的花样送个作坊官检验,听说要被官家选中还很难。大女锦上广织的花叶连续图案与众不同,就怕秋天气候干燥,丝线容易脆断。织锦所用的红色丝线一簇一簇卷放在那儿,所用的紫绒轻柔细软,织成的蝴蝶上下飞舞,织成的花朵形态婉转。一梭又一梭,织锦的声音总是连续不断,她双手不停地在织机上移动,卷起的衣袖露出了洁白的手腕。夜深了,织锦女又困又疲,忍不住在窗前靠着织机打了个盹,她歪斜着头,发髻也随之偏斜,头上的钗横着坠在肩上。织锦女在参星隐没后才和衣睡一会儿,睡时不熄灭灯火,因为鸡鸣前又得起来织锦。即使有人出价千金买我一匹锦,我也不敢卖,因为要是在限期内完不成任务,官府怪罪下来,那可担当不起。水涸的锦江贡船很多,宫中的人都穿上了很薄的上等丝罗。不要以为织锦堆积如山,没有用完的日子,看看那些高楼中的统治者们,听一曲歌,就可送给歌伎百尺长的锦。
创作背景
王建是中唐诗人,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至贞元年间。当时丝绸织造业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空前进步。据《太平广记》载,唐代中后期,织锦工艺又有新的发展,这时织锦的花样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中唐时期,除了设有以少府监下的织染署为代表的官营机构外,也有大量民间从事丝绸生产的手工作坊和个体农妇,另外还有一种官府控制、散点生产的织造户。此诗反映的就是有着超群技艺却遭受不公待遇的纺织精英——织造户的生活。
作品鉴赏
《织锦曲》是一首描写织锦女工的诗,诗人通过女织锦工的辛苦劳动和统治者的荒淫奢侈的对比,突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堕落。
“大女”二句点出这是一个织锦专业户。诗中的“大女”名列供进簿,足见她织锦技艺高超,同时也是她艰苦生活的开端。“长头”写官家对丝锦的质量要求高。管家对“起样”的精挑细选,说明官府对织品的花色图案要求很高,每个织女若要从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很高的技术。“回花”二句再次说明“大女”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暗示了织锦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红缕”二句表现织锦女的辛勤劳动和织锦工艺。前句表明大女所选丝料的精细,后句则表明了大女所织花样的逼真动人。这不仅描绘了锦纹艳丽,更点出其织成不易。“一梭”二句具体描述织锦女的辛苦。“重”字表示了梭声的重复,连续不断。“不停”则表明织锦女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突出了织锦女劳动的繁重和辛苦。“窗中”二句从侧面表现织锦女工的劳累。“睡髻偏”“横钗欲堕”这不雅的睡态突出了织锦女的困疲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可以想见如此繁重的劳动带给她的巨大痛苦和折磨。“合衣”二句突出织锦女休息时间的短促,也说明她们辛苦的劳作丝毫不敢松懈、担心在限期内不能完成任务而受到官家责难的心理。“一匹”二句不仅表现了织锦的珍贵,更突出了当时官府作坊的残暴和织工们对官府的畏惧心理。“锦江”二句言进贡的织锦全为宫中的人所享受。“涸”字不仅仅是在说河水干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在官府不顾生产条件,加重赋税、大肆掠夺的情况下,百姓们也“干涸”了。可见“单丝罗”这种极致轻薄的丝织品在上流社会宫廷女性中非常流行,这就更加重了织锦女工的苦难。“莫言”二句运用对比,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为了个人享乐,丝毫不爱惜民力。这些描写也反映了织锦女工被统治阶级所压迫,不仅凝结了心血和创意的织品不能自由拿去兑换应得的酬付,更要付出青春和自由的代价。
全诗语言平白流畅,叙事逐层深入,寓意深刻。诗中巧思精技的织锦户悲惨的遭遇,与所描绘的精美织锦相衬相对,反映了唐代社会不同阶层间物质财富分配的巨大差异, 对专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之不公作出了有力的控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1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