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 (Bl.) Teysm. et Binn.),是
无患子科、
番龙眼属植物。绒毛番龙眼常绿大乔木,高20-30米或更高,板根发达,树皮鲜红褐色,内皮含红色树脂;小枝、花序、叶轴和小叶被绒毛。顶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整齐的锯齿;小叶柄很短。花序腋生和顶生,有细长、末端俯垂的分枝;苞片和小苞片均小,被茸毛;花瓣倒卵形至近圆形,与萼近等长或短很多;雄蕊长6毫米。果狭椭圆形,无毛。花期早春,果期夏季。
常绿
大乔木,高20-30米或更高,
板根发达,树皮鲜红褐色,内皮含红色树脂;小枝、花序、叶轴和小叶被绒毛。叶连柄长30-100厘米;小叶4-13对,近对生,第一对小,半月形或钻形,被绒毛,其余的大,长圆形,长16-20厘米或过之,宽4.5-7.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整齐的锯齿;小叶柄很短。
花序腋生和顶生,有细长、末端俯垂的分枝,长达40厘米;
苞片和小苞片均小;萼长1-2毫米,被茸毛;花瓣倒卵形至近圆形,与萼近等长或短很多;雄蕊长6毫米。果狭椭圆形,长3厘米,宽1.6厘米,无毛。花期早春,
果期夏季。
多为散生或沿沟谷呈条状分布,在临沧地区形成以绒毛番龙眼为优势的群落。这些分布区属热带和准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24℃,最冷月平均温11℃-16℃,极端最低温﹥2.1℃,≥10℃的活动积温6500℃-8000℃,水热系数1.5-3.4,年降雨量1200毫米-2200毫米,
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土壤为砖红壤性土、
砖红壤性红壤、石灰岩淋溶腐殖质碳酸盐土,以及河岸冲积沙壤土等。
育苗过程中偶见
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移栽后的遮荫期,病斑直接产生于叶面上,初期为灰褐色,后为灰白色,中部产生黑褐色的霉状物。主要是由于高温高湿,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引起的。防治方法应以预防为主,每隔15天-30 天喷施一次
波尔多液或50%的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病期及时清除病叶已发生病害时喷65%可湿性
代森锰锌600倍液。
定植后半年发现有
金龟子食害叶片。采用90%敌百虫1200倍倍液喷雾,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