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音感
可以不需要基准音分辨音高
绝对音感(perfect pitch),又译绝对音准绝对音高,是指一种能够在没有参照音的情况下,仍能够辨认出/给出由乐器或周围环境发出的音高(不含无明确音高的噪音)的能力。
名词解释
指的是在听到某种声音的瞬间,就知道这种声音名称的能力,而且能准确无误的辨别出声音的方位来源。
拥有绝对音感的人,能从平时不为人注意的杂音中分辨出是何种声音。
绝对音感的能力指在没有给基准音前,听者能分辨任一音的音名及音高。这里的任一音是针对音准调律无误的音(pitch),而不包含噪音或无明确音高的声音。更甚者能分辨出一群音的个别音名及所属位置。相对音感则泛指给予一基准音,能正确分辨其他音和此基准音的音程或调性上的相对关系,换言之,重点是音和音之间的关系,而非正确听出任一音的音高和音名。不过一般没受过音乐训练,但能歌唱音准大致无误的人,也能算是浅显的相对音感,即使无法辨明音程。
相对音感的运用较为广,主要是大多数的音乐除了无调音乐或单以音色为结构主导的音乐外,都是建立于有调音乐上。而相对音感也比较容易训练,相比之下,许多具绝对音感者并没有特别受绝对音感训练,所以很多人以为绝对音感是其生来自有或说天生的。但事实上并没有人是天生就有绝对音感这回事-音乐天份是自然而来,音准本身却是人为设定的结果。有些人不经意地就有,是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音乐,特别是要读谱的非转调乐器,如提琴、钢琴。然而绝对音感的“绝对”常让人误解,误以为是绝对,其实不然。
音乐的音高之定音,如A = 440Hz (在中央C右边大六度)是人为定出来的,并非自然律的。更精确地说,是每个民族于每个时代为方便或其他原因、甚至政治理由而定的。例如,西方于Mozart时代,其定音差了大约一个小二度半音),换言之我们C快要等于C#。如果Mozart听到自己的曲子被演奏,可以说已被转高了一个半音。
中国的民乐则没有所谓真正的定音,通常是于表演前花旦吊嗓时,看当下能唱多高,胡琴乐手或伴奏乐手就定空弦的相对多高(当然在乐器能有应有效果的程度内)。历代官方则用铜铸的钟来定音,通常也称作黄钟,此名亦为一音名并有基准的意谓。但由于每一新朝代为显示当朝之新气象,往往每一代都毁掉之前一代的钟,而重新作一定音。是以并没有什么是一定要是什么音,重要的是相对音程是对的。以上几个论点在于,音高是被制定出来,甚且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没有人是理所当然天生就能猜到这时代用什么样的音准,而有绝对音感。
前面所言,绝对音感之“绝对”常被人误解也是在于音感并非绝对。人们经常把声波和光波进行类比,听觉和视觉相当,有些时候看橘色会觉得有点偏红,有时觉得有点带黄,但你还是认为它基本上是“橘”色,因为在“橘的大致范围”里。音高本身亦然,一个有绝对音感的人,并不会因为听到441Hz就认为是走音的A。也有人误以为有绝对音感者听非建立于A = 440Hz(假设其相对音程是ok,但基音是于半音之间),会很痛苦。其实并没有这回事。于音乐中,重要的是“相对”音高,而非绝对。听者最多只是于一开始有些知觉,随后问题并不大。这样的例子也曾于Mozart的故事中提到,如有一回Mozart告知其他人,他们的弦乐器略于半音和半音之间。 Mozart并没有因略低或略高于基准音而显得痛苦。事实上于乐器中也不可能有“绝对”这回事,因我们大多数的乐器其一并不幅合自然泛音系统,而是平均律,其二是乐器本身于每一个八度也因其制作、乐器状况、故意的调律(如钢琴故意调成较宽广的高低音域)而不会有绝对的情形,但它们都是在相对上合、非走音的范围里。
现实音感
中国是世界上最后在严肃音乐教育和学院音乐教育中使用简谱和首调的国家。首调对音高只有相对概念,说首调能帮助建立绝对音感是荒谬的。首调能建立的是相对音感欧美音乐学院普遍训练学生相对音感,相对音感学生对和声概念较好。
相关人物
现实人物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被尊称为乐圣。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15:57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