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城
中国香港的地理区域
维多利亚城位于香港香港岛西北岸,为英国人于1841年占领香港的香港岛后成立,中心为圣公会圣约翰座堂。维多利亚城分“四环”,即西环上环中环下环(现称湾仔铜锣湾一带)。四环又分“九约”,即九个行政区。后又扩展至坚尼地城。从香港开埠伊始,一直是香港政府所在地和金融中心
随着市区扩展,此名如今已不多见,但香港童军、香港青年商会、扶轮社等组织仍然保留“维多利亚城分区”,维多利亚城的界线仍记录在香港法律之中,而七块于1903年设立的维多利亚城界碑亦仍然存在于城市界在线。
值得留意的是,现时仍有不少外地书籍标示维多利亚城为香港的“首府”。
有关历史:
1841年1月26日,英军在上环水坑口街举行升旗礼,象征英国正式接管港岛,归入英治。其后,英军副司令兼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发表《公告》(又称《义律公告》),声称清廷已将香港割让英国,英人决意将港岛发展为贸易自由港,并组织政府作长久运作。对于华人事务,仅废除传统酷刑,其他如沿用已久的《大清律例》和习俗均被保留和承认。
安民以后,港府构建商业基地。最初选址港岛南岸的赤柱,该处面向南中国海,是远洋轮船进出港口必经之地,但每逢夏季必受台风正面吹袭,届时人货俱损,得不偿失,因而转往北岸。而太平山下的中、上环一带,地势高峻,与九龙半岛一水相隔,而且海港优良,广阔水深,适合远洋轮船停泊避风,卸货补给,于是大张旗鼓,拓展为政治和贸易中心。
1841年中,港府首次卖地,范围已涵盖上环、中环、下环,成为开埠时最早发展的地带,时称“女皇城”(Queen's Town)。自港岛开埠,原居于广州及澳门的洋人转到香港,亦有华南的民工来港寻找工作,港岛人口持续增长,一年之间竟由七千馀增至超过一万二千,且半数居住在女皇城的周边地带。
人口的增长,女皇城自然需要扩张。1843年,港府为彰显英王权威,将女皇城改称维多利亚城(Victoria's Town)。
1845年,港府划定城区范围,其时中环已奠定政商中心的地位,洋行商店聚集在政府山至中环街市之间。华人则在上环及以西地区营商和生活,当中又以低下阶层的单身男子居多。为使商城得以持续发展,港督宝灵(Bowring)在港岛北岸展开填海计划,建造宝灵城(Bowington),增加土地资源。同时以中环为中心,向东西两边的西营盘和湾仔扩展。到1857年,港府刊宪首次将港岛北岸划成九个区域(District),商城范围锁定在西角(今西环)至东角(今铜锣湾)之间,当中再划分为七约(Sub-District),强化管理。
参考资料
维多利亚城.大公网.2016-02-0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2 13: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