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绵恺(1795年—1839年注:去世于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即公历1839年)),清仁宗
颙琰(嘉庆帝)第三子,母为
孝和睿皇后。
1823年,绵恺的福晋入宫时本应走神武门旁门,却误走正门,当讯及此事时,绵恺未能具疏认罪请求宽恕,却试图抵赖逃避罪责。他因傲慢无礼而遭谴,其乐部管理大臣等职均被革除。三年后,受命为宗人府宗令,同时兼管武英殿修书处及圆明园、畅春园。但在1827年,他因隐匿内务府追查的一名太监受谴,被革去各职。
绵恺热衷于戏剧、音乐,并结交一些在升平署演戏的太监。为此,皇帝颁诏谴责绵恺不事文武,与下流人为伍。然而不管皇帝怎样告诫,委以重任,他仍与太监交往,绵恺遂被降为郡王。一年之后,又晋为亲王,1836年再主宗人府。尽管如此,绵恺仍在府邸豢养伶人,他还滥施亲王权威,关押冒犯自己的仆人和太监。1832年,其母孝和太后命他释放被监禁的人,遣走两名童伶。他一度有所收敛,后来又暗中把伶人弄回王府。
绵恺私下囚禁了许多伶人,1838年,某被囚者之妻向都察院控告他的不法行径。皇帝命令立即搜查他的府第,查出九十余名被关押者。此举解救出许多被囚禁者,两名苏州籍的伶人也被遣返回乡。绵恺的一些手下人受到惩处,但他自己仅降为郡王,失去特权。绵恺之所以能免于严惩,或许是因其母孝和太后的干预。他死于1839年,即他最后遭谴的翌年,死后才恢复其亲王爵位,追谥“恪”。
嫡福晋钮祜禄氏尚书福庆之女,乾隆帝顺贵人侄女,总督艾必达孙女。
绵恺的福晋、侧福晋或同为总督
爱必达孙女。绵恺福晋之父为爱必达长子,侧福晋之父娶爱必达第九女钮祜禄氏。未知侧福晋是否为高杞嫡出。
道光十一年
辛卯辰时生,母宣宗成皇帝
祥妃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光绪十五年己丑辰时薨,年五十九岁。
嫡福晋乌亮海济尔莫特氏喀拉
沁色伯克多尔济之女,
侧福晋赫舍里氏领队大臣贵文之女,
侧福晋富佳氏富德之女,
庶福晋李佳氏李成之女,庶福晋赵佳氏都赫额依之女。八子:第一子已革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濂,第二子已革多罗端郡王载漪,第三子已革不入八分辅国公
载澜,第四子多罗恭恪贝勒
载瀛,第五子不入八分辅国公
镇国将军载津,第六子载泩,第七子载浵,第八子载灏。
惇亲王府位于北京东城区东部烧酒胡同(1965年并入斜街定今名)内。旧为清乾隆年间恒亲王府,嘉庆朝改为惇亲王府。《宸垣识略》卷六:“恒亲王府在齐化门内烧酒胡同。”《啸亭续录》: “恒亲王府在东斜街,今为惇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