绶草
兰科绶草属植物
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是兰科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30厘米;茎较短,近基部有2-5枚叶;花茎直立,;花小,有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在花序轴上呈螺旋状排生,花瓣呈斜菱状长圆形,较薄;唇瓣呈矩圆形;蒴果椭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30厘米。根数条,指状,肉质,簇生于茎基部。茎较短,近基部生2-5枚叶。叶片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极罕为狭长圆形,直立伸展,长3-10厘米,常宽5-10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具柄状抱茎的鞘。
花茎直立,长10-25厘米,上部被腺状柔毛至无毛;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长4-10厘米,呈螺旋状扭转;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下部的长于子房;子房纺锤形,扭转,被腺状柔毛,连花梗长4-5毫米;花小,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在花序轴上呈螺旋状排生;萼片的下部靠合,中萼片狭长圆形,舟状,长4毫米,宽1.5毫米,先端稍尖,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披针形,长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稍尖。
花瓣斜菱状长圆形,先端钝,与中萼片等长但较薄;唇瓣宽长圆形,凹陷,长4毫米,宽2.5毫米,先端极钝,前半部上面具长硬毛且边缘具强烈皱波状啮齿,唇瓣基部凹陷呈浅囊状,囊内具2枚胼胝体。花期7-8月。
该种植物分布甚广,其植物的大小、叶形、花的颜色和花茎上部被毛的有无等常因其分布地区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
产地生境
绶草产于中国各省区,除中国外,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至不丹、印度、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3400米的田畔、湿润草地,沟边草丛中、山坡林下、灌丛下、草地或河滩沼泽草甸中。
繁殖方式
绶草种子或分株繁殖。
一、无菌播种
绶草的蒴果消毒后,将种子播在添加20 g/l 蔗糖、50 g/l 香蕉泥、1g/l 活性碳的1/4 MS 基础培养基,一个月后,形成原球体。培养五个月后,原球体长成葉长约2 公分。根2-3 条的幼苗,但其中有13.4%为白化苗。将绿叶幼苗继代到添加20 g/l 蔗糖、30 g/l 马鈴薯泥、1g/l 活性碳、150 ml/l 椰子水的1/4 MS基础培养基,再经二个半月后,幼苗可长到5 公分长。幼苗经驯化后移植出瓶,97%的小苗可存活。且在四个月后,65%小苗抽苔开花,花色如同母株为粉红色,但有2.5%为白花植株。此法可在一年之内完成绶草从种子发芽到成苗开花的生活史。
二、分株
全年皆可进行,最好在花期后挑选壮的侧芽,用手指捏住茎部轻轻揪出。
三、自然播种
蒴果成熟后将种子撒在介质上,避免雨淋。最快3个月左右能见到真叶。此法成本低,存活率较低。撒在藓纲植物上存活率能提高。
栽培技术
栽培可用泥炭:珍珠岩:蛭石=3:1:1。需腰水法种植,水位不宜过高,摆放在有明亮散射光处。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绶草可供药用,据《中华草本》和《岭南采药录》等医学典籍记载,其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民间,用于治疗病后气血两虚,少气无力、气虚白带、遗精、失眠、燥咳、咽喉肿痛、肾虚、肺痨咳血、小儿暑热症。外用于毒蛇咬伤,疮肿。
根、全草(盘龙参):甘、淡,平。滋阴益气,凉血解毒,涩精。用于病后气血两虚,少气无力,气虚白带,遗精,失眠,燥咳,咽喉肿痛,缠腰火丹,肾虚,肺痨咯血,消渴,小儿暑热症;外用于毒蛇咬伤,疮肿。
观赏价值
绶草盘旋而上的花朵,可爱美丽,可用来点缀草坪。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3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参考资料
Spiranthes sinensis.orchidsonline.
绶草.植物智.
绶草无菌播种与生长发育.台湾国艺学会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