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划又称为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
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
生产能力和
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
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大致性描述。
简介
综合计划并不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
生产时间,每一车间、人员的具体
工作任务,而是按照以下的方式对产品、时间和人员作安排:
(1)产品:按照产品的需求特性、加工特性、所需人员和设备上的
相似性等,将产品综合为几大系列,以系列为单位来制定综合计划。例如,
服装厂根据产品的需求特性分为女装和童装两大系列,自行车厂分为24型和28型两大系列。
(2)时间:综合计划的
计划期通常是年(有些
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如大型机床等,可能是两年、三年或五年),因此有些企业也把综合计划称为年度
生产计划或年度生产大纲。在该计划期内,使用的计划
时间单位是月、双月或季。在采用
滚动式计划方式的企业,还有可能未来三个月的计划时间单位是月,其余9个月的计划时间单位是季等。
(3)人员:综合计划可用几种不同方式来考虑人员安排问题.例如,将人员按照
产品系列也分成相应的组,分别考虑所需人员水平;将人员根据产品的
工艺特点和人员所需的技能水平分组等等。综合计划中对人员的考虑还需考虑到需求变化引起的对所需人员数量的变动,决定是采取加班,还是扩大聘用等基本方针。
制定
一、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及其相悖关系分析
综合计划是企业的
整体计划,要达到企业的整体
经营目标。它不是一个
部门计划,因此其目标与部门目标也有所不同。而且,这些目标的综合实现与部门目标有时是相悖的。因此,在综合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妥善解决矛盾。
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如表7-4所示。很显然,这六个目标之间存在某种相悖的特性。
例如,最大限度地提供
顾客服务要求快速、按时交货,但这是可以通过增加库存,而不是减少库存来达到的;在
业务量随季节变化的部门,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人员计划不可能同时作到即使人员变动水平最低,又使顾客服务最好。
在一个制造业企业,当产品需求随
季节波动时,要想保持稳定的产出速率,也需要同时保持较大的库存,等等,这些均说明了这六个目标之间的相悖性。
但是,可以把这些目标归结为: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
因此,在制定综合计划时,需要权衡上述的这些目标因素,进行适当的折衷,并同时考虑到一些非定量因素。
在对这些具有相悖关系的目标进行平衡时,首先需要提出些初步的候选方案,然后综合考虑,作最后抉择。那么,第一步如何制定初步的候选方案?一般说来,有以下两种基本思路。
二、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
在进行综合
计划决策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和手段,但其基本思路可分为两种:稳妥应变型和积极进取型。
(一)稳妥应变型
这种类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
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即,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视为给定条件,通过改变人员水平、加班加点、安排休假、改变库存水平、
外协等方式来对应市场需求。在这种基本思路之下,常用的应变方法有:
1.调节人力水平
通过聘用和解聘人员来实现这一点。当人员来源充足、且主要是非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时,采用这一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符合其技能要求的人员来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什么时候想聘用什么时候就有;新工人是需要加以培训的,培训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企业的培训设施能力也是有限的;此外,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解聘工人是很困难的,或者说很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例:
社会制度的不同、工会强大与否、行业特点、
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而对于某些产业来说,解聘再聘则是很平常的事,例如,旅游业、农场等。
2.加班或部分开工
调节人员水平的另一个方法是加班或者减少
工作时间(部分JTl2)。当
正常工作时间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可考虑加班;反过来,正常工作时间的产量大于
需求量,可部分开工,只生产所需的量。但是,加班是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的,通常为正常工资的1.5倍,这是运营管理人员经常限制
加班时间的主要原因。有时候也不愿意加班太多,或长期加班。此外,加班过多还会导致
生产率降低、质量下降等。部分开工是在需求量不足,但又不解聘人员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在许多采取工艺
对象专业化组织方式的企业,对工人所需技能的要求较高,再聘具有相当技能的人不容易,就常常采用这种方法。但在有些情况下,这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例如,根据合同或有关法规不能解聘人员。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导致
生产成本升高(
单位产品中的
人工成本增加),以及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效率低下。
3.安排休假
安排休假是在需求淡季时只留下一部分骨干人员进行
设备维修和最低限度的生产,大部分设备和人员都停工。在这段时间内,可使工人全部休假或部分休假。例如,西方企业经常在圣诞节期间使用这种方案。它们不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设备维修、安装等,还借此减少库存。这种方案可有几种使用方法,例如由企业安排工人的休假时间和休假长度(按需求),或企业规定每年的休假长度,由工人自由
选择时间。前者是容易操作的,但在后者的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在需求高峰时工人的休假要求如何对应。此外,还有带薪休假、无薪休假等方式。
4.利用调节库存
可在需求淡季储存一些调节库存,在需求旺季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
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保持一定,但这却是一种需要耗费相当成本的方法。如前所述,成品的储存是最费钱的一种
库存投资形式,因为它所包含的附加劳动最多。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该尽量储藏零部件、半成品,当需求到来时,再迅速组装。
5.外协
这是用来弥补
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一种常用方法。可利用
承包商提供服务、制作零部件,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让他们承包完成品。
总而言之,稳妥应变型的决策最终要决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生产速率,无论上述哪一种应变方法或哪几种应变方法被考虑,都意味着在该时间段内的产出速率被决定了。换言之,生产速率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函数。
(二)积极进取型
用稳妥应变型的思路来处理
季节性需求或其他波动较大的需求往往需要花费较高成本。与之相反,积极进取型的思路则力图通过调节需求模式,影响、改变需求,调节对资源的
不平衡要求来达到有效的、低成本地满足需求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2.调整价格,刺激淡季需求
在需求淡季,可通过各种
促销活动、降低价格等方式刺激需求。例如,夏季削价出售冬季服装,冬季降价出售空调,航空货运业在需求淡季出售廉价飞
机票等。
程序
这样一个程序是动态的、连续的,计划需要周期性地重新审视、更新,尤其是当新的
信息输入和新的经营机会出现的时候。 其中要考虑的一个最主要的基本
相关关系是库存水平与
生产量之问的关系。这一关系式的基本表述是:
本期末
库存量=上期未库存量+本期生产量一本期需求量
例如,某油漆厂,一月末有油漆库存60万升,2月份的市场
需求预计为25万升,2月份计划生产10万升,则2月底的库存:
60+10-25=45万升。与人员计划中需要分组确定人员的基本关系式一样,在生产大纲中,需要按
产品族来分别考虑这一基本关系式。
其他
约束条件包括两大类:物理性约束条件和政策性约束条件。前者是指一个组织的设施空间限制、生产能力限制等问题,例如,某工厂的培训设施有限,一个计划期内所新聘的人员最多不得超过多少;设备能力决定了每月的最大产出,
仓库面积决定了库存量的上限等。后者是指一个组织经营管理方针上的限制,例如,企业规定订单积压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一月的最大加班时数、外协量必须在百分之多少以下、最小
安全库存不得低于多少等等。一个综合计划必须满足这些约束条件,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全部满足这些约束条件的计划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最优计划,因为,在该约束条件范围内,还可得出多个方案,这多个方案的经营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制定综合计划时还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只有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一个计划最终才是可接受的。制定综合计划时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包括:
(1)正式人员的人员成本。
包括正常工资和正式人员的各种
福利待遇,例如,
医疗保险、
劳动保险、
退休基金、有偿休假等等。
(2)加班成本。
加班工资通常是正常工资的1.5倍,但是不必考虑其他福利待遇。也有一些企业,平时加班工资为1.5倍,周日和
法定节假日加班为2倍。
只指随库存投资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其中包括:
资金占用成本、各种
仓储成本(
仓库费用,仓储管理人员费用等)、库存品的自然和非自然损耗(丢失、失盗、腐烂等)、保险费用等。
在订单积压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合同延期罚款,还
可能发生失去客户的潜在的
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