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甲科
昆虫纲鞘翅目下的一科
缨甲科是昆虫纲鞘翅目下的一科。
简介
中文名 缨甲科
拉丁名 Ptiliidae Erichson, 1845 (= Trichopterygidae Erichson, 1845;Cephaloplectidae Sharp, 1882;Limulodidae Ganglbauer, 1899)
科属 鞘翅目 Coleoptera 多食亚目 Polyphaga 隐翅甲总科 Staphylinoidea
形态描述
缨甲科,下颚须粗面状(aciculate),端节比次末节窄很多。前胸背板侧边完整。前足基节相互邻接或狭窄分离,逐渐变化,具隐式基腹边片,基节间的前胸腹板突起,明显扩大,部分遮盖基节;基节窝后方开口宽阔或狭窄,内侧开放或关闭。中足基节相互邻靠或狭窄分离,有时有一个比较扩大的基节间板(intercoxal plate)。鞘翅平截,露出1-3个腹节,缘折不明显。后基节邻接至适度远离,侧面延伸达鞘翅;在内侧半部有骨板,有时此板能完全盖住后足。条状后胸腹内骨退化或缺失。后翅多退化,通常只有3条翅脉或更少,周边饰长毛。腿节有时膨大,并包容胫节跗节2-2-2或3-3-3式,基部一节非常小。腹部可见6或7个腹节,节间膜质区无微骨片,基部数节背板膜质。雄器通常缺乏一个独立的基片侧片
幼虫线条形(linear),两侧近于平行,骨化极其轻微,无明显的背片和腹片。头盖缝于和臂不明显,无单眼,极个别情况每侧有一个单眼。上颚末端细长,近端部有齿或锯齿列,臼叶狭窄,尖锐或锯齿形,臼齿发达,瘤状,有背腹两列小齿(denticles)。下颚合颚叶末端稍分裂,具外颚叶的修饰(agaleal fring)。下颚须第2节上有指状感觉器。尾须多为1节,但有时缺失。第10腹节有1个可伸缩的,囊上有1对臀钩,气门有时退化或缺失。
生物学描述
本科多发现于湿润的有机物中,如藻叶层、腐木、真菌、粪便和水浸的沙砾中等。许多种类取食孢子,Nanosellini族的种类,微小狭长,栖居于檐状菌(bracket fungi)的孢子管中。Cephaloplectinae亚科是专性蚁客,取食幼虫的分泌物,经常和兵蚁在一起,骑在运动中的工蚁身上(Dybas 1976)。
分类及分布
本科世界约有67个属430种,多数属于Ptiliinae亚科,少数特别特化的亲蚁性种类属于Cephaloplectinae亚科。中国台湾有分布。
缨甲科-中国大陆新发现
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西北师大昆虫动物学专家马正学教授,日前带领科研团队在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昆虫标本的采集活动时,在香山和麻武山样区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中,用干漏斗分离获得了中国大陆鞘翅目一新记录科——缨甲科。并发表论文《A new record on Acrotrichis sp. in the Main Land of China》,即《中国大陆鞘翅目一新记录记述》。
据文献记载,中国仅在台湾省有缨甲科分布,在大陆则无文献记录。由于该科昆虫身体微小,多数生活在阴湿、富含腐殖质的表层土壤环境中。因此,研究该类昆虫的分布与种群数量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20:07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态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