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1984年11月开始持续约5个月左右,在
海南省儋县及临高等地流行一种被群众认为神
鬼作祟的“流行性
缩阳症”,以后依次向南及东南方向传播,先后波及十多个区镇,此起彼伏,闹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男病人自感阴茎突然缩入腹内;女病人觉得
阴户、乳房逐渐
内陷。朱国钦报告其
罹患率为3.2%;病者约在2000~3000人,30岁以下占85.8%,男性约占80%。
从历史上看,缩阳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后100年间的《
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谓
阳具“缩入腹内,不治”的记载。清同治二年(1864年)
海南岛《
儋县志》记载“阳缩入腹者,不治”《
崖州志》也记载120年前清辛酉十一年在崖州“缩症行,男缩阳,女缩乳和缩耳、舌等处,用姜擦及爆竹轰之
即止。间有缩尽死者”。现代的1955、1966和1974在海南岛也曾流行过缩阳症。台湾、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也有过零星报告。
我国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医书《
黄帝内经》中,就曾对
本病病因、
病机、证候进行过探究和总结。如该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一篇中曾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大意是说,当
肾气虚衰而感有阴寒的病因时,则可导致肾所主司的前阴(即男女的
外生殖器)的收敛和引缩作痛。此外,该书的《灵枢·
经筋篇》曾说:“足厥阴生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伤于寒则
阴缩入。“因为中医认为“
肝脉绕阴器入
少腹“、“寒主收引“,故寒湿阴滞足厥阴肝经脉络,亦可致
缩阴症,这是与厥阴肝脉环绕
生殖器并走入下腹的解剖生理有密切关系。《内经》的作者进一步认为,肝之经筋受病,则可引起生殖器的病态反应,由于内伤(如房劳太过)则阴茎痿软
不举;由于直中寒邪则外生殖器可痉痛内缩。故
缩阳症主要是由于
肝阳或
肾阳虚弱,外感寒凉,如久卧冰冷之地、或天寒
入水、或嗜食生冷、或房事受寒等,均可因寒侵肝肾之经,引起阴茎内缩、小腹挛痛、阴部发凉抽动、畏寒心悸、心烦意乱、焦虑紧张和怕死感等症。从前文所举
海南等地的本病流行多在春寒料峭、风雨肆虐之际;国内病例亦多在感寒或房事受凉之后急发,即可佐证一斑。
虽古人提出的上述有关本病病理生理等论点,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它却是中医长期医疗实践的
理论概括,迄今依此指导临床诊治仍有显著效果,故这一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有关本病的研究理论,虽“历史悠久“,但仍不失瑰宝之光华。
(1)
肾阳虚衰型:多由于肾阳亏损、命方火弱,阴寒内生,因
寒性凝滞而收引,故可使外生殖器
拘急挛缩、睾丸及阴囊上提而
掣痛。其症候除阴囊退缩、睾丸上提近腹,时发阴茎掣痛外,常伴有小腹
冷痛、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面色苍白、脉象沉迟,
舌淡胖、苔薄白等症征。由于此型病人发病多由于
肾阳虚、内寒生,故中医习惯用
温补肾阳为主之方。
(2)寒阻
肝经型:多由冒雨涉水,或衣着单薄,
寒湿入侵肝肾经脉,
气血凝滞,外生殖器收引,少
腹冷痛;若
肾气素弱,突感寒湿,则更易发生本病。其症多突然起病,前阴凉冷,阴茎内缩掣痛,睾丸
上窜,阴囊及少腹挛急,甚则周身
寒战发冷,舌淡苔白润,
脉弦或弦紧。因其寒滞肝经,故主要
治法在于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可用
暖肝煎,辅以
柔肝舒经、养血通络之药,使气机调畅,筋脉舒展,寒凝消散。
此外,若病情紧急,可即用鲜葱一大束(或姜、椒亦可),捣烂以酒炒热,敷脐部与小腹,复以盛热水杯(或
热水袋)于上熨之,以救其急。
另外,对肾阳虚衰者,亦可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
三阴交(双侧)、
气海、
关元各灸五壮;亦可用
艾条悬灸
龟头约10~15分钟,使四肢及阴茎转温,内缩掣痛即可停止。
有人认为,群众中用灌
辣椒汤救治此类病例是“不科学的
处理方法“,可“造成不良后果“。其实,按照中医“寒者热(温)之“的
治则理论分析,民间的这种急救措施,虽不尽善,但也无可厚非。
据有关文献报导,缩阳症“病者多为男性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5.8%“。这一调查结果是基本上能反映本病的特色的。据此,有的学者则提出了所谓“特殊的性信仰,包括精液珍贵,如一滴精、十滴血等“以及某些学者认为缩阳症是一种“与
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联的
心因性精神障碍或流行性癔病“的看法。很明显,这些看法与前述祖国医学对本病发病因素唯物观的认识是颇不一致的。古代中医认为,缩阳症发病的物质基础是肝阳或肾阳之虚,其诱因为外寒
直中(即寒邪的直接侵袭),且通过中医药的补肝肾之虚和温经散寒功效的发挥,此病可愈。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此病全无
社会文化和精神
心理因素的影响。
(2)幼童病例亦有禀赋
阳虚、感寒凝滞经筋者,其治法用方与成人的辨证施治原则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