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是
中医术语。指机体阳气虚衰,
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
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
征象。常见的有
胃阳虚、
脾阳虚、
肾阳虚等。阳虚
主证为
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大
便溏薄、
小便清长、
脉沉微无力等。
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
肾气亏损;劳倦过度,耗损正气,形气受伤;七情过极,损伤脏腑,久而不复;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不能化生精微,
气血亏虚,内不能和调于五脏,外不能洒陈于六腑,渐至表里俱虚;起居失常,
劳逸失度,损神伤形,耗气
伤血;
外感六淫,迁延失治,
表邪入里,损伤脏腑,久则正气耗伤,久而不复;大病之后,失于调养。总不外
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
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
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除阳虚的一般证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
舌淡而胖,或有
齿痕;脉象沉细外,特定脏器兼证可供辨别。
兼见
心悸、心慌、怔仲有
空虚感,心胸憋闷或疼痛暴作,
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心悸惕然而动,心胸憋闷心痛,气短息促,自汗乏力,面色晄白,唇色紫暗,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细迟或结代等。
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女子
乳房胀痛,少
腹冷痛,
月经不调或
崩漏,男子
阳痿,懈怠疲劳,忧郁胆怯,情绪抑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
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类型。兼见
食欲不振,恶心呃逆,
干呕,大便稀溏,嗳腐
吞酸。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按;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
口淡不渴。
若见阴伤,证见舌质偏红,
脉细数无力加玉竹、
天冬、太子参以
养阴生津。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气舒胸。若兼见
痰浊阻滞,
胸满闷痛、
舌苔腻浊加陈皮、枳壳、
胆星、佛手以理气
化湿,疏畅气机。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藏红花、郁金、
三七或用冠心苏台丸1粒等以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若畏寒肢冷,巅顶阵痛者,加吴茱萸、生姜;若面色惨白,
口唇发青,加
川芎、人参;若妇人
经闭,胁肋
少腹寒痛,宫寒不孕,
带下清冷,崩漏,加川芎、香附、
法半夏。
证候:
腰酸腿软,肢体畏寒,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
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
消渴,
久泄。治则:温补肾气。主方:
肾气丸加味。方药:附片、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乌药、沉香、小
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