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恣食肥甘,情志过极、房事不节、
热病之后,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
消渴症。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其中,尤以肾最为重要。
2.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
尿多有甜味等为主要表现。初起“三多”症状可不明显。症状明显时口渴多饮,每日总
尿量3~5升以上,
食欲亢进,体重减轻,面容惟悴,神疲乏力,
皮肤瘙痒,可有
四肢麻木、酸痛、
腰酸、
性欲减退、男子
阳痿、女子月经失调,以及视力减退,腹泻等症。
3.消渴日久不愈,常可并发多种兼证,表现为疮疡痈疽,或生于下肢或发于背部;或视物不清,内障、
雀目、
耳聋等;或四肢骨节烦疼,手足偏废;或肺萎劳嗽;或
头痛剧烈、腹痛呕吐、呼吸深长,有烂苹果样气味等。
本病以多食
善饥,形体消瘦,烦躁易怒,畏热
多汗,心悸脉数为主症,可见眼突、颈部肿大等。一般无多饮、
多尿及尿甜,
尿糖阴性,血糖不高,
T3、T4、FT3、FT4增高等。
以发作性多食为主症,无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症状;胃肠道检查无病灶发现,尿糖阴性,血糖正常。主要
病机是由于胆胃燥热所致。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引饮,大便燥结或不通,舌红少津,苔黄燥,脉实有力。治则:滋养津液,润肠通腑。主方:
增液承气汤。
以上各型治疗两个月左右,若血糖控制满意者可继续服用中药,不满意者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用口服
降糖药或
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