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盐肤木又名“山埔盐”、“山盐青”和“台湾盐麸子”,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韩国、中南半岛与印度等地,生长范围从海拔1200米到2100米,其果实于每年12月到隔年1月成熟。根、叶外用治
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植株内含有透明汁液,幼枝、叶柄及花序均披有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无柄,长10至15公分呈卵披针形,具有钝锯齿,叶背布满灰褐色柔毛;
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型,黄白色;果实呈扁球形,成熟时为橙红色,具有咸味,在以前是原住民食盐的代用品,也是野生动物与鸟类的食物。冬季叶会转红,为不错的观赏植物。
罗氏盐肤木俗称「埔盐仔」,是森林火灾或垦植破壤後首先出现的树种之一,在低海拔开阔地也相当常见。彰化县埔盐乡之得名,乃来自于早期移民看到当地长满此种植物而加以命名。
【备注】(1)
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var. roxburghii (DC.) Rehd.亦供药用,功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