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村,位于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
罗湖火车站广场东侧,与南面的
香港新界地方隔
深圳河相望,山环水绕,原村内有多座山岭及数个湖塘,有大岭、龙船岭、咸头岭等山岭,湖塘及山岭现已成平地,本地村民均姓袁。
简介
罗湖村位于南湖街道西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0.8千米。距深圳(罗)火车站约500米,与
罗湖口岸相望。处于深圳河(文锦口岸至罗湖口岸段)北面,相邻自然村有
向西村、渔民村、东门街道
湖贝村、桂园街道
蔡屋围村。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由袁姓先祖迁徙至此开基立村。
行政区划
罗湖村共划分为六坊,其中第五坊墩头,第六坊桥头洛是新建的村民住宅区,而第一至第四坊是古老的罗湖旧村,包括沙路、围内、杨树仔、大村、下底村、大屋、六家头等七个自然村,计有老屋500余间。现均拆毁殆尽。
本地民系
历史文化
改革开放
1980年12月。深圳市政府决定特区建设“首战罗湖”。罗湖山被夷平,这为深圳经济特区莫基了第一方土,此后,罗湖口岸联检大楼、深圳火车站、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及多栋高层建筑陆续落成。20世纪80年代闻名全国的
国贸大厦,就位于罗湖村内。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补奇崛起,缔造了“深圳速度”。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
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在广东省、深圳市负责人陪同下再次亲临深圳视察,在罗湖国贸大厦发表了极为重要的“
南方谈话”,并在国贸大厦俯瞰深圳市容。
地名由来
村名由来有4种说法:其一,罗湖村地势低洼,与罗溪(深圳河)相通,湖塘众多,民俗以水为“财”谓之“罗湖”,寓意广罗多方资财;其二,罗湖自古有“五水归湖”之说,一下大雨,莲塘河、沙湾河、洪湖、银湖和香港上水的水一齐汇流到这里,致水深齐腰,如一大湖,雨停天晴后,湖水又很快泄走,人们戏称是箩筐装湖水,故名罗湖;其三,传“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罗湖之意即一山耸立在湖塘众多的水泽之地;其四,因村民迁自海丰螺溪,后演变为罗湖。当地村民大多认同前两种说法。
历史建筑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砖木石结构,多为清水砖墙,硬山顶两面坡,灰瓦覆盖。多数古民居已经被村民拆除新建居民楼房。原有观德袁公祠,位于罗湖大村铺仔巷前面。大门两旁有对联“东汉名臣卧雪;南州柱石擎天”,为纪念先祖袁安和袁崇焕而作。1937年,观德袁公祠用作缉敬小学校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停办。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建为礼堂,现已拆除。
沙路村,原为罗湖村第一坊,有古老房屋60间,其东边靠人民南路、北边接春风路,地处罗湖村北部。在沙路村东边有一个小山,原在山上种植许多龙眼树和荔枝树,小山岗是为粗沙泥土构成,每逢下雨一冲,泥随水流失,满路皆是沙粒,山岗侧建立的村庄,因而称之为“沙路”。沙路村著名的建筑物有“文德堂”,创于清代,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的建筑,是读书的好去处。沙路村前边,有一座牌楼,是罗湖村的大门,一路石路自此通往村内,村人称为“北门仔”,相传为祖先袁彦安开基立村之地。扩建人民南路时被拆毁。
围内村,原为罗湖村第二坊,当地村民又称之为“围仔”。是一座古老的寨堡式的广府民居,位于沙路村南边。从围门的结构,古老的围墙砖以及罗湖袁氏立村的情况来考察,可知这个围屋的创建年代是明朝。围屋进深、面宽各为59米,是个正方形的围屋,仅在西面开一大门,四个角是多层阁楼,阁楼间连以围墙及围屋,围内有竖巷3条,横巷5条,中巷尽头正对大门的是神厅供人祀神。围内中巷两侧各有四排横屋,每排6间,共计48间,四周紧接围墙的房屋各有13间,共计52间,加上4间阁楼,总共104间。围内的房屋,大多数是清朝重修的建筑,不过也有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砖墙。有水井一口。围内神厅有副对子,道出了这座围屋及袁氏先民的用意:“罗绮严中灯正艳,湖山画里月初圆。”“灯正艳”,“月初圆”的太平安康的日子,是袁氏先民所祈求的,能够隐于罗溪水旁,自安一隅,可谓人间蓬莱。
杨树仔村,位于围内村之南边,原为罗湖村第三坊,原来村边有一棵古老的杨树,因以得名,这棵杨树本早已枯死,然而其名却一直流传下来。该村从西至东共计有8排房屋,每排有12间,总共有90余间,大部分是清朝时所建筑的。
大村,原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杨树仔以南、与杨树仔村仅一巷之隔。大村是罗湖正村,其前面是观德袁公祠,其后边接着铺子巷,再后边是一排排的古老房屋,共计有6排,每排有8间,总共有48间。
大屋村,原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观德袁公祠南边,是一群坚固的古建筑,共计26间,周围边以夯土围墙,大门朝北,人称为“门楼仔”。大屋的墙基均砌以三行花岗岩石,往上再砌以青砖或夯土墙,所以非常坚实,因有“大屋”之称。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罗湖袁氏十四世祖袁超凡所筑。
下底村,现为罗湖村第五坊的一部分,位于罗湖村的南边,是罗湖最大的一个村庄,因为地势处于较低洼,故人们称之为“下底村”。下底村自西至东计有12排房屋,每排计有12间,总共有200余间,约大多数是清朝建筑。位于西边的房屋地势最低、门外的地势高过屋内,因而,往往要在门口筑一道防水墙,入门则要沿着阶级而下。
六家头村,现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下底村之东边,共计有2排房屋,40余间,而且许多房屋已被拆除。相传当时只有六户人家在此立村,因而有“六家头村”之称了。
天后庙,位于现在的春风路之“罗马餐厅”处,原为三进三开间,有数百年的历史,原与观音菩萨等神像共祭一堂。“文革”时期破除“四旧”,庙中文物被一扫而光,从此庙貌衰败,村人及港澳乡亲每谈及此,不无惋惜。原天后庙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建筑,后因漏水,遭风雨侵蚀、屋顶崩塌,无人问津。经济特区成立之后,该庙改建成“罗马餐厅”。
英界牌头山龟地袁氏祖墓,罗湖袁氏的祖墓位于英界,自罗湖海关出关后,过庵边河桥,经得月楼(座山面河),穿过石马,即到达牌头山龟地。龟地从西向东,共葬罗湖袁氏先人骨骸七具,皆同穴而葬,其七位先人是:罗湖村袁氏二世祖袁彦安与孺人李氏,三世祖袁百良与孺人文氏、林氏,四世祖袁渔隐与孺人邓氏。每年清明时节,罗湖村袁姓皆有代表前往祭扫。1988年,香港罗湖袁氏宗亲会成立后,则历年由宗亲会组织集体去祭扫。1919年,罗湖村袁砚铭曾为龟地撰写《英界土名牌山龟地祖墓志》。
联芳书室,乃罗湖村十四世祖袁超凡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位于观德袁公祠之南,下底村之北,原为四坊105号。其建筑结构为三开间一天井灰沙砖墙瓦顶硬山顶,是古代袁氏子弟读书之地。砚铭书室,是罗湖村十八世袁砚铭建于清末民初,是罗湖村在近现代年间创建的一间书室,又称“鼎先生书房”,位于罗湖杨树仔村之北,原为三坊64号。建筑结构为二开间带天井。伟林书室,是罗湖村二十世袁伟林创建于民国初年,位于罗湖六家头,原为四坊198号,建筑结构为面宽三间带天井。
袁华故居,1945年为荷兰罗湖杨树仔村的华侨袁华所创建,原为罗湖村三坊90号。该建筑为青砖、钢筋混凝土的楼房结构,楼房的窗户皆用钢筋铁板做成,坚固万分。楼房的周围是花园,楼房与花园外边用围墙围住,围墙的大门朝西,是一座较为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式建筑。
传统食品
特色传统食品有大盆菜、茶果、煎堆、清明仔、手粉(用于祭祖)等。
历史延革
源自河南汝南。北宋淳化四年(993年)从江西信丰迁移至广东东莞温塘;明洪武初年从东莞温塘迁移至此地。
经济社会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500人,其中男性244人女性256人;80岁以上11人,最年长者89岁(女);海外留学约1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1万人。祖该村的港澳台同胞约2000人。祖该村的华人华侨82人,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巴西等国家。
经济
传统经济主要为农业耕作、养殖。村民在深圳河南北两岸耕种劳作。罗湖村在香港有600多亩土地,深港边界封关后,村民需持“过境耕作证”到香港新界耕作、养鱼等。20世纪70年代末,罗湖村成立运输车队,积极参与特区基础建设。特区成立以后,罗湖村在深圳一侧的农田、鱼塘全部被征用,为探索一条新的经济出路,加速农村向城市化特型,开始兴建工业厂房,引进“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企业。80年代,村集体开始经营酒楼。现主要涉及物业出租、酒店、餐饮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经营、集体经济分红。
公共设施
人民南路、春风路、南湖路、沿河南路经过该村。60年代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1990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末通互联网。村内设有兵乓球室、棋牌娱乐室、图书馆、康体健身室、星光之家、村民活动中心、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等。有罗湖小学,2015年有6个年级,24个班,在校学生1200人,教职工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