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腔是一种流行于
山西省大同地区及河北部分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
戏曲剧种之一。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
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
剧种起源
罗罗腔的起源虽然说法不一,但到清代中叶,特别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罗罗腔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剧种。在当时的官方演出中占有一席之地,曾经同花部的京戏、梆子戏等剧种一起,与雅部的昆剧争雄。
清末,罗罗腔渐呈衰势。到19世纪60年代,罗罗腔的流布范围只剩下山西省的灵丘县、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的唐县、阜平县等一小片天地了。
民国年间,所剩无几的罗罗腔流布地区是梆子戏的天下,罗罗腔的演出活动更是举步维艰,罗罗腔除在庙戏、愿戏中有习惯性演出外,其他演出就比较少了牞而罗罗腔艺人们为了糊口,常与“丝弦”、“老调”、“弦子腔”等北方弦索系统的剧种合台演出,逐渐融到了其他剧种中去。这一时期,罗罗腔与“梆子”、“皮黄”等大剧种在艺术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它有赖于民间传统的演出习俗,仍能保留部分较为固定的演出台口,就山西省晋北一带而言,大同市西南方有些村庄,每年都有罗罗腔固定演出的台口,繁峙县沙河以东部分村庄,不论一年内唱几台其他剧种的戏,都不算正戏,只有唱罗罗腔才算正戏,应县不少村庄,男婚女嫁时,婆家和娘家一般都要请乐手把罗罗腔的 【彩腔娃子】吹奏一番,以图吉庆。
剧种历史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
河北梆子兴起之后,剧目丰富,名伶辈出,各个班社实力很强,相比之下的罗罗腔只能算个民间小剧种,各个方面都很逊色。因此,当时艺人们为了糊口,不得不到偏远的山区另谋生路,于是就转移到河北省的行唐、阜平与山西省的灵丘、广灵、繁峙、浑源、应县等地,并在雁北站住了脚根,成立起职业班社。据传说,当时灵丘有个唱旦的演员,名叫雷有子,专攻青衣、小旦,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艺术高超,踩起小旦“跷子”飘然如飞,多少观众为之倾倒,享有“看了雷有旦,三天不吃饭”的盛誉。
解放以后,灵丘县成立罗罗腔剧团。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罗罗腔在唱腔吐字、念白里柔合了雁北地方色彩,使之从演出剧目到音乐唱腔及艺术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并以其独特的剧种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罗罗腔传统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
文武场乐器与梆子剧种大同小异,有些曲牌和锣鼓经也是从梆子剧种借鉴而来的。
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黑驴告状”、“两狼山”、“杨家将”、“罗通扫北”、“飞天闸”、“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唱腔音乐
灵丘罗罗腔的唱腔很多,相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但大部分均已失传。流传至今的计有 【数词】、【甩板】、【流水】、【山坡羊】、【歌南子】、【凤绞龙】、【起腔】、【赶板】、【垛腔】、【哭腔】、【散板】、【糜子】、【娃子腔】、【彩腔】、【跪柱香】等。罗罗腔的演唱属联曲体的形式,这种联曲体并不是元明的南北曲,而是各种俚曲小调的联络运用。它虽然有 【干板】、【甩板】、【流水】、【起腔】、【跺腔】等,但它们调式不同,相互之间很少自然联系。因此,结构不成板腔体系,只能说它的个别唱腔是以不完备的板腔体形式出现的。
就其曲式、调性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数词】为主,包括【甩板】、【哭腔】、【流水】、【起腔】、【赶板】、【糜子】、【垛子】等,均属宫调式,演唱时定为A调,具有节奏明快、旋律清爽、委婉流畅的特点,善于抒情。
第二类以【娃子腔】为主,包括“彩腔”、“跪柱香”等,均属徵调式,演唱时定为D调。具有活泼、风趣、热闹之特点,旋律跳动性较大,适合表现喜悦之情。
灵丘罗罗腔的演唱,吐字清晰,说唱性较强,真假声结合使用。假声的运用,常以高八度的“背宫音”用于句尾,形成它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员在行腔运调上多无严格的行当之分,仅 【数词】一类曲调有男女同调不同腔之别;而【娃子腔】一类曲调则纯系男女同腔同调。
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分。武场乐器有鼓板、磕板、铙、钹、小钗、手锣、堂锣。配合动作所用锣鼓点,与山西北路梆子的锣鼓点基本相同,连接唱腔部分的锣鼓点则为自己独有。文场乐器有小板胡、曲笛、三弦、海笛、笙等。建国后加进了二胡、中阮、大提琴、扬琴等,但仍以板胡和笛子为主。板胡在伴奏【娃子腔】系统的唱腔时,指法特殊,拉“1”音不从外弦取音,而用左手第五指在里弦上取音。否则就奏不出【娃子腔】的固有特色。
艺术特色
传承谱系
旦行
王彦云 女,1934年生,灵丘县武灵镇魁见村人,主工旦行,艺名“黑巧旦”。14岁从艺,1949年登台,唱旦角,1983年退休。代表剧目《小二姐做梦》,1980年,
中国戏曲研究院将这一剧目录像存档。
杨淑珍 女,1954年生,灵丘人。工小旦。曾先后饰演传统剧目《小二姐做梦》中的小二姐,《英台抗婚》中的祝英台,《秦香莲后传》中的皇姑,现代戏《朝阳沟》中的银环等角色。
龙继莲 女,1960年生于灵丘县狐子沟村。工小旦、刀马旦、小生。1994年任灵丘县歌舞团副团长、导演兼节目主持和演员。1996年歌舞团与罗罗腔剧团合并后,仍担任副团长、导演工作。曾在传统剧目《春草闯堂》中饰春草,《小二姐做梦》中饰小二姐、《桃李梅》中饰三妹,《打金枝》中饰郭爱。执导过现代戏《阿凤的婚事》、《父子争权》等。
张翠娥 女,1966年生于灵丘县新庄村。工小旦。曾先后主演过《打金枝》、《小二姐做梦》、《哑女告状》、《桃李梅》等。
丑行
王自谦 男,灵丘县沙嘴村人。主工丑行,艺名“千千丑”,演唱特点是风趣自然,行腔流畅,吐字清晰,假声运用圆润、婉转,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曾在《草人媒》、《串竹记》、《泪中花》等剧目中扮演不同形象的丑角人物。
支瑞星 男,1941年生,灵丘县城内村人。主工文武三花脸。曾主演了《三岔口》、《盗马》、《审土地》、《杜鹃山》等传统及现代剧目。
生行
安富国 男,1940年生,灵丘县东河南镇人,主工须生、花脸,已退休。他的唱腔宽厚,高亢,富有穿透力。曾饰演过《访白袍》中的尉迟恭、《明公断》中的包公、《打金枝》中的郭子仪、《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
张国有 男,1946年生,灵丘县柳科村人。1958年从艺,工须生。他的演唱音色饱满,高亢激越。曾主演《描金柜》、《审土地》、《十五贯》、《逼上梁山》、《破洪州》、《沙家浜》等。
剧种现状
罗罗腔为了解戏曲传统、认识戏曲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罗罗腔在现代社会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于资金缺乏,演出市场萎缩,演员纷纷流失,1960年成立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仅存的一个专业演出团体。现今已经到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剧种的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