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山城位于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东北25千米,被发掘于1950年以后。
历史沿革
1958年,吉林师大编写《柳河县志》时,组织人进行调查罗通山城并著录。
1980年5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会同通化地区文管会办公室、柳河县图书馆有关同志对罗通山城进行调查、测绘和著录,同时出土一批陶器、铁器、鎏金器、玉器和货币。
1985年,柳河县文物普查队对罗通山城进行复查。
建筑格局
结构
罗通山城由紧密相连的东、西两城组成,整体如人的两个肺叶,中间共用一段城墙相连。从两城垣的结构关系看,西城为主城,建成较早,东城略晚,修筑亦简单。全城周长约7.5千米,山城凭借起伏的山脊,依危崖峭壁筑成。山脊低凹处垒石筑墙多达18层,高4米。
材质
城墙所用石材,就地取石灰岩经加工成规则的石条。石条一般长50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小者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大者长115厘米、宽96厘米、厚35厘米。城垣保存尚好,顶部稍倾颓。
城垣为土石混筑结构。建筑程序是先将山脊略加平整,再砌2~5层基石,然后用工整石材垒侧面,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墙垣大小石材使用合理,大小石材交互使用,层层压缝咬合,构筑严整。外壁石面几乎垂直于墙基平面,内壁向上逐层收分,断面略呈梯形。整个城墙厚度基本一致、匀称、规范,内外浑然一体。墙之顶部残迹一般外侧高于内侧,可能当时筑有女墙。
两城共有城门5处。其中东城南垣上的两门,是利用天然口改建而成,其余三处都是用人工石材构筑的城门。门址一般选在地势平缓、易于出人的位置。构筑方法,先使两翼城垣向内弧形凹人,再于凹开处中部砌筑城门,形成半圆形的内弧瓮门。东、西两城建筑规模不同,筑法亦略有差异。
主要建筑
西城
西城周长3737米,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西墙724米、北墙910米、东墙1288、南墙815米。除东墙南段和南墙东段以峭壁为自然城垣外,其余部分则随山势以石垒砌。较好的一段城垣基宽7.2米、顶宽6~6.8米、残高2~4米。距西南城角约350米的南墙中段,城垣自两侧修起,蜿蜒曲折,形成一段双重墙。外墙直角内折与内墙相抵,接作“亡”形,中间留有长25、宽8米的空地,内无建筑遗迹。
西城的四角都建在顶峰。东北角和西北角有土石堆筑的角楼台基遗迹,高出地表3米左右,顶与城垣平,地表无遗物。西北城角楼突出城外,台基长10米、宽8米。东北角楼台基长20米、宽12米,为全城最高点。登上此台,东西两城尽收眼底。东南与西南两角俱临绝壁,为拱卫南门的成堡,其中东南角山峰俗称“刀尖砬子”,三面绝壁,与下面山坡的相对高度在30~40米间,顶上平坦,可视通往西城东南门的大路。
西城有门址二处,南北各一。南门位于南墙西端近城角处。门道长6.8、宽6~6.5米,略呈喇叭口状。北门位于北墙西部,距西北城角295米。门道宽3米,两侧壁厚5.5米,作半圆形瓮门。西城内尚存台基和蓄水池遗址,台基位于“刀尖砬子”西北山脊上,呈方形,边长5米。四边用大石块垒砌,中间填土而成,台西有开阔地,曾出土大量铁甲片。蓄水池遗址位于城南最大的盆地之中,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约50、南北宽约30 米,未见石砌池壁。
东城
东城构筑较为简单,城垣多以自然山脊为壁,只在低凹处垒砌短墙。全城略作南北狭长的不规则椭圆形,周长 3479米。北墙784米、东墙1181米、南墙768米、西墙746米。东城破坏较甚,未见角楼遗址,人工垒砌的墙段最宽处4米,残高不足2米;西墙的北段,借用了西城东墙的一段为城垣;从西北角两城连接处,可清楚见到东城北垣抵接在西城北墙上,从中间并无咬缝和连砌看,应不是同时修筑。这段“公共墙”全长 352米,窄小低矮,一般宽3.5、高约1米。
东城共有三门,南二、北一。北门位于北墙东部,门外有盘山路可通山下平原。门宽7米,内凹的半圆形瓮门长41米、半径约20米。南门两处,间距约300米,均为利用砬壁自然豁口,西门宽18米,两侧石壁高10 米。门外有人工开凿的“十八盘”道,是东、西两城南向的惟一大道,为山城主要出入口。
文物遗存
罗通山城内面积较大,地势开阔,遗迹、遗物丰富。城内保存有25个6x4米的半地穴式坑址及蓄水池和泉眼等。采集和试掘的遗物有:夹砂红褐陶、灰褐陶、黑灰陶罐,均为手制、素面;还有较多泥质陶、黄褐陶罐、豆盘等;铁器则有扁棱形和锥形铁镞、甲片、铁锅等以及婆金铜饰件和属于后代的瓷片;出土的货币有隋“五铢”、唐“开元通宝”以及时代较早的汉“五铢”钱等。从山城的建筑特点和规模及遗物特点看,罗通山城应是松花江上游通向高句丽集安和北上“夫余”腹地的重要大型中、晚期山城。从其地望和遗物看,可初定为高句丽继承扶余后期王城之“扶余城”,并可能为后代沿用过。
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自驾:自通化市人民政府出发,路程约为103.9千米,约1小时48分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