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麟,男,
汉族,1963年4月生,
湖南汨罗人,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会
常务理事、北京自动化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历
1983年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炼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6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加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6月参加工作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校任教,先后历任炼制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炼油教研室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支社委员、山东省东营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6月获工学博土学位,留校任教。
1999年9月正式调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先后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自动化系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工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国石油大学支社主委。
2018年负责组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任筹备工作小组组长,2018年11月成立。
2022年4月退休,在读硕博研究生指导工作延续至2024年。
主要成绩:
1、培养了一大批本、硕、博毕业生。获“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在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化工系统工程、过程监控与安全、应用数学与统计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较多学术成就,发表论文较多。
3、成功申报自主设置博士点“化工装备与过程控制”(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申报二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
4、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14年,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负责建设。另外,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5、负责组建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术兼职
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自动化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教育
罗雄麟从事工业自动化和化学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过“石油炼制工程”、“化工专业英语”、“化工数据处理及实验设计”、“化工系统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动态学”、“系统辨识”、“最优控制”、“自动控制原理”和“智能控制系统”等课程,主要讲授“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控制工程专题”、“大系统控制论”等课程。主编和参编《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第四版)、《化学工程(石油加工)专业英语阅读教程》等教材或丛书4部。培养研究生200多名,其中硕士毕业研究生150多名、博士毕业研究生26名、博士后出站3名,在读硕博研究生12名。多次组织和指导自动化系教师和学生参加2006-2012年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各2次。2010年负责的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涉及控制理论及应用、过程控制工程、过程系统工程等,同时长期从事炼油化工过程软测量仪表与先进控制、过程流程模拟与实时优化等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工作。主持和参加“六五”至“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十五”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炼油化工公司科技开发项目30多项。“两段催化裂化技术开发及热载体的研究”获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石化生产过程多变量预估控制技术开发应用”获2000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乙炔加氢反应器的软测量与先进控制技术”获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出版《化工过程动态学》、《过程控制与工艺设计一体化——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建模与控制分析设计》和《化工过程流程重构——以乙烯裂解装置脱甲烷系统为例》等专著3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86篇,SCI和EI检索收录370余篇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
论文发表期刊主要有化工和能源类:Energy, Desalinati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和化工进展;自动化、计算机和数学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Applied Soft Computing,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ISA Transactions,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学报和电子学报。
出版图书
研究领域
一、多率系统与软测量(软仪表)
1. 动态与静态相分离的建模理论
2. 软仪表在线校正
3. 稀疏采样输出变量数据补缺的软仪表校正策略与方法
二、化工过程动态系统异常侦测和鲁棒检测
1. 基于残缺信息恢复的过程鲁棒检测
2. 化工过程中异常(早期故障)侦测与具有反转特性异常工况的自愈控制
三、过程预测控制的可行域分析
四、过程控制与工艺设计集成
五、过程系统工况大范围变化的过程迁移
六、过程系统控制变量冗余分析与经济优化
七、工艺设计与优化操作的融合
八、混杂参数系统的动态优化
九、慢时变化工过程全周期动态优化与控制实现原理
论文论著
详见Google学术搜索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基于裕量设计的换热网络持续节能优化”(项目批准号:20976193),罗雄麟负责。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片线性预测控制”(项目批准号:61104218),许鋆负责。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化工过程裕量分析与控制设计——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例”(项目批准号:21006127),许锋负责。
(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化工过程物质与能量高效利用的集成优化基础研究(2012CB720500)\u80fd量/质量耦合梯级利用的多目标优化综合”。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化工过程全周期设计裕量消耗在线估计与裕量缓释操作优化”(项目批准号:21676295),罗雄麟负责。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群体智能和聚类的模块化非线性系统智能辨识”(项目批准号:61703434)。王珠负责。
参考资料
自动化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