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是
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陆路交通不是很发达,羊皮筏子是
宁夏人民及黄河中上游两岸的人们的重要水运工具。如今,人们节假日出行旅游,到宁夏
中卫的
沙坡头河段,或在甘肃
景泰石林龙弯村河段,都能乘上羊皮筏子这古老的
运输工具,在黄河中领略大漠风情和
黄河石林这粗犷壮美的西部景观。
羊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古代
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浑做“全”解,脱即剥皮。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
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
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它是
黄河上游的主要
运输工具。
中国的
皮筏历史悠久。《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
兰州羊皮筏子,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
兰州的
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
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
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筏的读音是:发第2声。
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
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羊皮筏子需要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故当地人见到有人夸海口,说大话,往往以“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讥讽,意思是让其去吹羊皮囊或牛皮囊,据考证,俗话“吹牛皮”就来源于此。
羊皮筏子的驾驭根据筏子大小不同,由1名至8名筏工组成,由谙熟水性
经验老到的“峡把式”掌桨领航,其他筏工统一听从号令。过去黄河水道既无
水文资料,又无
导航设备,运送过程十分凶险,所以形成了很多禁忌,如每次开筏前,筏客们都要沐浴净身,选好“黄道吉日”,然后杀鸡宰羊,祭祀
河神或
龙王,他们十分忌讳讲“破、沉、撞、没”等字眼,只许乘客称呼他们为“掌柜的”或“把式”,不许称呼“
筏子客”或“航家”。路过一些“事故多发地点”时,禁止乘客询问地名,漂流途中每见河神庙或龙王庙,都要停下来进庙烧香磕头,祈求一路平安。
划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称为“
筏子客”,他们都是有多年经验、深谙水性的老“把式”。“筏子客”扛着筏子走到河边小码头,将羊皮胎朝下放进水中,在木架子上铺几块垫子,等乘客盘腿坐好了,他也坐下来开始划桨,筏子便离开码头,顺水漂流。他说过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险,是在刀口浪尖上讨营生,因此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说“破”、“沉”、“碰”、“没”、“断”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还要挂红、放炮、焚香、祭奠河神。会划羊皮筏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
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
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民间有杀它一只羊,剥它一张皮,吹它一口气,晒它一个月,抹它一身油即可。用麻绳将坚硬的
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大约与4根较粗的
柳木和60跟较小的柳木进行捆扎,再将皮囊(及单只皮筏)以4,5,4的排列形式扎在上面,羊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
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而且重量很轻,便于携带。
从
光绪年间世代沿袭,羊皮筏子连续不断承载了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
历史使命,这是它的
历史价值;羊皮筏子造型美观、独特,很具观赏性,已被制作成雕塑、工艺品等,这是它的
艺术价值;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地区
文化发展的重要项目,这是它的
文化价值;它是食品的衍生制品,不消耗资源能源,制作容易,操作简单,无噪音、无污染,所以它还具有经济实用价值。
但是,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和
交通设施的便捷,它的
货物运输和载人济渡的功能基本丧失,主要功能转向娱乐。无法预测,也许若干年后会被其他丰富的
娱乐项目取而代之。因为
需求量小,传承人越来越少,羊皮筏子处于濒危的境地,其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运输功能丧失、旅游又尚未兴起时,就曾一度中断,处于消亡状态。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羊皮筏子漂流作为一种特色
旅游项目,由民间自发组织才又重露头角。所以,羊皮筏子的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