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鼓舞
祭祀舞蹈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羊皮鼓舞后来演变为民间舞蹈,民间在表演羊皮鼓舞时,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丰富。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羊皮鼓舞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时,须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羊皮鼓舞是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
羊鼙鼓介绍
羊皮鼓是“释比”的法器,而并非一件乐器;击鼓、舞蹈、演唱《坛经》是“释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释比口诵经文,经文分“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以鼓伴唱时,鼓点以比较单一的节奏循环往复,舞蹈少,动作小。以鼓伴舞时,鼓点节奏沉稳热烈,丰富多变。羊皮鼓,鼓框木制,单面蒙以羊皮,鼓框高约11厘米,鼓面直径38~40厘米,鼓框里面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皮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
祭祀活动
一般在每寨的神林中举行,由释比领舞,头戴插着野鸡翎羽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彩旗等。舞蹈者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手持羊皮鼓,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商羊步”(俗称“禹步舞”或“跛子舞”)。特别是其羊皮鼔舞中的蹉跳步、踮跳步和商羊腿跳转步与晋代葛洪在《抱扑子》中记述的“禹步”极为相似。释比口诵经文,经文分“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比较著名的有反映人类起源的“木比塔造天地”、歌颂英雄的“迟机格布”、也有反映民族迁徙的叙事长诗“羌戈大战“。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响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舞蹈特点
“羊皮鼓舞”舞姿灵巧,敏捷、粗犷,多为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
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铜铃。其他表演者手执羊皮鼓,人数一般为6——8人。由于鼓大而沉,舞动起来费劲,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形成独特的风格。这种舞蹈一般无乐曲,无歌唱伴舞,凭着鼓点节奏,响盘敲击出的不同音响节奏组合而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川省汶川的“羊皮鼓舞”队多次上北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随着“释比文化研究”与“藏羌锅庄”的普及,“羊皮鼓舞”也更加广泛流行。如果说羌族歌舞是一杯醇香的美酒,那么,咚咚咚的“羊皮鼓舞”便是一部经典的史诗。
渊源追溯
羌族羊皮鼓舞起源于传说中的《木姐珠与斗安珠》故事,那是天神的女儿下凡和羌族男子相爱成婚的传说,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在人间生活,天神才让释比的祖师阿爸木拉下界驱灾祛邪,才有了用跳羊皮鼓舞的方式做法事的开端。据文献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释比”也称“许”或尊称“阿爸许”,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宗教师,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几乎每一个羌寨中都有一名。诸如祭山、还原、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巫师仅限于男性充任,并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要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头童子”。
“羊皮鼓舞”何以渊源流传、如此盛行?传说是天神阿巴木纳带了很多在各种祭祀场所用的经书,由于路途劳累,休息时他睡着了,醒来时,所有的经书都被一只山羊吃进了肚里,正着急时,树上的金丝猴对他说:“羊子吃掉了你的经书,你快杀掉山羊,用山羊皮制成鼓,做法事的时候,敲起羊皮鼓,经文就会脱口而出。”此法果然灵验,阿巴木纳为感激金丝猴,在做法事的时候,就佩戴金丝猴皮帽。从此以后,释比们敬拜猴头师祖或做法事时就大跳“羊皮鼓舞”。“羊皮鼓舞”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又称“跳经”,羌人称“莫尔达沙”,后演变为民间舞蹈。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起源与发展
等待祭祀
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马蹬村的“何家祖坟”是当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据资料记载,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后进行。火化时亲人们围坐一旁哭泣,然后转为以吟唱丧歌来寄托哀思,再继之以牵手顿足的舞蹈为祈求神灵保佑死者进入另一世界进行祝福。歌舞直延续到次日清晨,将骨灰埋入地下为止。这种丧俗在《吕氏春秋·义尚》中有“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而不焚也”的记载,可为佐证。在少数民族之中,羌族的“丧舞”和为祭祖所举行的传统祭祀舞蹈都极具特色。当太阳把高大松拍树长长的影子缩到最短时,村寨里的男女和前来特为祭祀何家祖先的巫师们,跟随着何家主人陆续到达一片松柏围绕的墓地,并在林中的坟茔前供放好各类祭品后,便等待着祭祀“时辰”的到来。
祭祀过程
只听得羊皮单鼓的一阵作响,一队由手拿雕有神仙头像的“克里米娃子”神杖、戴着放置圣物帽子的巫师为首开路,紧跟其后的是头戴金丝猴头,羌语称作“休匹儿”猴皮帽,手拿挂有鹰爪等避邪物“板铃”的大巫师、敲打着羌语称“日卜”羊皮单鼓、挥舞棍棒类法器的六、七位巫师组成的队伍,从松柏林外蹦跳而来。他们踏着咚咚作响的羊皮单鼓和板铃响声,跳起了《金丝猴舞》。头戴金丝猴头帽的巫师在自己作舞的同时,还负责指挥其他巫师在仪式过程中表演各种舞蹈的方向和应做的次数。这些巫师每人的舞姿并不相同,有的边挥动法器边向各个方向弓腰屈背地祭拜;有的轮流替换着左右腿做前后蹦跳、有的却在原地左旋右转……,似乎是在表演着各自的“单人舞”。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所有巫师唯一一致的是,每人口中都用不停念唱的咒语和经文伴陪自己的舞动。在羌族的祭祖仪式中,有大巫师必须头戴金丝猴头皮帽,并同时敲打羊皮单鼓的特殊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着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为根据。
金丝猴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羌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已十分年迈的祖师爷为了把从天神那里得来的各种经文和有关人间衣食住行的所有学问,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记录并保存在一卷卷桦树皮上,准备传给羌族的后代。这一年的春天,祖师爷生怕这些桦树皮经卷受潮,便拿出来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晒。竟不知何时跑来一只山羊,把所有的桦树皮经卷统统嚼吃饱餐后逃遁而去。等祖师爷午后来收取经卷时,发现所有经卷竟全部丢失而大惊失色,四处寻觅也不得踪影而急得拍胸顿足、悲痛欲绝。这时一只金丝猴从高高的树上爬了下来,告诉祖师爷它曾看见一只山羊吃掉经卷的经过。从此后,祖师爷便下决心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不管花费多大心血也要寻找到这只罪恶的山羊。后来,经历了千辛万苦在金丝猴的引路和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这只罪恶的山羊。祖师爷为了惩罚这只山羊,把宰杀后的山羊皮制成了祭神用的单鼓“日卜”,使它永世遭受羌族后代的鞭笞。从此以后,每当祖师爷敲打单鼓时,眼前就会出现写在桦树皮上的经文字句。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经文永远不会再度丢失,祖师爷背下所有的经文,并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授给后代巫师,而再不使用文字,因此羌族至今只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而没有了文字。同时,为了感谢金丝猴引路找寻到山羊,使羌族后代通过古老经文而倍受五大天神保佑的功德,便在金丝猴死后将它的头部和皮制成了帽子,装饰上可以驱邪镇魔的小铜镜、海螺等法器,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崇拜之物。
释比由来
以后每当祭祖时,大巫师必须头戴金丝猴头帽,其位置安排在紧跟“克里米娃子”神杖之后,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金丝猴的崇敬,并通过它来为巫师引路与神灵相通。而且,巫师们所表演的舞蹈,正是讲述了“在金丝猴帮助下如何寻找到罪恶山羊”的故事。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师们作法时的“专利”。除祭祖时巫师敲打羊皮鼓、跳“金丝猴寻找罪恶山羊”舞蹈外,再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风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县木卡乡的《布拉兹》所莫属了。闻名方圆百里的木卡乡羊皮鼓舞《布拉兹》,也属于“巫舞”之列,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备一定医药、星象知识,能主持传统的祭祀仪式的巫师才能表演。这类巫师被当地羌民称作“释比”。
羌寨各家如要“请愿”、“还愿”或驱鬼逐疫,就要聘请“释比”来跳羊皮鼓舞《布拉兹》。巫师的人数和规模,根据各家经济能力而定。“释比”所作的各种法事中,“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时也是“释比”跳《布拉兹》时唯一的伴奏乐器。理县木卡乡最著名的两位“释比”不但是一对兄弟,而且所合跳的《布拉兹》,舞姿之优美、风韵之潇洒,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只见,两位身着湖蓝色右襟长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头缠白色包头的“释比”,在手击羊皮抓鼓的咚咚作响下轻盈起舞。整个舞蹈过程中,他们神情专注如入无人之境,舞姿轻盈飘逸、刚健沉稳。二人齐舞时,张驰有序,如行云流水;对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双飞。全部舞蹈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而多变的动作。他们干净利落的动作随羊皮鼓节奏的加快而丝毫不乱分寸。舞姿的和谐完美、一招一式的准确到位与贯穿其中古朴、无华与内在的神韵,不能不令人们对他们功底的深厚发出赞叹,这是任何专业舞人所难以达到和所能体现的。
神秘传说
在羌人的部落里一直被人们口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羌族端公,负智慧与神力于一身,牧羊于青山之间。那时的羌族文字被这个古老端公细心的收藏着,写在一本不知名的古老典籍上。在向天神祈祷的时候,天神给了他这本书,并告诉他:“你就在此山牧羊不可外出,在这守护着书不要魔鬼抢去,等你看见第一千次太阳神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让这本书彻底吸收这山里的日月精华,你方可打开书看,并要给你的民族的人讲解这本书的奥秘,让他们所有人都学习到自己的文字。”瑞公同意了。众神都深知这是一本令上天都羡慕的典籍,这个民族如果能传扬这本典籍里的文化,那他将会成为苍穹之下第一个大族,众神祝福着。
这位年老的端公在第999次太阳神辞他而去的时候,得到了神的启示,他突然知道自己将要永远辞别这个世界了。就在此时他深知,自己的命已经不再重要。当天晚上,他在阴冷的月魔面前,下了一个从来不敢被人们用的咒语—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羊,一只永远无法转世轮回的羊。以前以他的实力魔鬼是不敢靠近的,但是现在自己的躯体已经死去,已经不是魔鬼的对手了。经过多次思考。他决定吃掉这本书。终于魔鬼来了没没有找到书。魔鬼无功而返。等第1000次太阳的光辉照耀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山外等候的人们涌进了这片圣地。老人离去了,人们很悲伤。书不知下落。就在这时一只神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嘴里默默有词,细听,人们一切大白。老端公已经付出太多,人们怎能再杀羊做皮啊?突然羊一头撞在树上,随即死去。人们压制住了心里的痛苦,剥了羊皮做成鼓,祖祖辈辈都传接着敲。天神的典籍总算传下来了,传在人们的心里。就在这以后这个民族有了自己的称号:“羊”(羊同羌)。后来这个民族儿女众多,源远流长。
表现形式
羊皮鼓舞一般在每年二月的还愿、四月的祭山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和请神、送神、祛病去灾等宗教活动中跳,分独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种,跳时由1到2名或多名巫师表演,他们戴金丝猴皮帽,手持神杖和盘铃,念动经文、一手持单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挥动鼓槌,在敲击中起舞,开始时鼓声沉闷,盘铃轻响,在单一、迟缓的舞步中很快就能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在“神灵附体”后,节奏开始加快,动作力度开始加强,蹲跳、转打,情绪一片振奋。值得注意的是,表演中击鼓的舞姿看似简单,却技巧性很强,像著名的羊皮鼓舞《布拉兹》,既要有粗犷、稳健的特点,又要像猴一样轻盈敏捷,如“拧腰转身击鼓”、“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及一些蹲跳击鼓动作,难度很高而且精彩,高潮时,表演者和观看者都能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
主要道具
跳羊皮鼓舞的道具虽然有盘铃、神杖等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单面羊皮鼓,那是一种用羊皮绷制而成的单面鼓,直径约八十公分,未绷羊皮的一面在鼓圈内有一横木做的扶手,击打是用手紧握,跳跃翻转都得心应手,击打鼓面的是一根木制的鼓槌,长尺余,形状奇特。羊皮鼓不但用来击打,还是世界上最独特和含义最丰富的一种鼓,它全身包含的都是文化,传说羌族释比的祖师在从天上到人间的路上时,所带的经文全写在桦树皮上,他在将经文拿出来晾晒时,不小心让一只白羊偷食了,后来在一只金丝猴的指点下,杀羊后用皮做鼓,击鼓时一方面以示对恶羊的惩罚,一方面用来提示,据说,在击打中写在桦树皮上的经文就会出现在释比的眼前。至于羊皮鼓为什么要做成单面,则是祖师在回家后,连续为族人做法事,疲劳过度,一觉就睡了很久,醒来时放在地上的鼓和地面接触的那面已腐烂了。这样,单面羊皮鼓就具有了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用敲击它们跳起来的羊皮鼓舞也就成了充满记忆的舞蹈。
重要装束
跳羌族羊皮鼓舞的人(至少是领舞的人),在装束上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要头戴金丝猴皮帽子,那是一种让人想到远古的装束,帽子用猴皮做成,如山峰状,像串在一起的令牌,戴在头上神秘而幽远,对表演羊皮鼓舞的人来说,猴皮帽子是十分神圣的东西,在平时也要放在神坛上和猴头骨一起供奉,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金丝猴是羌族释比的恩人。相传,在羊偷吃经书的时候,是一只在树上玩乐的金丝猴看见了整个过程,并告诉了释比的祖师,还出了用羊皮制鼓来唤醒记忆的主意,为了表达感谢之意,释比就把它的皮做成帽子戴在头上,头骨放在神坛上来祭祀了。
于是,金丝猴帽子就成了羊皮鼓舞极具文化和神秘色彩的重要装束,在舞蹈中,仅一顶帽子就会把一种厚重的气息散发了出来。 现在,羌族羊皮鼓舞已开始从祭祀性之舞发展成了一种群体性舞蹈,被列入了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山神鼓”已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它和陕北的安塞锣鼓一样,正把它们的声音和舞姿传向世界。
艺术风格
羊皮鼓舞主要在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祭祀活动中由释比表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为在舞蹈中击打羊皮鼓时释比才能朗颂经文,经文反映的又是羌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习俗,对于一个丢失了文字的民族来说,羊皮鼓舞就成了羌族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记忆。
羌族巫师称“许”或“释比”,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专职巫师。他既是原始宗教信仰活动的主持者,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传播者。诸如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几乎每一个羌寨中都有一名“释比”。巫师仅限于男性充任,并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要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头童子”。他不仅要主持各种节日的祭祀活动,还要为各家各户许愿还愿、消灾祈福,每一种仪式都会有特定的舞蹈。法事舞蹈根据祭祀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由一名、两名或多名巫师表演。大型的法事活动,由一名有威望的巫师头戴插着野鸡翎羽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持神杖和盘铃,念咒语、挥法器为先,6-8名巫师紧随其后,一手持单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挥鼓槌敲击起舞,走一些简单的队形。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开始时鼓声沉闷,盘铃声轻,舞步单一、迟缓,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祈求天神下凡附体。节奏转快后,动作力度加强,蹲跳、转打,情绪振奋,表示得到神力,已将鬼怪邪魔赶走,羌寨可保平安。表演中许多击鼓的舞姿,粗犷、稳健,技巧性强。其中像“商羊腿跳击鼓转”“拧腰转身击鼓”及一些蹲跳击鼓等技巧都很精彩。由于鼓大而沉,舞动起来费劲,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形成独特的风格。
异地发展
永靖羊皮鼓舞
近年来,永靖县每年利用举办黄河三峡旅游文化艺术节、春节文艺表演活动,从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使濒于失传的传统曲目得以继承流传。为了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永靖羊皮鼓舞这一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在今年“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节展演”期间,该县黄河三峡艺术团聘 请民间法师为艺术指导,以河湟鼓舞为主要题材,创作编排了一部全景展现河湟鼓舞历史渊源、不同时期祈求方式及法师舞蹈的大型傩戏舞剧—《三皇鼓舞》,将这一起源较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羊皮鼓舞用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永靖简介
永靖县地处河湟地带,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开始,境内的杨塔、王台、红泉、三垣等乡村的庙院都有一种独特的祭祀活动,称法师打醮。就是请法师跳巫舞,属于民间祷神祭祀,主要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皇鼓舞》源于民间的“法神舞”,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早在“三皇五帝”时就有了这种鼓舞,祭祀、出征、狩猎时都要表演。後来,随著农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演变为驱赶瘟疫虫害,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的民俗活动。
相关资料
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研究羌族历史的重要资料,极具民族特色。因此,羊皮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2月,经申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民间舞蹈“羌族羊皮鼓舞”被列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62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9:22
目录
概述
羊鼙鼓介绍
祭祀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