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
中药
羊肉,中药名。为牛科山羊属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或绵羊属动物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肉。遍及全国。具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食少反胃,虚寒泻痢,腰膝酸软,阳痿,小便频数,寒疝,虚劳羸瘦,产后虚羸少气,缺乳。
入药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热。
归经
归胃、脾、肾经。
功效
温中暖肾,益气补虚。
主治
用于脾胃虚寒,食少反胃,虚寒泻痢,腰膝酸软,阳痿,小便频数,寒疝,虚劳羸瘦,产后虚羸少气,缺乳。
相关配伍
1、治脾胃久虚,全不思食:精羊肉(去筋膜,薄批切)三斤,陈皮三分,小椒二分,葱十根。先以水高肉二指已来,同煮水尽,去陈皮等,只取肉慢火焙干;次入人参(去芦头)神曲(炒)、大麦糵(炒)各二两。上同为细末,用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候,温酒或米饮送下。(《御药院方》代谷丸)
2、治胃寒下痢:羊肉一片,莨菪子末一两。和,以绵裹之纳下部。(《外台秘要》)
3、治腰膝疼痛,脚气不仁: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上件一同熬成汤,滤净,下香粳米一升,熟回回豆子二合,肉弹儿木瓜半斤,取汁,沙糖四两,盐少许,调和。或下事件肉。(《饮膳正要》木瓜汤)
4、治肾气,强阳道:白羊肉半斤。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齑食之,三日一度。(《食医心镜》)
5、治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羊肉四两,羊肺一具,细切,入盐、豉,煮作羹,空心食之。(《寿世青编》羊肉羹)
6、治消渴,利水道: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上件同熬成汤,滤净,用瓠子六个,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姜汁半合,白面二两,作面丝同炒,葱、盐、醋调和。(《饮膳正要》瓠子汤)
7、治老人虚损羸瘦:羊肉二斤,黄芪(生锉),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各一两,枣五枚,粳米二合。先将羊肉去脂皮,取精者肉,留四两切细,余一斤十二两,以水五大盏,并黄芪等,煎取汁三盏,去滓,入米煮粥,临熟,下切了生肉更煮,入五味调和,空心食之。(《养老奉亲书》)
8、治产后腹中㽲痛,及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9、治产后腹中绝伤,寒热恍惚,狂言,脏气虚:甘草、芍药各五两,通草三两,羊肉三斤。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六升,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煮取六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千金方》甘草汤)
10、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肥羊肉三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上四味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黄汁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尤宜羸瘦人服之。(《千金方》)
11、治虚寒疟疾:羊肉作臛饼,饱食之,更饮酒暖卧取汗。(《纲目》引《姚僧坦集验方》)
12、治目为物所伤,睛现胬肉:精羊肉二两。薄切片,炙令微热,烫目。勿令大热。
13、治寒冻肿痒:羊肉、葱(并切细)各半斤。上二味,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温洗,日三两度。(《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25-250g;或入丸剂。
禁忌
外感时邪或有宿热者禁服。孕妇不宜多食。
采集加工
宰羊时取肉,鲜用。
形态特征
1.山羊,体长1-1.2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下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其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长环境
1、山羊: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颇多。分布于全国各地。
2、绵羊: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为食。怕热不怕冷。分布几遍全国,以北方或西北地区为多。
相关论述
1、《医学发明》:“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也。夫人参之甘温,能补气之虚;羊肉之甘热,能补血之虚;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气味与人身、羊肉同者,皆可以补之。故云属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形气者,有无之象也。”
2、《医林纂要》:“羊为火畜,考其性味,自当属火,然所补者命门相火,非心火也。辛润甘补,故仲景治虚羸蓐劳,用当归羊肉汤。大抵命火衰微,脾胃不能生气血者宜之,补阳亦以生阴也。”
3、《本草求真》:“羊肉气味甘温,东垣载能补形,此一句已尽羊肉大概矣。复于十剂方中又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明指参补气,而补形端在羊肉,又何疑哉?夫气属阳,血属阴,体轻而躁者属阳,体重而润者属阴。羊肉气味虽温,然体润肉肥,其于肌肤血液则易及。若使泥于书载壮阳补气健力等说,及以阳生阴长之理,牵引混指,其何以清眉目而别治用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09:49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