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
美国总统的第一继任人选
美国副总统(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国联邦政府行政分支中位阶第二高的官员,仅次于美国总统,同时在美国总统继任顺序中排列第一。现任副总统为詹姆斯·戴维·万斯
历史沿革
职务设立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上,来自美国各州的代表们围绕着怎样选举总统、各州设立几个议员等问题讨论副总统的设置和职权。制宪者之所以将这一提议写入宪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副总统在总统发生诸如病故或遇刺等意外的时候来接替总统的位置。宪法规定副总统和总统均由大选产生,这样在总统不能履行职责的时候,副总统继任的合法性有了保证,从而可以防止因继承引发的种种纷争。另一方面,设立副总统也是为了打破有关总统“选举模式”(Mode of Election)的难题。因为制宪者很清楚,如果选举人只需选出一人为总统,狭隘的乡土观念使其只会考虑本州的候选人,这样就不能确保选举出来的总统在德行和才能上是最出众的。因此规定,每个选举人应在不与其他选举人协商的情况下投票选举两名最合格的人为总统,而其中一人至少不应是选举人本州的居民。这样大多数选举人选出的第二个人将是在全国享有最高威望的人,由此制宪者推定此人应当当选为总统。
1789年4月21号,约翰·亚当斯在纽约宣誓成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时,当选总统乔治·华盛顿还在赶往临时首都纽约的路上。所以在华盛顿于4月30号就任之前的9天里,亚当斯作为副总统,就成了这个年轻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华盛顿上任后,副总统的地位马上一落千丈。亚当斯虽然名义上是总统的副手,但是对大部分的行政事务却无权过问,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设立副总统虽然解决了继承和选举模式两方面的难题,但它将副总统和总统捆绑在一起的选举方式却遇到了难题。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的两位候选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艾伦·伯尔(Aaron Burr)在大选中战胜了联邦党(TheFederalist Party)的两位候选人,但二人在选举团中获得了相同的票数。根据美国宪法,如果在选举团中获得过半数票的人不止一人,且得票相等,就应由众议院投票选举其中一人为总统。与声望远远超过伯尔的杰斐逊相比,伯尔被公认为副总统的候选人;但在总统职位的强大诱惑下,伯尔没有主动退出,而是决定放手一搏。虽然杰斐逊凭借着联邦党人最后时刻的倒戈击败了伯尔,但这一事件深深震动了美国政坛。在制宪者看来,精心设计的选举团制度应该给美国政治生活带来稳定,而不是骚动和混乱,这种纷争显然是有悖初衷。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国会于1803年通过了宪法第12修正案,规定副总统和总统分开选举,即选举人须在选票上写明被选为总统之人的姓名,并在另一选票上写明被选为副总统之人的姓名。
角色演变
由于职位本身是一个折中的结果,副总统并没有被赋予多少权力。根据宪法,副总统的主要职责就是担任参议院的议长,主持参议院的会议。但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职务,因为副总统只是在参议员投票时,如果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的情况下才享有表决权。而随着党派制度的发展,参议院的实权多是掌握在多数党的领袖、督导及委员会主席的手中,副总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因此,副总统一般不出席参议院的会议通常是由来自多数党的资历较浅的参议员代替担任临时议长(president pro tempore)。
副总统和总统的特殊关系也决定了前者不可能扮演十分活跃的角色。副总统扮演的是“替补演员”的角色时时刻刻等着唱“主角”的总统发生意外。正如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阿瑟·M·施莱辛格(Arthur M.Schlesinger,Jr.)所说:“副总统可以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总统死亡,这使得总统和副总统之间不可能形成亲密和持久的关系。”有鉴于此,总统在心理上不可能完全接受这个潜在的对手,当然也就不可能给更大的权力空间。与此同时,总统的内阁成员对副总统也怀有戒心,因为大部分人都只追随并效忠总统。而一旦副总统得势,就很可能在政府中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威胁。因此,也反对总统给予副总统宪法规定以外的职权。
选举方式的改革也进一步影响了副总统的声望。由于副总统和总统分开选举,担任副总统的人在才能和威望上不再需要有很高的要求,两党在进行总统选举的时候改变了挑选副总统候选人的标准。党派的后台老板们(party boss)考虑更多的是副总统候选人能否弥补总统候选人影响力的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选民。通常说来,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遵循以下4条不成文的规则。首先,副总统候选人一般不能和总统候选人属于同一地理区域,而且在本人所处的地区能够拉到选票,从而弥补后者影响力的不足。其次,在党派内不可以树敌太多,要具有笼络人心的亲和力。第三,在政治理念上可以代表不同的派系,但不能和总统候选人有根本性的冲突。最后.必须紧密配合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愿意做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显而易见,副总统候选人充当的角色只是竞选伙伴(running mate),而不是执政伙伴(governing mate),因此在当选之后,不大可能会被委以重任。
地位崛起
过去美国副总统并不总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其中有很多人选择不参与政务,也不住在首都。有政治进取心的人,要么自己出来竞选总统,要么宁肯接受国务卿的职位,也不愿意去当没有实权的副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第一位尝试改变这种状况的总统。1940年以前,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举荐权通常是掌握在党派的后台老板手中,副总统往往根据自己的偏好来为总统候选人挑选合适的副手。在1940年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罗斯福总统就对这种模式提出了挑战。因为不满意保守的副总统加纳,罗斯福要求大会同意其指定亨利·A·华莱士(HenryA.Wallace)为副总统候选人。尽管党派元老们对属于自由派的华莱士十分不满,但在罗斯福总统以退出竞选相威胁之后,还是做出了让步,答应了罗斯福的要求。而自此以后,由总统候选人决定副总统候选人的做法也就延续下来了。这一改革为副总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为作为总统亲自指定的人选,通常能获得足够的信任,从而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委以重任。华莱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任副总统之后,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经济防务委员会(Economic Defense Board)的主席。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实权的机构,其成员有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海军部长、农业部长和商务部长。而作为主席,华莱士负责相关部门政策的协调及执行,向总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确保经济安全。
当然,华莱士只能算是一个特例。副总统真正的崛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艾森豪威尔时代开始,副总统逐渐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一个非常活跃的角色。理查德·尼克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个政治新星,尼克松因参与“希斯”案的审查而崭露头角,引起了艾森豪威尔的注意。在1952年的总统竞选中,尼克松被艾森豪威尔选中作为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成功之后,尼克松也一直深得艾森豪威尔的信任。尼克松可以自由地审阅政府的文件,听取白宫政策顾问的汇报;在艾森豪威尔身体状况不佳时,代替艾森豪威尔主持内阁会议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例会。在内政方面,尼克松领导了政府合同委员会(Committee on Government Contracts),成功说服了一些与政府有商业来往的公司放弃种族歧视的做法,赢得了工商界和劳工组织的好评。与此同时,尼克松积极地参与外交活动,多次代表美国进行对外友好访问,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尼克松担任副总统期间出色的表现为其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副总统的地位在“水门事件”之后愈显突出。1975年,副总统亨利·福特在尼克松辞职后接任总统。根据宪法第25修正案,福特提名纳尔逊·A·洛克菲勒(NelsonA.Rockefeller)为副总统。作为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政治人物,洛克菲勒在接受这一提名之前,得到福特的允诺,一旦获得参众两院的批准成为副总统,亨利·福特将会被给予更大的权力。上任之后,亨利·福特担任了福特政府内部民主委员会(DemocraticCommittee)的主席,向总统提供有关国内事务的信息,协助总统决策。同时亨利·福特担任中央情报局委员会(Commission on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主席,是总统倚重的情报高级顾问。
与前面的副总统相比,吉米·卡特的副总统沃尔特·F·蒙代尔(WalterF.Mondale)享有更大的自主权。12年参议员的从政经验使其在卡特政府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蒙代尔拥有一个独立的助手班子,并可以在任何时候会见总统。在政府部长的任命上,蒙代尔推荐的人选都得到了卡特的任用。蒙代尔同时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国会相继通过了政府提出的数项重大改革法案。在外交事务上,蒙代尔是总统的高级顾问,参与外交政策的制定,并经常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进行出访,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
乔治·布什在任副总统期间,同样是声名显赫。由于乔治·布什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能够胜任各种使命,因此在里根政府中,布什一直享有很大的发言权。乔治·布什每星期参加总统的核心内阁会议,并出席总统每天召集的国家安全汇报会。在职期间,布什还进行过一系列重要出访。1982年,布什访问中国,和中国政府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进行协商。1983年,布什对西欧国家进行访问,商讨北约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问题。1982年、1984年和1985年布什3次出访苏联,与苏联领导人就核裁军等重大安全问题进行磋商。此外,布什还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危机处理小组的主席一职负责国际上重大外交和安全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并向总统提交报告。
詹姆士·D·奎尔(James D.Quayle)副总统同样表现得十分活跃。在共和党内,奎尔属于右翼保守派,因而在布什政府中,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政府的政策向保守派倾斜。担任竞争委员会(Council of Competitiveness)的主席,对管制机构进行监督,逐步放松政府对企业的束缚,提高美国经济的效率和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奎尔还致力于美国法律体系的改革,创造一个真正公正的法律环境。此外,奎尔还倡导恢复美国基本的价值观,强调家庭、社会和宗教的作用。奎尔担任副总统期间的积极表现为这一职位带来了了巨大活力,受到了美国民众的肯定。
副总统在最近50年的崛起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总统负担的加重使得其将部分工作转交给副总统。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放弃了以前的孤立主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样对于总统来说,在处理众多国内问题的同时,还要忙于应付纷繁复杂的外交和国际安全问题。而随着冷战的爆发,总统更是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国际事务上,但是从竞选的角度来说,总统又不能忽视国内问题,因为那样会遭到选民的报复。这样一来,总统势必将下放部分权力;而副总统作为第二号行政首脑,就成了帮助总统处理国内经济社会事务的当然人选。其次,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副总统的人选通常是总统亲自挑选出来的,能获得总统充分的信任,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及得到体制上的支持都明显增加。副总统开始有了独立的助手班子和年度预算,开展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总统对副总统职位的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开始意识到副总统在竞选、对国会议员进行游说以及制定政策过程中对自己的巨大帮助,可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和顾问。第三,副总统本人的积极进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副总统都只将这一职位当作跳板,更大的政治目标是当上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副总统必须利用好机会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提高知名度,以便获取本党的支持和选民的信任。
产生方式
任职条件
根据美国宪法第12条修正案的相关规定,“无资格担任总统的人,也无资格担任合众国副总统”。因此,担任美国副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在美国出生的公民;(2)年满35周岁;(3)在美国居住不少于14年。但与“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的规定不同的是,宪法第22条修正案没有限制副总统的连任次数。
候选人提名
在挑选副总统候选人时,总统候选人通常会有多重考量。首先是政治考量。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的选定通常是由总统候选人根据政治需要“拍板”。这包括保持联盟的完整、当选率、准总统候选人和准副总统候选人的愿景等。其次是人口统计因素。副总统人选的选择会考虑种族、性别、经验、财富、地理位置和忠诚度等因素,而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大选。如前不久,特朗普在有多个人选的情况下,最终挑选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詹姆斯·万斯作为竞选搭档,其主要考量是拼抢“摇摆州”的选票。而万斯恰恰是一个从“摇摆州”走出的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政治新星。万斯的加入不仅能吸引年轻选民,还能为特朗普竞选注入新活力。
再次,党内培养新领袖。副总统人选有时也是为党派培养新的领袖。例如,特朗普选择万斯就有基于确保“特朗普运动”在未来得以延续的战略考量。因为万斯的年轻和政治潜力使其很可能成为特朗普未来的接班人。最后,副总统人选还有中和候选人的政治色彩的目的,还有的则是为了借助副总统候选人在某一领域的特长,如外交、财经等方面的经验。
竞选阶段
根据宪法最早的规定,得到第二多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会当选为副总统。但是因为制定宪法时没有考虑到政党的组成,所以总统及副总统来自不同政党的情况于1800年发生。结果美国于1804年6月通过宪法第12条修正案,将选举人团的总统及副总统的选举分开。此后,副总统候选人一般和总统候选人组成竞选搭档,进行各方面的组织和拉票活动,也将参与和其他副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等活动。一般来说,总统候选人都会找一些来自党内不同的人士(例如代表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士、或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士等等)来提高代表性。待总统参选人当选后,副总统候选人才正式出任副总统。
总统选举程序的第二阶段是由获得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竞选。这种全国性的竞选是总统选举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9至11月进行。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选民介绍本党的政治主张及候选人自己的施政纲领,向选民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尽可能争取最多的选民支持。正式的总统竞选,是在9月第一个星期一以后才正式开始。竞选的形式包括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接见选民,以及与竞选对手进行公开的辩论等等。
选举总统选举人
总统选举的第三阶段是由各州选举它们的总统选举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宪法上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结合构成的。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联邦政府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在国会中没有代表,1961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给予该特区3个选举人名额,所以,全国50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一旦一名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达到270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数目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按规定是在选举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以后的第一个星期二),虽然选民不是真的对总统进行选举。
在现有的总统选举制度之下,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对于各政党竞争总统职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的,而总统选举人也是以各政党为单位进行选举的,一般情况下,选举人总会投票给本党总统候选人,因此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实际上也就等于总统选举。也因此,美国两大政党以及总统候选人都要花费极大精力在各州的预选活动中争取选民的支持,尤其是那些两党的影响力旗鼓相当,选举人人数较多的大州。
选举人投票
当各州选出其总统选举人之后,这些人便组成选举团,并且在选举年的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各州首府所在地分别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由于总统和副总统的候选人总是配对参加竞选,所以这两个职位的选举也就是在各政党之间进行选举。加上以上所述的原因,正式选举的结果实际上在总统选举人被选举出来之后便已经确定,因此,选举人的投票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最后,各州总统选举的投票结果将在选举之后的第二年的1月6日下午1时,由参议院议长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公布。当选总统和副总统的就职时间是同年1月20日中午。
任职誓词
美国总统就职必须进行宣誓的规定不同的是,美国宪法没有规定一份正式的副总统就职官方誓词。所以自1789年距今,已经出现和使用了数个誓词版本,既是副总统的就职誓词,也是其作为参议长代表全体参议院议员和政府官员进行宣誓的誓词。而较为普遍的是一个自1884年开始使用的誓词版本(括号内文字均无统一规定):我,XXX(副总统的姓名) ,做郑重宣誓(或“保证”) ,我将支持和捍卫美国宪法,反对所有的内外敌人,我将忠诚地维护真理,将以自由的名义,抛弃所有的内心保留,绝不逃避职责,恪尽职守,至死不渝。愿上帝帮助我。
选举就职
美国副总统是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和总统候选人一起搭档出选的,进行各方面的组织和拉票活动,也将参与和其他副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等活动。待总统参选人当选后,副总统候选人才正式出任副总统。在上任后,副总统也必须对国会和宪法宣誓效忠,并在任期内有义务接受最高法院的传唤。
一般来说,总统候选人都会找一些来自党内不同的人士(例如代表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士、或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士等等)来提高代表性。
就职午餐会
总统、副总统及受邀来宾出席由国会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总统就职典礼委员会主办的午餐会。该委员会负责筹备和处理总统就职典礼有关事宜。午餐会通常以新任总统和副总统家乡的菜肴为特色。在就职典礼以及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结束之后,布什将成为卸任总统,奥巴马与布什将同时进入国会大厦,跟重要政界人士与应邀贵宾共进午餐。之后,卸任的布什将从国会东侧出来,前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再以平民身份前往得州。
就职游行
下午2点左右,午餐会结束后,午餐会后将开始检阅,大约在3点,开始各项花车和乐队游行。总统车队沿宾夕法尼亚大道行驶,随行的有三军仪仗队、民间团体、军乐队和各式彩车。总统、副总统及来宾在白宫前登上观礼台观看游行。游行由美国武装部队联合工作组总统就职委员会筹备。
主要职责
代总统权
根据美国宪法,当美国总统因故不能执行其权力时,副总统可以暂时代行总统的权力,直到进行临时大选。
参院议长
副总统还以参议院议长的身份参与联邦立法机关的运作,以此身份(或委托某位参议员)主持参议院相关会议。大多数情况下,副总统不会在参议院中投票,除非需要打破票数持平。如2017年2月7日,时任副总统迈克·彭斯主持参院表决教育部长人事案,结果同意与反对各为50票,最终靠彭斯的一票打破平手僵局,让争议极高的富商贝琪·德沃斯成为教育部长。这是美国国会史上首次在行使内阁提名同意权时由副总统出面使用参议院议长职权投票。此外,作为兼职的参议院议长,根据美国宪法,副总统在美国参议院内只管理规程事务,而不能提出议案或参与辩论。副总统的另一项职责是在总统大选中主持选举人团的选票点算。如2021年,兼任副总统及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迈克·彭斯宣布特朗普和其本人在总统选举中落败。
继任总统
美国副总统是总统的第一继任人选,一旦总统于任内死亡、辞职或被撤职,副总统会立刻继任。副总统继任总统的先例于1844年由约翰·泰勒成立,并于196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列明。在美国史上共有8位副总统因总统死于任内而继任,只有杰拉尔德·福特是因为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辞职而继任。因为没有总统被撤职(尼克松是自己辞职的),所以没有副总统因撤职而继任总统。另外,宪法第25条修正案获通过前,如果副总统因为继任总统职位或辞职,职位空缺不会于任期内填补。然而根据第25条修正案,如果副总统职位出现空缺,总统可提名填补人选,但需要得到参议院的确认。
其他职责
副总统的日常工作会视乎总统的不同需要,担任一些并非在宪法列出的职责,例如政策发言人或某事务的顾问等。同时也会出席一些一般无足轻重的场合,如代表总统参加外国领导人的葬礼活动等。
职位待遇
薪资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总统将获得报酬,但并未提及副总统。不过,从一开始,副总统就能领取年薪——最初为5000美元。到2008年,副总统年薪已增至 20.81 万美元加薪由总统酌情决定,按原薪的百分比加薪,然后再加到下一个百分比。
办公
副总统有一架政府专机供其使用——波音757,这架飞机也供第一夫人和内阁成员使用。当副总统乘坐时,这架飞机的呼号就变成了“空军二号”。
办公官邸
海军天文台在华盛顿西北区有一个大院,里面有一栋1893年建造的砖木结构房子,原来是天文台台长的住所,后来的主人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的最高级军职人员,通常是4星上将)。国会决定将这栋房子给副总统作为官邸,副总统官邸的门牌是天文台环路1号。副总统官邸地上两层加阁楼,建筑面积为850平米。
职位标识
徽章
美国副总统的盾形纹章由十三条银色和红色相间的条纹组成,顶部为蓝色;一只展开双翅的美国鹰,右爪抓着一根绿色的橄榄枝,左爪抓着一束十三支灰色的箭,鹰嘴叼着一条写有“合众为一”的黑色卷轴。
印章
美国副总统的印章由环绕着“美国副总统”字样的纹章组成。
旗帜
美国副总统旗由白底的美国副总统徽章组成,四角有四颗深蓝色星星。
相关事件
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对美国总统和副总统职位因各种原因出现空缺时的继任程序做出规定。包括:总统被免职、死亡或辞职情况下,副总统应成为总统。副总统职位出缺时,总统应提名一位副总统,经国会两院都以过半数票批准后就职。当总统提交书面声明称其不能履行其职务的权力和责任时,由副总统代总统履行职务。历史上,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共使用过6次。包括:1973年时任副总统辞职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任命福特为副总统;1974年时任总统尼克松辞职后福特继任总统;随后福特任命洛克菲勒为副总统;1985年时任总统里根住院检查时权力临时移交副总统老布什;2002年和2007年时任总统小布什两次住院检查时权力临时移交副总统理查德·切尼。
历任副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6 18: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