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角鸮(学名:Psiloscops flammeolus)是鸱鸮科、美洲角鸮属的一种
猫头鹰。体型较小,体长15-17厘米,体重45-63克。耳羽发达。成体有灰色或红色的二种色型。在分布区域的北部,灰色型占主导地位。
面盘为灰棕色,带有浅栗色或红棕色色调,许多较深的同心环和深栗色或黑棕色外带。眼眉明显发白。红色型整个上体为褐灰色,带有细斑点和深色纵向条纹。肩角显示出巨大的红色区域,在肩部形成浅橙色线条。
动物学史
美洲角鸮(Psiloscops flammeolus)在2014年之前被归入角鸮属(Otus),2014年后自成一属“美洲角鸮属”(Psiloscops)。美洲角鸮属是一个单型属,仅有美洲角鸮属一个物种。中美洲和美国西部的一些专家承认有6个亚种,但大多数组织将美洲角鸮归类为单一物种,将假定的亚种作为同义词。
形态特征
美洲角鸮体型较小,体长15-17厘米,翅长在250毫米以下,体重45-63克。翎领不显或缺如,耳羽发达。成体有灰色或红色的二种色型,甚至有许多中间形式。在分布区域的北部,灰色型占主导地位。
面盘为灰棕色,带有浅栗色或红棕色色调,许多较深的同心环和深栗色或黑棕色外带。眼眉明显发白。红色型整个上体为褐灰色,带有细斑点和深色纵向条纹。肩角显示出巨大的红色区域,在肩部形成浅橙色线条。披羽具有交替的亮条和暗条,在次级飞羽上不太明显。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山区针叶林。更常见于黄松林中,特别是各种橡树、白杨树和其他树木的混交林。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森林栖息地通常以灌木丛为特征。这些鸟也生活在与花旗松混交的森林中。它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变化很大,从400米到3000米不等。
生活习性
行为
美洲角鸮成对生活,是夜间性鸟类,主要活动在夜幕降临后,有时在黎明时分。白天栖息在树干附近,伪装得很好,就像一根折断的树枝。当受到惊吓时,它们会梳理羽毛、向上伸展身体并举起簇羽,从而使自己尽可能地瘦弱。当簇羽的羽毛放松时,几乎看不见。因此,这些鸟很难看到。发现它们的唯一方法是区分它们特有的鸣叫声,或者通过播放它们必定做出反应的录音来激发它们的领地召唤。
声音
美洲角鸮的主要叫声是相对深沉的呜呜声,具有腹语效果,以约2-3秒的固定间隔重复。呼叫之前通常会伴随一两个初步的、低音调的“优美 ”音符。类似的求偶或求偶叫声是双音节的“嘘-启动”叫声,间隔时间约为1.5秒。当受到惊吓时,这只猫头鹰会发出听起来有点像小猫的喵喵声的音符。
食性
主要以夜间活动的昆虫和蜘蛛为食,一般在空中或树叶中捕获,但也在地面或大树枝上。最常见的猎物是甲虫、飞蛾、蚱蜢、蟋蟀、毛毛虫、蜈蚣、蜘蛛、蝎子和其他蜘蛛纲动物。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大陆。它们的分布区域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经落基山脉延伸至墨西哥山区(西马德雷山脉和东马德雷山脉)。它们领地的南部界限是特万特佩克地峡,一般不在更南的地方繁殖。
繁殖方式
美洲角鸮的繁殖季节为5-8月。有时,许多对筑巢彼此挨得很近,因此领地的边缘重叠。在筑巢期开始时,雄性会宣告自己的领地,并通过鸣唱来吸引雌性。位于树枝或树干内的空洞(通常是啄木鸟的旧巢)通常用作巢穴。该物种也会使用专门为猫头鹰或
美洲隼制作的人造巢箱。
雌性直接在洞底产下3-4枚纯白色、圆形的卵。独自孵化21-24天,并由雄性伴侣给在巢中的雌性提供食物。第一枚卵一产下,孵化就开始了。大约25天后,幼鸟就会离开巢穴,但它们仍然依赖父母提供食物。离巢的幼鸟在出生地100米范围内停留大约一周。羽翼未丰后近5周,幼鸟就变得独立了。它们的寿命约为8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趋势理由:由于栖息地持续遭到破坏,美洲角鸮的种群数量被认为正在下降。
通常很少见或只存在于当地。在某些地区,它们可能很丰富。在美国,这一数字正在下降。在加拿大,它们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估计繁殖率相当低。据
国际鸟盟称,该地区面积为233,000平方公里,该物种被列为无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