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胃
病名
翻胃主要有有两种意思。。①即反胃。亦称胃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详见反胃、胃反条。指食物咽下后胃里不舒服,有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另一种称反刍。指某些动物先将食物吃进胃里,然后返回嘴里咀嚼,再咽下消化的生理现象。②指大便溏利,每食必吐之症。《医宗己任篇·膈症》:“有一种大便甚利且溏,每食必吐,是名翻胃。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八味丸主之。此验症全在大便,如一干结,便非无火。一味滋润如前法。”
翻胃
嘉兴朱亭立,曾任广信太守,向病呕吐,时发时愈,是时吐不止,粒米不下者三日,医以膈证回绝,其友人来邀诊。余曰:此翻胃证,非膈证也。膈乃胃腑干枯,翻胃乃痰火上逆,轻重悬殊,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渐能进食,寻复旧,从此遂成知己。每因饮食无节,时时小发,且不善饭,如是数年,非余方不服,甚相安也。后余便道过其家,谓余曰:我遇武林名医,谓我体虚,非参附不可。今服其方,觉强旺加餐。余谓此乃助火以腐食,元气必耗,将有热毒之害。亭立笑而腹非之,似有恨不早遇此医之意。不两月遣人连夜来迎,即登舟,抵暮人其寝室。见床前血汗满地,骇问故,亭立已不能言,惟垂泪引过,作泣别之态而已。盖血涌斗余,无药可施矣,天明而逝。十年幸活,殒于一朝,天下之服热剂而隐受其害者,何可胜数也。
雄按:服温补药而强旺加餐,病家必以为对证矣,而孰知隐受其害哉。更有至死而犹不悟者,目击甚多,可为叹息。
娄门范昭,素患翻胃,粒米不能入咽者月余,胸中如有物蠢动。余曰:此虫膈也,积血所成。举家未信,余处以开膈末药,佐以硫黄,三剂后,吐出痰血半瓯,随吐虫二十余枚,长者径尺,短者二寸,色微紫。其肠俱空,乃药入而虫积食之,皆洞肠而死者,举家惊喜,以为病愈。余曰:未也。姑以粥与之,连进二碗,全然不呕,更觉宽适,顷之粥停不下,不能再食。余曰:胃腑已为虫蚀,无藏食之地,无救也。辞不复用药,不旬日而卒。
翻胃实例
又称“反胃”,“胃反”。一般症状表现为食后脘腹闷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酒色所伤,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功能受损,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
郡中陆某,患呃逆,不过偶尔胃中不和,挟痰挟气,世俗所谓冷呃也,不治自愈。非若病后呃逆,有虚实寒热之殊,关于生死也。陆乃青粱之人,从未患此,遂大惧,延医调治。
医者亦大骇云:此必大虚之体,所以无病见此。即用人参白术等药,痰火凝结而胃络塞,呃遂不止,病者自问必死,举家惊惶。余诊视之,不觉狂笑,其昆仲在旁,怪而问故。
余曰:不意近日诸名医冒昧至此,此非病也,一剂即愈矣。以泻心汤加旋覆花、枇杷叶,果一剂而呃止。越一月,呃又发,仍用前日诸医治之,数日而死。其老仆素相熟,偶遇于他所,问其主人安否?因述其故。岂非命耶!
雄按:吴雨峰大令,年七十一岁,今秋患感发热,而兼左胁偏痛,舌色干紫无苔,稍呷汤饮,小溲即行,不食不便,脉洪且数。余知其平素津虚脾约,气滞痰凝,连予轻肃宣濡之剂,热渐缓,胁渐舒,而舌色不润,仍不喜饮,溲赤便闭,呃忒频来,举家皇皇。余曰:无恐也,便行即止矣。逾二日,连得畅解,脉静身凉,舌色有津,呃仍不减,人皆谓高年病后之虚呃,议用镇补。余曰:此气为痰阻,升降失调,得食不舒,平时无嚏,是其征也。授以枳桔汤加蒌、薤、菖、茹、橘、半、柴胡,果一剂知,二剂已。
学宫后金汝玉,忽患小便不通,医以通利导之,水愈聚而溺管益塞,腹胀欲裂,水气冲心即死,再饮汤药,必不能下,而反增其水。余曰:此因溺管闭极,不能稍通也。以发肿药涂之,使溺器大肿,随以消肿之药解之,一肿一消,溺管稍宽,再以药汤洗少腹而挤之,蓄溺涌出而全通矣。此无法中之法也。
木渎某,小便闭七日,腹胀如鼓,伛偻不能立,冲心在顷刻矣。就余山中求治,余以鲜车前根捣烂敷其腹,用诸利水药内服,又煎利水通气药,使坐汤中,令人揉挤之,未几溺迸出,洒及揉者之面,溺出斗余,其所坐木桶几满,腹宽身直。雄按:两外治法皆妙。
水肿
洞庭席君际飞,形体壮实,喜饮善啖,患水肿病,先从足起,遂及遍身,腰满腹胀,服利水之药,稍快,旋即复肿,用针针之,水从针孔出,则稍宽,针眼闭则复肿。《内经》有刺水病之法,其穴有五十七,又须调养百日,且服闭药,而此法失传,所以十难疗一。余所治皆愈而复发,遂至不救。虽因病者不能守法,亦由医治法不全耳。惟皮水风水,则一时之骤病,驱风利水,无不立愈,病固各不同也。
常熟汪东山夫人,患消证,夜尤甚,每夜必以米二升,煮薄粥二十碗,而溲便不异常人,此乃为火所烁也。先延郡中叶天士,治以乌梅、木瓜等药,敛其胃气,消证少痊。而烦闷羸瘦,饮食无味,余谓此热痰凝结,未有出路耳。以清火消痰,兼和中开胃调之,病情屡易,随证易方,半年而愈。
虫痛
苏州黄四房女,年十二,患腹痛,愈医愈甚。余偶至其家,昏厥一夕方苏,舌俱咬破,流血盈口,唇白而目犹直视,脉参错无常。余曰:此虫痛也。贯心则死,非煎药所能愈,合化虫丸与之,痛稍缓,忽复更痛,吐出虫二十余条,长者径尺,紫色,余长短不齐,淡红色,亦有白者,自此而大痛不复作,小痛未除,盖其窠未去也。复以杀虫之药,兼安胃补脾之方调之,而虫根遂绝。盖此证甚多,医者既不能知,惟认为寒与食,即以为虫,又无杀虫之方,在精力强旺者,久能自化;其不足者,变为丁奚、劳怯、痞臌等证,至死而人不能知,亦可哀也。余治此证不一,姑举其最剧者以明治法。
常州蒋公讳斌之孙,患心腹痛,上及于头,时作时止,医药罔效,向余求治。余曰此虫病也。以杀虫之药,虫即远避,或在周身皮肤之中,或在头中,按之如有蠕动往来之象。余用杀虫之药为末,调如糊,到处敷上,而以热物熨之,虫又逃之他处,随逃随敷,渐次平安,而根终不除,遂授方令归。越二年书来,云虫根终未尽,但不甚为害耳,此真奇疾也。
怔忡
淮安巨商程某,母患怔忡,日服参术峻补,病益甚,闻声即晕,持厚聘邀余。余以老母有恙,坚持不往,不得已,来就医,诊视见二女仆从背后抱持,二女仆遍体敲摩,呼太太无恐,吾侪俱在也,犹惊惕不已。余以消痰之药去其涎,以安神之药养其血,以重坠补精之药纳其气,稍得寝。半月余,惊恐全失,开船放炮,亦不为动,船挤喧嚷,欢然不厌。盖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肾气挟痰以冲心,水能克火,则心振荡不能自主,使各安其位,则不但不相克,而且相济,自然之理也。
长兴赵某,以经营过劳其心,患怔忡证,医者议论不一,远来就余。余以消痰补心之品治其上,滋肾纳气之药治其下,数日而安。此与程母病同,而法稍异。一则气体多痰,误服补剂,水溢而火受克之证;一则心血虚耗,相火不宁,侵犯天君之证,不得混淆也。
亢阳
姻戚殷之晋,年近八旬,素有肠红证,病大发,饮食不进,小腹高起,阴囊肿亮,昏不知人。余因新年贺岁候之,正办后事。余诊其脉,洪大有力,先以灶灰、石灰作布袋,置阴囊于上,袋湿而囊肿消;饮以知母、黄柏泻肾之品。越三日,余饮于周氏,周与至戚相近半里,忽有叩门声,启视之,则其子扶病者至,在座无不惊喜,同问余曰:何以用伐肾之药而愈?余曰:此所谓欲女子而不得也。众以为戏言。翁曰:君真神人也。我向者馆谷京师,患亦相似,主人以为无生理也,遂送我归,归旬日即痊。今妻妾尽亡,独处十余年,贫不能蓄妾,又耻为苟且之事,故病至此,既不可以告人,亦无人能知之者。言毕凄然泪下,又阅五年而卒。盖人之气禀各殊,亢阳之害,与纵欲同,非通于六经之理,与岐黄之奥者,不足与言也。雄按:纵欲固伤阴,而亢阳亦烁阴,知柏泻肾者,泻肾火之有余,而保其不足之水也。
相关药方
脉:反胃噎,寸紧尺涩,紧芤或弦虚寒之厄,关沉有痰,浮涩脾积,浮弱虚气,涩小血弱,若涩而沉,七情所搏。
夫膈噎翻胃之症,皆由七情太过而动五脏之火,熏蒸津液而痰益盛,脾胃渐衰,饮食不得流行,为膈、为噎、为翻胃也。丹溪云:年高者不治。盖年少之人,气血未虚,用药劫去痰,虽得暂愈,其病立复。所以然者,气虚则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则不能滋润而生火也。
又云: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而浓滋味。盖症属热燥,故不可用香燥之药。香能散气,燥能耗血,浓滋味能助火而生痰也。粗工不识病源,但见斯疾,便以峻剂拨之而取刻效,以图浓贿。不思病危,复而不救,可不叹哉!
大凡膈噎翻胃,不可服辛热香燥,最能耗血。粪如羊屎者不治,大肠无血故也。口吐白沫者不治,气血俱惫故也。
备注:翻胃者,胃虚吐食而不纳也。
安胃汤
人参(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去皮) 山药(炒) 当归陈皮 半夏(姜汁炒) 藿香(各一钱) 砂仁(五分) 黄连(姜汁炒) 莲肉(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顺气和中汤
治呕吐翻胃、嘈杂吞酸、痞闷噫气、噎膈、心腹刺痛、恶心吐痰水。
陈皮(盐水浸炒,一钱) 半夏(姜汁炒,七分) 白茯苓(去皮,七分) 白术(去芦,土炒,八分)枳实(麸炒,五分) 香附(醋浸炒,一钱) 砂仁(炒,三分) 黄连(姜汁和猪胆汁拌炒,六分) 山栀(姜汁炒黑,一钱) 神曲(炒,六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长流水入胶泥搅,澄清水一钟,煎至七分,入竹沥、童便、姜汁,不拘时,细细温服。如气虚加黄 、人参各八分;如血虚加当归七分、川芎五分;如气恼或气不舒畅加乌药五分、木香三分;
如胸膈饱闷加萝卜子炒六分;如心下嘈杂醋心加吴茱萸四分,倍黄连白术;如呕吐不吐加藿香梗七分。
太仓丸
治噎膈翻胃,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豆蔻(二两) 砂仁(二两) 陈仓米(一升,黄土炒熟)
上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淡姜汤送下。
备注:气血虚而翻胃者,宜攻补兼济也。
王道无忧散
治翻胃膈噎。
当归白芍(炒) 川芎 生地黄(各八分) 赤芍(五分) 白术(土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二分)赤茯苓砂仁枳实(麸炒) 香附 乌药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藿香 槟榔 猪苓 木通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 黄柏(人乳炒) 知母(人乳炒) 黄芩(炒,各八分) 粉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备注:年老之人,阴血枯槁,痰火气结,升而不降,饮食不下者,乃成膈噎之病也。
当归养血汤
当归白芍(炒) 熟地黄茯苓(去皮。各一钱) 贝母(去心) 栝蒌(去壳) 枳实(麸炒)陈皮 浓朴(姜汁炒) 香附 抚芎 苏子(炒、各七分) 沉香(五分) 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茱萸,用连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水煎,竹沥磨沉香调服。
备注:年少之人,有患膈噎者,胃脘血燥不润,便闭塞而食不下也。
生津补血汤
治年少胃脘血燥,故塞。
当归白芍(炒) 熟地黄地黄茯苓(去皮,各一钱) 枳实(麸炒) 陈皮黄连(炒) 苏子贝母(去心。各七分) 砂仁 沉香(各五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枣一枚,水煎,竹沥、沉香同服。
备注:翻胃因气恼者,宜顺气化痰清火也。
四子调中汤
治翻胃,或小便赤、大便闭及痰气壅盛者。
青皮(五分,去穣,麸炒) 陈皮(五分) 枳实(麸炒,一钱) 香附(炒一钱) 黄连(姜汁炒,七分)半夏(姜汁炒,二钱) 栝蒌仁(炒,一钱) 苏子(炒) 白芥子(炒) 桃仁(去皮尖。各一钱五分)茯苓(去皮) 木通(各一钱) 沉香 芒硝(各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稍热服。
五子散
治气膈鼓胀噎食。
白萝卜子 紫苏子 白芥子(各五钱) 山楂子(去核) 香附子(去毛。各一钱。)
上各为末,合一处,作芥末用。
备注:秘方神妙不测者,有起死回生之功也。
夺命丹
裘(一个) 麝香(一分) 孩儿茶(二分) 金丝黄矾(三分) 朱砂(春二分、夏四分、秋六分、冬八分)
上裘乃土糖裘,即蜣螂所滚之弹丸,粪土之下皆有。用弹中有白虫者如指大与大蛴螬一样,将弹少破一点,盖住火 过大黄色存性,不要烧焦了。入前药内,并弹共为末,烧酒调,空心服。如觉饥,用大小米煮粥,渐渐少进,一日二三次,不可多吃,一日徐徐进一碗半足矣。慎不可多服,多则病复不可治矣。忌生冷酱炒、浓味葱蒜、酒面炙爆等物,及气恼五十以后,一二服即效。
二豆回生丹 治翻胃噎食。
硼砂(二钱) 雄黄(二钱) 乳香(一钱) 朱砂(二钱) 黑豆(四十九粒) 绿豆(四十丸粒) 百草霜(五钱,微火炒过用)
上共为细末,用乌梅三十个,取肉和丸,如指顶大,朱砂为衣。每噙化一丸良久,将面饼一个茶泡烂与食之。
不吐乃药之效。若吐,再噙化一丸。忌油腻、盐醋、怒气、房劳。
神灸翻胃法
以男左女右手拿棍一条,伸手拄棍在地与肩一般高,肩上有窝名肩井穴,灸三炷即效。
灸法
治翻胃神效。
膏盲(二穴,令病患两手交在两膊上,则脾骨开,以手揣摩第四椎骨下,两旁各开二寸,四肋三间之中,按之酸痛是穴,灸时手搭两膊上不可放下,灸至百壮为佳) 膻中(一穴,在膺部中,行两乳中同陷中,仰卧取之,灸七壮,禁针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 两筋间,灸七壮。)
收功保后者,宜调养血气也。
养血助胃丸
治呕吐翻胃愈后,用此养元气,健脾胃、生血脉、调荣卫、清郁气,收功保后。
当归(酒洗,一两) 川芎(一两) 白芍(盐酒炒,一两) 人参(去芦,五钱) 扁豆(姜汁炒,六钱)白术山药(炒,一两) 蓬肉(去心皮,一两) 甘草(炙,三钱。)
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白滚水送下。
补遗秘方
七伤通气散
治十膈五噎、腹内久积、气块伤力、呕吐膨胀,此散诸病皆治。
牙皂(二两,火 ) 大黄(二两,面包烧熟) 砂(二钱) 巴豆(六钱,去油,二钱) 当归(二钱半)
上为末,每眼一分或二分,量人大小虚实加减用之。引用好酒一口调服,不饮酒者,滚白水亦可。引不许多,引多动一二行。此药服之,不吐则泻,不泻则吐。兼治小儿惊风痰响、上窜天吊,吐痰即愈。(又治中风不语。)
刘海田治翻胃方
用马蛇儿(即野地蝎虎),用公鸡一只,笼住饿一日,只与水吃,换净肚肠,把蛇儿切烂,与鸡食之,取粪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烧酒送下。
治噎食效方
用醋蛾晒干为末,每服一钱,用酒空心下即愈,永不再发。
治噎食秘方
用活蝎虎一个入烧酒内,浸七日,将酒顿熟,去蝎虎,只饮酒即愈。治虫亦同。
治噎食病并回食病(回食者,食下即吐也)
用初出窑锻石矿投入锅中滚水内化开去渣,止用清水煮干,炒黄色为度,黄色难得,牙色即可。用罐收贮,黄蜡封口,勿令泄气,过一二年的无用。凡人四十内外,身体壮健者用四分;如年老体弱者,止用二分或二分半、三分为止。以好烧酒一二钟,能饮者三四钟调服。此方专治回食病,哽咽年深,或吐出虫,或下虫,其疾即愈,如不吐不下,遇发再服一次,不发不必服,自然痊好。
治噎食方
皮硝(二钱,飞过) 孩儿茶(一钱) 麝香(半分)
上为细末,作三服,黄酒送下,永除根不发。
治噎膈方
新锻石(三钱) 大黄(一钱)
上用黄酒一钟煎,去渣服酒。
八仙膏
专治噎食。
生藕汁、生姜汁、梨汁、萝卜汁、甘蔗汁、白果汁、竹沥、蜂蜜上各汁一盏加一处,盛饭甑蒸熟,任意食之。
有关翻胃的笑话
有人很喜欢“麻辣粉丝煲”这道菜。
有一次,他上饭馆,又点了这道菜。但侍者告诉他,这道菜已经卖完了。
“真的卖完了吗?”他很失望地问。
“先生,真的卖完了。你瞧,最后一份卖给那桌的先生了。”侍者回答道。
那人顺着侍者的指点,看见有个很体面的绅士坐在邻座。绅士的饭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那份“麻辣粉丝煲”居然还是满满的。
那人觉得绅士很浪费美味,所以他走到绅士旁边,指着那份“麻辣粉丝煲”,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这还要吗?”
绅士很有风度地摇摇头。
于是那人立刻坐下,拿起调羹狼吞虎咽起来。
风卷残云,一会儿一半下肚了,突然间他发现在砂锅底躺着一只很小很小但皮毛已长全的小老鼠。一阵恶心,那人把吃下去的所有粉丝通通吐回了砂锅里。
当他在那儿翻胃不已的时候,那绅士用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说:“很恶心是吗?刚才我也是这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5 17:25
目录
概述
翻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