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是一座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东南的小山,海拔约100米左右,现已建成北京老山
郊野公园。2008年曾在此建设北京奥运会山地车比赛赛道,作为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奥运标志
山地自行车赛道予以保留,并向民众免费开放,同时在老山西南方建有2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分别为:
老山小轮车赛场、
老山自行车馆。
小轮车赛场
占地面积约1.98公顷,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老山
小轮车赛道呈“碗”形,比赛场地位于“碗”底,男、女选手赛道既交错又独立,女选手赛道要比男选手赛道短些。整个场地用坚实土质构成的封闭式环形赛道,从赛道的中心线测量长300-400米,宽度在起点处不小于10米,最窄处不低于5米。赛道上设有不同的弯道和障碍,包括双跳、平台等。
老山小轮车赛场赛道上设有双跳、平台等不同的弯道和障碍。为了保证运动员在骑行中的速度,整个赛道还设计了4米的落差,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一连串的腾空、跨越等动作。赛道的弯处还铺设了一层沥青,以保证参赛选手的安全和赛道的使用周期,并能加快车行速度,这也是世界各地的小轮车场馆都不曾有过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小轮车比赛将于8月20日和21日举行。其中20日上午进行的比赛为男女资格赛、男子1/4比赛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门票为50元;其余比赛和颁奖仪式都将在8月21日上午举行,门票为100元。届时,这里将诞生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小轮车(
BMX)金牌。
场馆特色
没有设计图纸、没有施工标准,连可以参考的同类场馆都没有。位于北京石景山的老山小轮车赛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竣工交付。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施工的
国际自行车联盟技术代表称,老山小轮车赛场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标准场地。
之所以给予颇高的评价,是因为小轮车是2008年奥运会新增比赛项目,该赛场也顺理成章在奥运会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不仅是沾光北京奥运会成为日后兴建该项目场馆的典范,老山小轮车赛场本身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其他小轮车赛场都是在平地上用土堆出赛道,老山小轮车赛场则选择了依山而建;天然形成的起伏和落差,为小轮车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坡度和障碍。这次修建的赛道是根据当前世界小轮车运动的最高水平设计的,从赛道的中心线测量,长度为300米至400米,赛道宽度在起点处不小于10 米,在其他任意一处不小于5 米,赛道上设有双跳、平台等不同的弯道和障碍。为了保证运动员在骑行中的速度,赛道还设计了4米的落差,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一连串的腾空、跨越等动作。
此外,用坚实土质构成的封闭式环形赛道上,还使用了世界各地小轮车赛场都不曾铺设的沥青。据了解,用这种方式处理赛道拐弯处,可以加快车行速度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也可以保证参赛选手的安全,还可以延长赛道的使用周期。
不过,沙土的选择和铺设,也着实让工作人员费了一番心血。起初,相关部门把几种土样邮寄给国际自盟,没想到在罐子里闷得时间太长,土样都被氧化了。之后,国际自盟技术代表来到北京,考察了周边十几种土样,最终确定了北京昌平东二旗的土源,只要掺进一定比例的固化剂和沙子,坚固性和透气性都不成问题。老山小轮车赛场的比赛用土也随之诞生。
赛后功能
老山小轮车赛场用地位于
老山汉墓文物保护范围和石景山区城市绿化保护范围,奥运会后按原状恢复。
场馆里程碑
建设期
建设开工时间:2006年12月30日
验收交付时间:2007年8月15日
测试期
2007年8月20日-2007年8月21日承办2007“
好运北京”国际自盟小轮车世界杯
自行车馆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
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和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基地西侧新征的约6.6公顷的用地内,总建筑面积32920平方米,赛道周长250米,观众席6000个,其中临时座席3000个。由国家体育总局承建,工程设计工作由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赛道由德国舒曼设计师事务所设计,监理单位为
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是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该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的全天候室内木质赛道
自行车比赛场。该项目由中央财政拨款,总投资约为3.6亿元人民币。2008年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产生12枚金牌。
设计理念
2008年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是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为举办第29届奥运会而兴建的专业自行车比赛场馆,该馆拟提供一个可供6000观众观看
场地自行车比赛的场所,并且能满足残奥会的使用要求。组委会在筹建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它是北京对这次奥运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提醒奥运会的建造者要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创造。“科技、绿色、人文”是一种十分全面的概括,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互为补充。从构思的角度来看,“科技”与“绿色”,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过程,而“人文”则是一种感性体验的过程。
“科技”与“绿色”是建筑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目标。因此,科技不是用来炫耀的奢侈品,而绿色也不是用来玩昧的装饰品,它们是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目标服务的适当手段。2008年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在建筑环境控制、设备、材料、结构、赛后利用等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本方案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运用了“科技”与“绿色”的设计理念,力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与环境共生
用地南侧山体对场馆及周边居民楼的夏季通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气流绕过山体在其北侧形成涡流,使建筑的南侧失去了入风的作用,甚至由于负压形成倒流,使自然对流无法形成。针对这一特殊地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给与改善:场馆的高度与体量尽可能加以控制,并使其体形流畅,减少对居民楼的负面影响;把场馆的主要入风部位从南侧移至符合涡流区气流方向的西南与东南两侧,在场地与建筑之间结合环形车道设计顺畅的下沉式风槽,增强局部风压;在建筑与山体之间的绿地密植大型乔木,缓和山体护坡的突变地貌,减小涡流区的范围;在建筑周围的场地种植小型树种,用树荫降低室外地面的温度,同时让西南、东南风顺畅地吹进建筑。
在建筑北侧加强外墙的保温处理,顶棚的双层聚碳酸脂阳光板在冬季可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种植屋面对于保持场馆的冬暖夏凉,滞留雨水自然蒸发,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设备控制
对建筑进行全面智能化的功能控制与环境控制。如建筑外墙进风部位可安装带有温度、风速感应装置的自动百页系统;在场馆顶部设多台带有消声减振装置的风机;围绕观众席底部设一道封闭式走廊,以风道或风机加压抽进新鲜空气通过观众席上的进风口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场馆内。这一过程在过渡季节风压与热压较大的天气中,可依靠自然对流完成。使用空调的季节,封闭走廊就成为了场馆的空调回风管道。
新型材料
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在建筑的各部位大量运用高科技新材料。例如屋面板选用智能调光的双层聚碳酸脂阳光板,在晴天的不同天光环境下,通过调节屋面板空腔内小百页的角度达到均匀进光的效果;在阴雨天,把小百页完全打开增大进光量,同时利用双层板间空气隔层内的隔音膜把雨水的撞击声降低;在夜间,把小百页带有反射涂层的一面朝向室内,利用其反射灯具的漫射光线来照明,消除眩光对体育运动的干扰。
建筑结构
重点在于创造一种简洁稳固结构体系。针对自行车馆的空间特点,我们选用了封闭式的空间网壳系统。该钢结构系统能有效降低结构高度,从而减少室内无用空间。它又是一种全封闭的整体系统,能比较自由地支承,不需要用巨大的混凝土支座来抵消侧力,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赛后功能
在建筑平面功能组织方面,为了能够提供一个灵活的使用平台,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把赛后富余的辅助空间化零为整,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入口与交通流线尽量简洁直接,各种线路管网预留到位。使用功能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有:康体活动中心、体育用品商场、自行车文化博物馆、青少年
极限运动的聚集地等。本方案把奥运会赛后的自行车赛场设计成一个市民康体中心,在无赛事期间提供各式服务,如康体、休闲、饮食、购物等。形成体育--休闲--商业的互动链。另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外广场与屋顶平台,把奥运赛时的室外广场及疏散平台变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进一步加强室外--室内的互动关系,使场馆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
场馆亮点
自行车赛馆作为体育场馆的一种,应具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这种特征应能充分反映
自行车运动的特点,从视觉上加强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认同,同时以其丰富的内涵拓展人们思想的外延。
速度
自行车馆应该表现的特征,就是自行车运动自身的特征。自行车运动是
夏季奥运会中速度最快的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高速骑行所形成的速度感,正是自行车运动美的所在,把这一种速度感在建筑形像中表现出来,成了本方案造型设计的重点。
力量
对力量感的表现,我们着重表现的是内在的生命力。在我们的地球上,生命力普遍存在,我们可以把它赋予在建筑上,让建筑与自然界可以更好地沟通并融合为一体。在方案中,假想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在水份的滋养下冲破坚硬的壁垒向上荫发。
因此,构思了一个与地面十分贴近的方案,在外观上给人暗示一种向上的内力,这种内力为了向上突破把地面撕开一道道的裂缝。建筑虽然是平缓的伏于地面,仿佛是延绵山体的一部分,但却让人从无形的力中感受到运动与生命的蓬勃。
建设期
1、2003年12月28日,上午
北京射击馆奠基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
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
袁伟民、李志坚、
刘敬民等出席了奠基典礼。
2、2006年8月,老山自行车馆主馆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及屋盖钢结构已完成。
3、2007年1月,老山自行车馆外装修已基本完成。
4、2007年6月,老山自行车馆外装修已完成。
5、2007年12月5日,老山自行车馆验收交付。
测试期
2007年12月7日至9日,“好运北京”2007场地自行车世界杯赛于在老山自行车馆举行。
山地自行车场
简介
建在石景山区老山,建筑面积8725平方米,属于改扩建比赛场馆。场馆有固定座位无,临时座位2000个(站席15000个)。奥运会
山地自行车赛将利用山体之上的自然道路进行比赛,其间蜿蜒曲折、坡陡路难,这样的环境将充分展现体育运动的艰难之美。2008年奥运会期间,老山上的羊肠小道将充分考验运动员们的胆色和技术。据了解,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性,国际自盟技术官员提议缩短赛道,加上听取了中国方面和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意见后,将最初的6.8公里赛道缩减到了4.5公里。规划中的平缓路段几乎全部去掉,坡度和转弯路段不仅得到了保留,而且增加了更多起伏和难度。
赛道特色
为满足奥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功能要求,老山山地自行车工程包括新建2栋竞赛服务楼,4.6公里赛道整修和比赛起终点区布置等几部分内容。其中,竞赛服务楼及比赛起终点区均布置在老山山脚下,对山上植被没有影响。
赛场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四公司项目部工程师
张斌说,赛道的建设基本是利用原有山体的形势和自然的山形进行的。就连赛道的加固工作也基本上不使用水泥和钢筋,而是用编织草袋装土进行边坡加固。
小轮车赛道是国际自行车联盟根据当前世界运动员的总体水平设计的,因为运动员的水平在持续前进,参加各种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一,所以场地的赛道和各种障碍设计也不一样,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赛道。而小轮车竞速赛比的是穿越赛道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赛道不同,所以比赛也就没有世界纪录可言,只有某块场地上的最好成绩。
2008年北京奥运会
BMX小轮车场地的特性时,BMX小轮车场地是用坚实土质构成的、封闭的环形赛道,从赛道的中心线测量长度为300米至400米。赛道宽度在起点处不小于10米,在其他任意一处不小于5米。赛道上设有双跳、平台等不同的弯道和障碍。北京奥运会BMX小轮车赛场用土选自昌平区东二旗,这种土有很好的沙性和渗水性,即使下雨也不会出现因场地泥泞不堪而取消比赛的情况。
设计理念
工程建设中将严格执行“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协调统一的要求,认真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赛后功能
竣工后,除作为第29届奥运会山地自行车赛场外,还将用做国家自行车运动队训练基地,奥运会后将向社会公众开放。
场馆里程碑
建设开工时间:2006年5月31日
验收交付时间:2007年9月14日
2007年9月15日-2007年9月16日承办2007“好运北京”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