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灯
汉族以灯为主要道具的民俗文化活动
元宵节又称灯节,中国各地都有以灯为主要道具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挂灯,如灯展、猜灯谜等比较静态的活动,另一类是耍灯,即顶灯、跑灯、舞灯等以灯为道具进行舞蹈、杂技表演。但民众口中的“耍灯”不仅仅是指以灯为道具的表演,大家把自己赏花灯、猜灯谜、看表演等参与灯节的整个活动过程都叫“耍”。
耍灯起源
元宵耍灯的习俗。
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而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随着历史的发展,耍灯从时间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各地习俗
海南的天明戏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民间把灯节叫“过大年”,实指正月十四到十六三日,民间吃元宵或油煎元宵。过去,县城及乡村都要举行挂灯、耍灯等民间文艺活动。其中以耍灯为主,通夜演戏,称“天明戏”。并表演彩船、地驴、水兽、社火、龙灯、狮子等民间舞蹈,小孩子提着各种灯笼上街玩耍,到处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
四川的耍灯巡游
四川民间,每当大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民间耍灯活动,为祁祷新年农、工、商丰收,从正月初一开始耍灯,主要内容有龙、狮、牛、么妹彩船等,还有由男女青年人组成的“打莲花”,其中有趣的舞水龙,火龙,晚上一般要举行耍灯巡游,而且水龙舞时龙口含珠喷水,以示风调雨顺之意,舞火龙时龙口要喷火,以示五谷丰登,正月十五还有烧灯仪式,就是把灯烧掉以表示大年结束。
山西的顶灯和龙灯
“顶灯”流传于山西武乡。顶灯的制作是将沙土放在碗里,将蜡烛插在碗内的沙土中。碗的周围糊上用红纸剪成的五谷和家禽动物图案。表演者剃成光头,将碗顶于头上,身着黑色衣裤,腰系两片白裙,双手攥住裙角,表演时双臂上下前后扇动,翩翩起舞。在碗内蜡烛的照耀下,五谷、动物图案十分耀眼,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火热景象。几十个表演者一起顶灯舞动,走出 “剪子股”、“单插花”、“九连环”、“蛇蜕皮”、“拧麻花”等各种场图,恰似星光闪烁,颇为壮观,老百姓称为“走故事”。耍灯者不仅要耍出各种舞步,还要耍出各种名堂来,比如“顶灯走迷阵”、“顶灯围火马”、“顶灯伴文社火”等等,可谓耍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
“跑灯”流行于高平一带,也叫“九莲灯”,又称“花果灯”,是顶灯的一种变异,它要求顶灯者不仅要舞起来,还要跑动起来,顾名思义“跑灯”。
“瓦瓮灯”流行于晋中祁县、太谷、介休一带,同属顶灯类民间杂技,但道具别具一格。瓦瓮灯的制作是将小瓦瓮倒置,将瓮壁凿成人面,有眼、鼻、口、耳。表演者头戴毡帽,上置油灯碗,内放粗蜡烛,点燃后,将瓦瓮倒扣在上面,系带固定。表演者小步悠悠,徐徐而行,双臂轻轻扭动,迂回往复,在茫茫夜色中,烛光从瓦壁的五官中放射闪耀,如硕头巨人游移摆动,造型奇特,古朴怪异。
耍龙灯其实就是白天的“耍龙”或称“舞龙”,到了晚上,人们在龙肚里点燃灯盏,长龙在夜空中蜿蜒舞动,十分壮观。有些地方还在龙头上安上机关,到时龙嘴里可以喷出水和火来,象征风调雨顺好年成。
四川泸州的原生态耍灯
牛牛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纳溪、泸县一带,论普及程度,牛牛灯远远大于其它灯种。每逢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农村是天天耍牛牛灯,哪怕是独家独户,耍灯的人都要挨家挨户去拜年。两个人耍一个牛,牛皮是用棕树皮做的,就是农村的蓑衣料,褐黑色,与水牛皮很相似。牛头是用油纸扎糊的,画有大大的牛眼,牛角做得特别大,而且很逼真。乐器是川剧锣鼓,以锣和钹为支撑乐器,一般是中速节奏和慢节奏。耍的范围很小,有个十几平米的小坝子就行。最有特色的是有一个提马灯(油灯)的人要说“吉利子”,这人一般是口头语言表达很强的人,有见子打子的文化功底。他能编出许多顺口溜和欢度春节的言辞来作为开场白。少则三五句,多则几十句。牛牛灯的缺点是动作简单,一般只耍几分钟就结束,主人家多少给两个赏钱,图个喜庆。
马儿灯 马儿灯在过去各县都有,但数量比牛牛灯少得多,原因是马儿全靠纸扎,而且是一人一马,至少要二人以上。乐器以小鼓、磬、小鑔为主。表演者以男性为主,有的男扮女装,将马分为两半,拴于腰间,前面马头,后面马尾,马没有脚,由人的两只脚代替。耍灯人身穿表演装,其打扮大多像戏剧中的马夫,手里拿着一根马鞭,同时要舞之蹈之。动作主要是赶马,跑马,步行主要是转“8”字形。由于动作比较单调,观赏价值弱一些,所以消失也就快一些。
搬打狮子 与当代看到的狮子表演有些不同。搬打狮子更带有杂技性,因而观赏性更强,其锣鼓多用川剧锣鼓,高亢激昂。除了道具——狮子要精心制作外,还要适当选择场地,桌子、凳子,对演员要求也很高,要会滚翻、空翻(农村叫“扯倒提”)。耍灯大多都是身体素质很好的年轻人。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的搬打狮子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
花灯 花灯的表演性很强,是个集舞蹈、乐曲、唱腔、服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群体艺术。演员比较多,表演者穿着显眼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手里还拿着荷花、鲤鱼等吉祥物。有的还配以花船、花轿等。乐器也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锣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泸州举行重大的纪念集会和过春节,大街上的游行队伍中都能看见花灯,尤其以蓝田坝的最为出名。在古蔺县,花灯经过整理加工,观赏性更强了,在成都进行过多次比赛和表演,取得了极好成绩,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灯 龙灯是泸州民间的主要灯种,以泸县的雨坛龙为主要代表,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彩龙外,泸州市广大乡城,在过年前后还耍了许多龙。比如菜龙,用蔬菜装点而成;草龙,以谷草装点而成;篾条龙,以竹子划破的蔑条做成圆圈而成,板凳龙,用长板凳象征性的舞耍。
湖南的城步吊龙
城步吊龙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步吊龙舞是正月耍灯的重头戏,起源于1000多年前,它是先民们祷神求雨的一种方式,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更是展现民族气概的“劲舞”。
相传很久以前,海龙王生了病,变成一位老人来到人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最后,一位名医为“老人”把脉,惊奇地发问:“你的脉与人的脉怎么截然不同?”“老人”只好承认自己是海里的龙王,说他的腰间又疼又痒。医生提出,只有他现出龙形才能诊断。龙是不能轻易让人看到的,但为了把病治好,龙王还是与医生相约海边。那天,龙王跃出海面,医生从龙头开始检查,发现腰间的一片龙鳞里藏着一条蜈蚣。他取出小虫,敷上药,龙王的病立刻好了。为了报恩,龙王告诉医生:“你回家后按照我的样子扎一个龙形,每年挥舞,就能风调雨顺。”从此,民间就有了舞龙的习俗。
苗乡人民制作的龙多种多样,既有吊龙、爬龙、滚龙、草龙、独龙,又有青龙、白龙、彩龙等。龙的制作是集扎纸、绘画、布艺、剪纸、贴花于一体的艺术。
吊龙是用长短不一的竹杆撑吊起彩龙的不同部位,在运动中塑造巨龙不同的姿态和动势,宛如飞龙在天。
滚龙使用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近五百个直径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连接成龙身,长达50多米、十七节的龙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好龙头模样的布料,三十四人轮番舞动。
爬龙在制作方面异于其它龙,其行状须遮盖耍龙人员身体,里外人物相互不见。
出龙灯前,每条龙都要下到河边吸饱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龙送到河边烧掉,让龙回龙宫,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2 20:41
目录
概述
耍灯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