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容语
广西瑶族使用的语言
耶容语,属于壮侗语系,是广西瑶族使用的一种语言。
简介
耶容语,是广西瑶族使用的一种语言。“耶容语”作为当地民族语言实 际上可以归入布央语东部方言,布央语是壮侗语系仡央语群下的一种语言。
布央语包括:
一、东部方言:富宁县1000人,那坡县400人
(1)峨马土语,分布在富宁县谷拉乡峨村、杜干、者龙、那达、龙纳、马贯,其中前五个村寨为一支
(2)郎念土语,分布在富宁县谷拉乡郎架、念郎
(3)雅郎土语,自称“雅郎”,旧称“耶容语”,分布在那坡县龙合乡坡荷乡即雅郎土语。“雅郎土语”,旧称“耶容语”,分布在那坡县龙合乡和坡荷乡一带。
二、西部方言:即巴哈语,600人,自称“巴哈”,分布在广南县底圩乡和八达乡 。
瑶族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
产生的文化背景
萨姆文化
“萨姆”是一种民族语言文化,因此,从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它是至关重要的。据考古学家证实,人类稻作文化的创造者是中国南方的“黔台语族”诸民族的先民,也就是说,是“黔台语族”诸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农耕语言,因此,他们理应是 “萨姆文化”的创造者。为此,我且从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对“黔台语族”的语言作一些考证,看看这推论对也不对
黔台语族(又称侗台语族、侗泰语族、壮侗语族),包括了“黔语”和“台语”两大语言。“黔语”之所以叫“黔”?是指居住在古黔中(主要包括古代的川、鄂、湘、黔交界的广大地区)这一带的土著民族的语言。但“黔中”为什么要叫 “黔”呢?就很少有人研究了。一些辞书说:“黔”字从“黑”从“今”,“黑”指的是“黑土地”,“今”是“声符”,表示“黔”字要读“今”。这是因为“黄土地”和“红土地”都种不出水稻,只有长期被洪水冲积而成的“黑土地”才适合于种水稻,再加上这一地区的人都喜欢穿黑衣服、包黑头巾,古有“黔首”之称。所以,这一地区就被称为“黔”了。“黔”字为什么要以“今”为声符呢?其实,这“今”应该作“粳”,由于中国人最先发明的是“粳糯”和“粳”,所以自称“chinman”(粳民),商代时,南方民族为什么被称为“荆蛮”,就是因为他们自称“chinman”(粳民)的缘故。但因为在语言学界已经习惯于将“黔台语族”作为标准词使用了,改为“粳台语族”反而会造成误会,在本文中也就只好随俗称之为“黔台语族”了。
“黔台语族”的范围有多大呢?据国内外语言学家开列的名单,小而言之,它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语、壮语、水语、莫语、锦语、仫佬语、毛难语、佯黄语、拉珈语、标语、黎语、村语、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傣语、布依语、傣语、临高语、台语和国外的泰语、老挝语、掸语、石家语、土语、侬语、岱语、黑傣语、白傣语、坎梯语、越南北部的拉哈哈语、印度阿萨姆邦的阿禾姆语、南岛的印尼语、阿眉斯语、原始的澳泰语及已趋消亡的阿含语等。说这种语言的总计约有一亿人之多。这还不包括受其语言影响的民族在内。大而言之,国内外的语言学家认为:还可以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藏缅语、苗瑶语、黔台语、印尼语、南亚语和南岛诸语言的“超语系”呢。如果谈到它的影响,那就更大了。可以说:只要是有农耕文化的民族,它的语言中,就会多多少少地接受了黔台语族的农耕语言,就是没有农耕文化的游牧民族如讲阿尔泰——通古斯语的许多民族,在接受了“萨姆教”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引进一些“萨姆文化”的风俗和语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7 12:4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