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柔吠陀
印度古代经典“四吠陀”之一
夜柔吠陀梵名Yajur -veda ,巴利名同。印度古代经典“四吠陀”之一。又作耶柔吠陀、冶受吠陀、耶树薜陀、耶受毗陀、夜殊鞞陀。意译祠、祭祠、作明供施、祭祀智论。即有关祭祠(梵yajus )、祭司(梵adhvaryu )所唱之咒文及其注解等之集成。所传有二种:(一)黑夜柔吠陀(梵Kr!s!n!a -yajur-veda ),意指与梵书之区别不甚分明之吠陀。乃合糅吠陀之本文(赞歌、祭祠、咒词等)及梵书(吠陀之注书)所成,计四卷(或五卷、七卷、八卷)。(二)白夜柔吠陀(梵S/ukla -yajur-veda ),意指与梵书可以明白区分之吠陀
简介
夜柔吠陀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全名《夜柔吠陀本集》,是
讲祭祀的书。“夜柔”的意思就是祭祀。有两种本子,篇幅大小不同。一是“黑”本,一是“白”本。“黑”本有经文,并附有说明;“白”本只有经文。“黑”本现有四派传本,“白”本现只有一派的两个传本。一般认为“白”本的年代比“黑”本晚。“白”本分为40章,有将近2,000节经文,包括诗和散文。诗多半从《梨俱吠陀》中摘出,作祷词用。散文是各种祭祀的经文的解说。“黑”本经文只有“白”本的前18章。一般认为第25章以后是晚出的部分。
吠陀介绍
意义
《吠陀》是印度最占的义献,在印度被视为圣典。《吠陀》是知识、学问的意思。吠陀有四部本集。继四部吠陀之后,还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一些经书。一般把它们看作吠陀本集的续编,是传授吠陀本集的各个派别编订的,都与“吠陀本集”有关。
组成
《吠陀》的四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和《阿达婆吠陀本集》。《梨俱吠陀本集》又名《赞诵明论本集》,包括一千多首诗,被视为天书而加以尊敬。它的编订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比其他三部吠陀都早。
内容
其内容非常复杂,多半是赞颂火神阿耆尼、战神囚陀罗、苏摩酒、太阳神苏尔耶、晓天神邬霞、水神伐楼拿和死神阎摩的。此外,也有反映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以及祭祀、巫术的内容。《 摩吠陀本集》又名《歌咏明论本集》,包括1875节歌词。这些歌词,在祭祀时可配曲演唱,除99节外,其余大部分是从《梨俱吠陀》中摘抄而来,或内容大体相同。《夜柔吠陀本集》又名《祭祀明论本集》,有两种本子,即《白祭祀明论》(白论)和《黑祭祀明论》(黑论)。《白论》包括1975节经文,用诗体或散文体写成,系各种祭祀用文。《黑论》与《白论》内容大同小异,只是《黑论》比《白论》的经文少些。《阿达婆吠陀本集》又名《禳灾明论本集》,也是一部诗集,据说为古仙阿达婆所传,因此得名。全书共有诗731首,多系咒语,现存的传本分为20卷,前7卷是短诗,其余各卷有的是长诗,有的大部分是散文。从内容上看,有的内容狭隘,思想腐朽,但有不少诗与生活、生产有关,反映了人民同自然界斗争和战胜敌人的信心与决心,以及对生活的乐观精神等等。这四部本集各有用途,《梨俱吠陀本集》是诵者咏诵的,《娑摩吠陀本集》是歌者唱的,《夜柔吠陀本集》是行祭者口中念的,而《阿达婆吠陀本集》是祭祀的监督者们所必须精通的。因为这些吠陀是三十几百年以前一直到两千几百年以前的古书,所以人们通常称这些书中所表现的时代为“吠陀时代”。这四种本集虽然都是为社会实践和一定阶级利益而编订的,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的作用日益减少,专为祭祀用的《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也就成了过时的东西,而《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仍然放射着它们不朽的光彩。但这四部吠陀都是很重要的社会史料。
其他著作
梵书
为传授《吠陀》,各派婆罗门还编订了一些文献,称为《梵书》。《梵书》主要记载举行祭祀的规定、仪式及风俗习惯等,是对本集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有许多繁琐的讨论。虽然《梵书》中有许多神秘主义的枯燥说教,但也有不少神话传说,而且散文体也从此发展起来,所以在文学发展史中有它一定的地位。最著名的《梵书》有《百道梵书》、《爱达罗氏梵书》等。继各派《梵书》之后是各派的《森林书》,或译《阿兰若书》,是梵书的续编。据说只在森林中秘密传授。书中虽不讲如何进行祭祀了,但却发展厂神秘主义的理论。现存的《森林书》有《广森林书》、《鹧鸪氏森林书》、《他氏森林书》等。
奥义书
《奥义书》又发展了祭祀理论中的神秘主义。《奥义书》系梵文词,音译为《乌婆尼沙昙》,是吠陀圣典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又称《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奥义书》的主要内容是些神秘主义的说教和一些哲学著作,不少地方解译了生、死、灵魂、天地等宇宙论和人生观。《奥义书》中较古部分开始提出的“梵”和“我”的哲学问题和理论,后来大有发展。这些唯心主义派别总称“吠檀多派”,在近现代的印度和西方均有广泛传播。各派《奥义书》很多,大概有100多部,其中较古的大约有13部。最著名的《奥义书》有《歌者奥义书》和《广林奥义书》等。
孝经礼记
与“吠陀”有关的还有经书。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的产物,相当于印度的《孝经》与《礼记》。经书又分三类,一是《所闻经》,是一般祭祀仪式的提要,记述祭祀的规定及祭把的做法;二是《家宅经》,讲的是一般节日庆祝和日常礼仪规定,说明家庭里举行的生死婚丧等礼仪;三是《法经》,它讲的是社会上各种人应该遵守的风俗习惯和法律,后来发展成各派的法典。
吠陀支
除上述外,还有与吠陀有关的其他书,和经书统称为“吠陀支”,是研究吠陀的辅助著作,通常把它们分为六支。上述的经书为一支,讲的是祭祀、礼仪、风俗习惯及法律规定,称为礼法学。另外五支分别有语言学,是讲吠陀诗歌的读法,里面有一些关于语音和语调的规定;语法学,是讲解语法的;词源学,是讲词的产生和派生的;诗律学,是讲诗的韵律和结构知识的;天文学,是讲太阳、月亮、火星、木星、金星、土星等如何运行的,速度如何,这都是天文学的内容,要准确地理解吠陀咒语中提到的星座,必需有一定的天文知识
吠陀集成
吠陀是口头创作,最早的本集约在公元前15世纪,最晚的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形成了。在婆罗门祭司把这些长期积累的文献编订成集之前,它们一直被当作圣典,世世代代师徒口头相传。到后来,虽然有了刻写在棕榈叶或树皮上的写本,但主要仍靠口头传授。这一传统直到19世纪开始印刷这些古书时,仍未断绝,现存的传本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原来的面貌。尽管《吠陀》不一定全是当时的实录,是僧侣口传下来的,其间当然会有不少是僧侣捏造的,但是它反映了公元前印度社会与文化情况,仍不愧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对了解印度上古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风情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一直被后人视为圣典,影响着人们生活。同时,为后来的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哲学、文学及天文学等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大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带来印度的,到了印度之后,雅利安人又完成了两部《吠陀本集》,一部叫《娑摩吠陀》(Sama-veda);一部叫《夜柔吠陀》 (Yajur-veda)。《娑摩吠陀》除了七十五个颂子之外完全是取自《梨俱吠陀》,只是重新编排了一下,使之便于吟唱,“娑摩”就是歌的意思。《夜柔吠陀》里边有一些新的东西,主要是祭祀,“夜柔”就是祭祀的意思,它是在祭礼时念诵的祭词,多是散文体。这部祭祀典籍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以祭祀为主体的吠陀宗教逐步形成了,在这里祭祀的目的就是讨神欢心,从而获得神的恩宠。在三部《吠陀本集》里面出现了很多的神,他们中最重要的一位神叫因陀罗神,是一位战神、闪电之神,雅利安人就祭祀这位神,让这位神庇护他们,保佑他们去打仗,去扩充自己的疆土。因陀罗神还有一个名字叫“城市摧毁者”,雅利安人认为,就是在因陀罗神的护佑下他们占领了很多城市,打败了很多民族,悦神得利益是早期吠陀祭祀宗教的目的。这三部《吠陀本集》,在佛经里佛陀提过,叫《三明》。 “吠陀”这个词的词根是“vid”,意思是知道、明白;“Veda”的本意就是“知识”,所以可以译作“明”。在《阿含经》里佛陀批评《三明》就是批评这三本书。也就是说,在公元前一千八百年左右,从印度的西北方来了一支好战的游牧民族,他们给印度带来了一个新的宗教,带来了一种新的语言,而且他们统治了印度。
梵的概念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七、八百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出现了对三部《吠陀本集》注解的著作叫《梵书》(Brahmana),这是一部论文集,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部解释《夜柔吠陀》的 《梵书》叫《百道梵书》 (Satapatha)。在《梵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梵”(Brahman中性)的概念,梵是至高无上的;梵不是某个具体的神,诸如因陀罗、阿耆尼 (Agni,火神)等;它是诸神背后的推动力,是抽象出的终极真实。这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概念的提出是否是受到非雅利安土著思想影响的结果,我们还无法得知。早期的吠陀祭祀是单纯地取悦于神,到了《梵书》时代,由于“梵”这个概念的提出,雅利安人的祭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祭祀的内容被提升了,它不再是单纯地祭祀某个神了,并且阐释出许多祭祀的神圣意义。祭祀就是祭祀;利益就是从祭祀仪式本身得到;祭祀本身就有无上的功德,这似乎从有神走向了无神。
划分等级
到《梵书》时代,祭祀仪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祭祀活动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进行了,因此一个专门从事祭祀的社会阶层——婆罗门(Brahman阳性)产生了。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一个真正意义的雅利安宗教在印度诞生了,这个宗教就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有三条根本的信条,第一是“《吠陀》天启”,《吠陀》是上天启示的,不是人传的;第二是“祭祀万能”;第三是“婆罗门至上”,从事祭祀的这个社会阶层是地位最高的。婆罗门教诞生之后,雅利安人把社会划分了等级 ——种姓(Varna),婆罗门种姓是最高的等级,从事祭祀活动;第二个等级是刹帝利(Ksatriya)种姓,是军政阶层;第三个等级是吠舍 (Vaisya)种姓,是工商阶层。婆罗门种姓一定是雅利安人;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是以雅利安人为主体,但是里边有非雅利安人;释迦牟尼是刹帝利种姓,而且是刹帝利阶层中的非雅利安人种,这是经过很多学者考证了的;第四个等级是首陀罗(Sudra)种姓,是从事低级劳动的普通民众;在第四等级之外还有更低下的,叫做“不可接触者”。作为崇尚武力、传承父权文化的雅利安人,他们不仅倡导等级秩序,而且鼓吹男尊女卑。视婆罗门信仰为正统的印度社会,其中有些内容竟然和我们中国的三从四德不谋而合,要求女人小的时候要听从父亲的;成年之后要听从丈夫的;等到老了、丈夫去世了,就要听从儿子的,反正女人自己是没有自主权的。印度时兴火葬,丈夫去世了,还有女人要跟着一起陪葬烧死,而且还把这种行为当作妇女的美德加以宣传和赞美,这是非常残酷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13:14
目录
概述
简介
吠陀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