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琳(1962年8月—2017年6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
北京广播学院,曾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制片人。
肖晓琳小时候曾梦想当老师,从初中时起,她每天都听广播,渴望长大了去当播音员。考大学时,由于成绩突出,招生的老师觉得她报北京广播学院可惜了,就劝她报更好的学校,甚至愿意出面帮她改志愿。肖晓琳一心想上“北广”,就没有更改。
1977年,肖晓琳考入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毕业后,她回到长沙进入市广播站。此后长沙市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肖晓琳成为第一批播音员。1985年初,长沙市电视台成立,肖晓琳又成为市电视台第一批播音员。1987年,考上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1988年,肖晓琳调入
中国中央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和制片人,并参与报道以针砭时弊为目的的栏目《观察与思考》。1989年,肖晓琳曾短暂主持过《
新闻联播》。1995年,肖晓琳赴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新闻系学习两年,回国后创办了《
今日说法》节目。1997年,担任央视法制节目《
社会经纬》主持人。
1999年,主持了《
焦点访谈》与《半边天》等栏目,同年,其创办的法制栏目《
今日说法》的收视率位居专题类栏目第一、观众满意度第一。离开《今日说法》后,肖晓琳又创办了《
讲述》节目,该节目后来成为了中央电视台十套的标志性栏目。2001年,肖晓琳被提名第五届“
金话筒”金奖。
《观察与思考》是中国第一个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作为主持人的肖晓琳以其严峻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铁面美人”的封号不胫而走。她私下里却待人温和。肖晓琳还颇具文艺才华。她犹如一篇敦厚隽永的散文,给人们留下了一抹中国传统女性倩影。(《西宁晚报》《长沙晚报》评)
肖晓琳最大的优点是努力和随和,愿意帮助别人,无论在哪里都很能与同事、领导相处,人很漂亮,作风也严谨。肖晓琳曾被很多央视人视为榜样,她出镜风格永远微笑、雍容尔雅,吐字清晰从容不迫,主持专题节目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气场柔和又强大,她从来没有不备稿就进演播室,也没有口误错别字让导播不断重录。(《西宁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