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茶(Orthosiphon aristatus (Blume) Miq.)是
唇形科,
肾茶属多年生
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5米,四稜形,
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纸质,上面榄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腹平背凸,被短柔毛。轮伞花序;
苞片圆卵形,先端骤尖,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小缘毛;花梗与序轴密被短柔毛。花萼卵珠形,花冠浅紫或白色,外面被微柔毛,花丝长丝状,无齿,花药小,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卵形,5-11月开花结果。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1.5米,四稜形,具浅槽及细条纹,被倒向短柔毛。叶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2)2-5.5厘米,宽(0.8)1.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截状楔形,边缘具粗牙齿或疏圆齿,齿端具小突尖,纸质,上面榄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及散布凹陷腺点,上面被毛较疏,侧脉4-5对,斜上升,两面略显著;叶柄长(3)5-15毫米,腹平背凸,被短柔毛。
轮伞花序6花,在主茎及侧枝顶端组成具总梗长8-12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圆卵形,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骤尖,全缘,具平行的纵向脉,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小缘毛;
花梗长达5毫米,与序轴密被短柔毛。花萼卵珠形,长5-6毫米,宽约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及突起的锈色腺点,内面无毛,二唇形,上唇圆形,长宽约2.5毫米,边缘下延至萼筒,下唇具4齿,齿三角形,先端具芒尖,前2齿比侧2齿长一倍,边缘均具短睫毛,果时花萼增大,长达1.1厘米,宽至5毫米,10脉明显,其间网脉清晰可见,上唇明显外反,下唇向前伸。
花冠浅紫或白色,外面被微柔毛,在上唇上疏布锈色腺点,内面在冠筒下部疏被微柔毛,冠筒狭管状,长9-19毫米,近等大,直径约1毫米,冠檐大,二唇形,上唇大,外反,直径约6毫米,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微缺,下唇直伸,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微凹。雄蕊4,超出花冠2-4厘米,前对略长,花丝长丝状,无齿,花药小,药室叉开。花柱长长地伸出,先端棒状头形,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6毫米,深褐色,具皱纹。花、果期5-11月。
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台湾及福建;自印度,缅甸,泰国,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及邻近岛屿也有分布。常生长在海拔上达1050米的林下潮湿处,有时也见于无荫平地上,更多为栽培。
扦插繁殖:肾茶茎枝生根力强,老枝、嫩枝、多节、单节插后均能生根4-6月,选1-2年生健壮枝条,煎除顶端幼嫩部分,取其中、下部截成12-13厘米,带2-3个节位的插条。按5厘米×3厘米株行距斜插入育苗床内,入土深7-8厘米,上端留1-2片叶。插后压紧、浇足水、搭矮棚遮荫,保持湿润,约7-8天开始生根发芽。20天后,腋芽长到3-5厘米时按株行距30厘米×10厘米移栽大田。也可在大田直接扦插。春秋季,将枝条剪成长12-15厘米的插穗,按行株距30厘米×10厘米开沟扦插,约15天生根发芽。
种子繁殖:肾茶结果率低,种子寿命只有15天,发芽率仅40,必须随采随种。选半荫蔽地块,作1.2厘米宽的苗床,按行距10厘米开浅沟条播,覆盖一层薄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畦面盖草或农膜,保温保湿,约10天出全苗。当长出2对真叶时,按株距3-5厘米定苗。苗高10厘米时按上述株行距移栽大田,每穴栽1-2株。
追肥与浇水:松土后用0.5尿素液1500千克/公顷喷洒小苗,隔15天喷1次,连喷2-3次。每次收割后开浅沟埋施氮磷钾复合肥与尿素各300千克/公顷,随即浇水,促使茎叶生长旺盛。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持土表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