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风槽
山脉的背风坡或下风方
背风气旋将发生在由高空辐散引起的低空涡旋伸长与在背风面由向下运动的气流引起的伸长相重叠的地方和时候,这恰恰就是高空槽的东部与山脉背风面相交的地方。在背风面向下运动的气流,由于绝热增暖而使地面气压下降,形成背风槽。
形成原因
如果气流没有水平切变大气层结是稳定的,且运动近于干绝热过程,则这种运动可视为垂直位涡守恒,位涡守恒对于大尺度运动有重要的约束作用。
气流在爬越山脉时,迎风坡有地形强迫产生的上升运动,气柱厚度减小,则相对涡度应随之减小。因为初始时相对涡度为零,所以在这时应有相对涡度应小于零,因此气流便产生反气旋式曲率,则空气将转向南运动;下山时,气柱厚度增大,相对涡度也增大,即上山时具有的反气旋式曲率减小。若山脉是对称的,则上山过程的作用被下山的相反作用所抵消,则在背风坡山脚,相对涡度恢复为零。但是,因为气流过山的全过程是反气旋式路径,因此到达山脚时,气流已位于初始纬度的南边,阻力比初始时小,所以相对涡度必须比原来大(即下山时相对涡度增加的幅度>上山时相对涡度减小的幅度),则在山脚变为正涡度,气流轨迹应为气旋式弯曲,即向北运动。当气流返回到初始纬度时,相对涡度应恢复到初始状态,即相对涡度为零。但由于惯性作用(位涡守恒为绝对涡度守恒),气流将继续向北运动一阻力增大一相对涡度减小一反气旋式弯曲,到达一定纬度,气流又转向南运动等(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在山脉背风坡形成一系列的槽脊,但由于摩擦作用,只有第一个槽在天气图上最清楚,称为背风槽。
由于背风槽是气流爬越山脉时为保持位涡守恒而形成的槽(不是上游移来的槽),也称为地形罗斯贝波。但东风气流过山时,却不能形成背风槽。
概念
背风槽也称之为动力槽,是指在对风几乎起垂直障碍作用的山脉的背风坡或下风方所形成的一种低压槽。例如,南北山脉对于西风就起这种作用。
特点
实际大气中,气流越过长条形山脉时,往往在山的背风侧出现背风槽,槽内有中尺度低压。在强风的条件下,背风槽可以维持一天,槽内中尺度低压随气流移向下游,槽内又代之以新的中低压。迎风侧有中高压产生。
静止在背风面的低层背风槽总产生涡旋,当高空槽邻近时,高空辐散区又赶上了低压槽,结果导致背风气旋的迅速发展。
背风波可以导致气旋式涡度生成,因而也容易产生降水天气,当对流风暴的长轴平行于风向时更有利于发展。因为在背风坡一侧,由于下沉运动向上减小,引起垂直方向上气柱被拉长,造成水平方向空气辐合,从而又引起气旋性涡度加强,反气旋性涡度减弱。在一定的天气背景情况下(如天气系统为高空槽和地面气旋时),当气流越过山脉后,易在背风坡形成背风槽,从而在背风坡形成降水。而当高空脊和地面反气旋移近大山脉时,则容易在山后减弱。中尺度地形不仅在迎风坡能造成气旋性辐合,在背风坡处也有第二个辐合中心。
西南低涡与背风槽
①四川盆地东部暴雨(或伴有雷雨大风、冰雹大风等)多发生在6~9月,川东北和渝东北是单站暴雨的高发区,重庆西部是大范围暴雨的多发区;引发四川盆地东部(宜宾、南充和重庆西部)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西南低涡。对2007-2010年6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进行了合成分析,分析表明,西南低涡热力结构特征具有200hPa存在明显增暖现象,对流层中低层则由暖转冷;西南低涡初期大气对流性不稳定明显;西南低涡动力结构特征具有200hPa西风急流在36°N附近,500hPa低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加强,从对流层底垂直伸展到300hPa以上,正涡度中心随高度向西倾斜,850~500hPa平均正涡度大值区与低涡中心对应,对流层中低层北风大值区与南风大值区在低涡中心附近形成强水平风切变,同时低涡中心附近的垂直风切变也较明显。促使西南低涡发展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低空急流由南向北输送水汽,将对流层低层到大气边界层
②用重庆市1979年以来的地面降水资料,欧亚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分析重庆市大范围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分析表明,重庆大范围暴雨发生的年分布很不均匀;月分布表明,重庆大范围暴雨主要发生在5至9月,集中在6到7月,9月次之。天气系统分析表明,在重庆大范围暴雨中有近87%与西南低涡相关。只有西南低涡发展、移动才有可能产生重庆大范围暴雨。在伴随暴雨的西南低涡中,近2/3的个例是与背风槽有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4 13:03
目录
概述
形成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