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导弹技术专家
胡昌华,男,1966年6月3日生于湖北罗田, 1996年6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人物履历
1996年6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二炮导弹技术专家。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军队重点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出版专著3部、编著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2篇,EI收录92篇,CSCD收录94篇,论著被他引820次,先后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入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2019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204教研室教授胡昌华记三等功。
2020年1月10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名称“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第2完成人)。
2024年5月15日,胡昌华荣获中央军委一级表彰。
人物事迹
他33岁破格提拔为教授,34岁成为博士生导师。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大型复杂系统智能自动化潜在问题识别方法,建立了潜在问题分析理论;发现并解决了某新型导弹武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缺陷,被人们誉为给战略导弹“把脉”的人,荣立二等功。
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的,一次次攻克难关,最终铸成了质的飞跃
导弹潜在问题分析是导弹技术领域公认的难题。过去,为测定一个技术故障,至少要10几位专家进行反复分析、假设、验证性测试……少则数小时,多则数天。 几年前,这种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个仅有台式电脑大小的装置,在导弹进入测试状态时,用几分钟就能对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完成从“把脉”到“诊断”的全过程,使这一过程实现智能化的就是由胡昌华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系统”。 关注这个问题时,胡昌华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员。他怀着军队科技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技术研究”的构想,并写出了翔实的论证报告,引起第二炮兵首长的高度关注,被列入重点攻关课目。 没有文献,没有先例,涉及诸多高技术领域的尖端学科知识,课题难度系数之高,超乎想像。然而,在胡昌华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可能”3个字。他遍寻国内外的同类问题案例,在浩繁的数据中归纳提炼出潜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规则,阅读了数百万字的科学著作。 经历了痛苦的蜕茧,成功终于化蝶而出。在首飞某新型导弹时,胡昌华研制的系统展示了令人叹绝的效能:通过不同工作状态的定性仿真和反复对比,发现了该型导弹存在的4个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面对无懈可击的推理和数据,专家们认同了胡昌华的结论,并对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更改。 同年,第二炮兵党委批准胡昌华破格晋升为教授。33岁的他,是导弹部队教授方阵中最年轻的。
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造就了胡昌华的成功
如同辛勤的蜜蜂,走到哪里,胡昌华都不忘潜心钻研智能潜在问题分析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思考、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胡昌华用自己的汗水酿就累累硕果。他撰写的学术专著《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分析和设计》,得到国防出版基金的资助,在一年时间内连续印刷2次;编著的《小波分析》理论著作连续4年被中国教育科研网列为优秀畅销书;在第20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他撰写的《某观测器设计》的学术论文,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他还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聘请为通信评议专家。 2001年8月,某设计所向第二炮兵提出共同对新研制的某型导弹进行潜在问题分析,建议将胡昌华的分析系统与外单位同类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骄阳似火的北京,胡昌华在地下室一住就是一个月。在阅读完所有的资料后,他凭借自己独到的理解,对系统进行改造,不仅确定了该型号武器设计上存在的多个潜在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被设计人员全部采纳。 2004年11月20日,胡昌华迎来了科技工作者的殊荣——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亲手把一项重要奖项的证书颁发给了胡昌华。
对胡昌华来说,成功的意义,就是重新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
科学是一项勇敢者的事业。这种勇气,不仅体现在创新,更体现在否定自己的那一刻。 试验靶场,常有因故障原因而推迟导弹发射的案例,这使胡昌华产生了研制一种如听诊器一样方便灵巧的“导弹测发控战场抢修系统”的想法。 整整3个月,胡昌华每天上完课,就把自己反锁在实验室,如剥茧抽丝一样,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分析,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默记……由于用眼过度,他的眼睛红肿得睁不开,就点一下眼药水,用放大镜继续看。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在课题即将大功告成时,却遇到了“难产”。2000年9月,凝聚着胡昌华巨大心血的样机被研制出来,顺利通过单机试验。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抗震和低温综合测试中均出现工作异常。 经细查,板卡质量有问题,电路板程序设计存在缺陷。 是否定自己,挑战更大的困难,还是小修小补,用抗干扰措施进行技术处理?一夜无眠,第二天胡昌华作出了决定:重新设计。 同行的专家不解:又不是重大缺陷,何必自讨苦吃?胡昌华却有自己的信条:科研直接连着战场,来不得丝毫的含糊。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之后不敢直面挑战。 他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通宵达旦地“扎”在实验室,对样机的机械部分和电路板进行设计、验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逐步提高了系统的技术性能,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可以实现导弹测发控设备故障在线检测与快速定位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抢修系统,居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冬,某旅实弹发射场,一枚银色利剑直指苍穹,进入待发状态。 突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报告:“某工作指示灯出现异常!”在场专家立即起用胡昌华研制的系统进行“诊断”。3分钟后,检查结果便显示出来:数据采集中某模板出现故障。10分钟后,隐患排除。随着一声震天怒吼,导弹腾空而起……发射成功,并创最佳成绩。一种凤凰涅槃的喜悦,撞击着胡昌华的心扉。 来不及庆祝,年轻的胡昌华又投入了新的挑战目标:对关系导弹能否在部分故障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的前沿理论进行探索。对他来说,更大的超越,永远在明天。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4 16:59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社会兼职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