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学(1964~ ), 汉族。籍贯:湖北省红安。1987年6月毕业于
华中农业大学,1987年7月供职于中国农业展览馆,现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农具列和农业文化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筹划等工作。著有《中国犁文化》等。
胡泽学,男, 汉族,1964年8月9日出生于
湖北省
红安县,1987年6月毕业于
华中农业大学,1987年7月供职于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现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农具列和农业文化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筹划等工作。
2.《
中国犁文化》,独著,学苑出版社,2006年。《中国犁文化》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犁的“三文资料”和民间尚存的
犁具实物熔为一炉,冶炼锻造,去粗存精,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可读可赏、可收可藏的佳作。该书所包含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一是地域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二是民族多元性。三是历史传承性。四是乡土民间性。《中国犁文化》给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生活于都市的读者会感到新奇,生活于乡村的读者会感到亲切。山西地区农耕文明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在历史、地理、人文、民间习俗的共同作用下,山西传统耕犁形制多样,适合山西不同地域特点,在中国传统农具大家庭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内容。山西省
闻喜县汀店遗址出土的石犁,说明山西在
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进入了犁耕时代。1942年在
榆次源涡镇仰韶文化晚期的义井类型遗址出土、粘附于
坩埚(或熔炉)上的铜渣,
龙山文化时期
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和犁形石器,说明山西先民在金属的认识和使用上也领先全国一步。农业生产从原始的石器、骨器、蚌器和木质工具,逐步过渡到金属工具的使用,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这一系列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发现,使山西的人类发展历史从180万年前一直延续至今,在全国来说是罕见的,因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3.《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1-30卷)(李新主编,本人任编辑组副组长),
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4.《
三晋农耕文化》,独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三晋农耕文化》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重要农业区域山西为对象的农业文化研究著作。主要叙述了农业地理环境与区域优势,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独具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丰富多彩的农业非物质文化,华夏明演进中的历史地位,书中配有数百幅图片。
5.《
图说中国传统农具》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本书内容包括:原始渔猎农耕工具、金属冶炼与青铜农具、铁农具的普及与畜力耕作、北方旱地农具、南方水田农具、畜力运输工具、渔捞业的专用工具、纺织手工业专用工具、农产品加工器具、储藏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