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芝
“八女投江”烈士之一
胡秀芝(1918年-1938年10月),“八女投江”烈士,中国共产党党员。黑龙江林口县刁翎镇马蹄沟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班长。1938年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弹尽粮绝,她与七位战友宁死不屈,毅然投江,全部牺牲,年仅20岁。
人物评价
八女投江的壮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身上闪现的是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的黑龙江省林口县乌斯浑河边,建立起一座雄伟的“八女投江”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写着抗联老战士陈雷的题词:“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央广网 评)
人物生平
胡秀芝(1918年-1938年10月),“八女投江”烈士。20多岁,黑龙江林口县刁翎镇马蹄沟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班长。中国共产党党员。
胡秀芝是位久经锻炼的老战士。有一次她带着两名战士摸到敌人哨所前,用手榴弹炸毁了日寇据点。她因作战机智勇敢而闻名于抗联各军并受到周保中的表扬。
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今属林口县)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与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原名郑志民),班长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等7名战友一起,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后世纪念
建国后,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的黑龙江省林口县乌斯浑河岸边,建立了“八女投江”纪念碑。正面是抗联老战士陈雷题词:“八女英魂,光照千秋。”碑文铭刻着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的英名和她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高80米、横截面为三角型的纪念碑和象征着彩虹,跨度为75米、矢高25米的供脊,雕有展现女英雄们战斗风姿的大型群雕。八女投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影片《中华女儿》根据“八女投江”真实故事改编。1936年,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东北人民惨遭蹂躏。活动在牡丹江一带的东北联军,英勇抗日,吸引了大批年轻农民。 亲人遭日寇杀害的女子胡秀芝,报名参加抗日联军。她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中,人了党,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冷云是抗联某部指导员,她经历了丈夫在地下工作岗位上被捕牺牲的重大打击,仍刚强坚毅地接受战斗任务,打击敌人。在归队途中,因发现敌军要偷袭联军营地,冷云一面命人绕道给抗联送信,一面率部分散打枪,牵制敌人,把敌人兵力引出营地范围而至牡丹江畔。最后,参加战斗的同志们仅剩冷云、胡秀芝等八名女战士,寡不敌众,生路已绝,她们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坏自己的八支枪,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
该片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的真实故事,赞颂了先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以比较鲜明的纪实手法和散文化风格,展现生活和斗争,塑造了胡秀芝、冷云等女英雄的形象,尤其着重描写了胡秀芝由普通农村妇女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创作者追求一种纯朴的感情抒发,整个影片内蕴深沉,富有激情,还具有鲜明的诗的象征意境。影片的结尾处理,既渲染了紧张壮烈的战争气氛,又较为细腻地展示了八名女战士的精神风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是新中国最早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之一,1950年曾获捷克斯洛伐克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在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又获二等奖。
2021年3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1:32
目录
概述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