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霁
上海科技大学终身正教授
胡霁,男,2003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年进入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2005年随导师实验室转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8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学院工作。2014年进入上海科技大学任助理教授,2020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23年晋升为终身正教授。
个人简介
2009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The Picower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at MIT )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月回国,任职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14年4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2020年1月晋升为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常任副教授。2023年11月晋升为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终身正教授
学术任职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
情感与动机的神经环路机制
研究内容
发展和应用光学成像、神经调控、遗传学标记与神经环路示踪等最新的方法精确地研究情感及其相关的精神类疾病的重要科学问题。实验室拥有国际领先且全面的光学成像仪器(双光子显微镜、梯度折射透镜、光纤光度测量)和技术手段,同时也将结合单细胞测序,质谱技术等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以下重要的神经科学问题:1.应激/压力的神经机制;2.神经精神药理的环路机制;3. 神经与精神疾病治疗的新策略。研究将有助于重要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
最新研究成果
在生活中,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团队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小鼠模型里发现,脾脏如果丧失神经支配,疫苗接种后机体就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这是因为大脑内被称为中央杏仁核室旁核的区域有一类CRH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激活CRH神经元,会增加脾神经活动,进而可以增进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反之,抑制CRH神经元会降低疫苗的效力。进而他们还设计出了一种小鼠的行为范式,可以通过激活这一新发现的脑-脾神经通路来达到增强抗体产生的效果。这些发现,首次建立了大脑活动可以增进抗体产生的一条神经通路,指出了将来利用锻炼、冥想等行为增强疫苗效果、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可能。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1:204-208),并入围“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代表论文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7:24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学术任职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