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非子,生于1979年,山东
烟台人,大学本科学习音乐,钢琴、长笛专业,后考入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03届在职研究生班。曾参与编剧电视连续剧《
温暖》;与江西省都市频道合作独立执导《如果一切重来》、《爸爸的记事本》、《七夕,我们结婚吧》、《下辈子我是警察》、《撞车》等十多部单本剧。《家,N次方》是其第一部独立原创的编剧作品。2011年,她的独立编剧处女作《
家,n次方》播出,胡非子也由此声名鹊起。
剧情简介
《
家,n次方》是一部聚焦重组家庭子女成长历程的亲情伦理剧《家,N次方》日前在深视都市频道落幕,并将在江苏卫视播出。与《中国式离婚》等许多家庭剧的“父辈视角”不同,《家,N次方》首次以80后离异家庭子女的视
幕后制作
探讨“家”的意义
该剧的女编剧胡非子三十岁刚出头、导演系毕业,《家,N次方》是她独立编剧的处女作。记者电话采访了胡非子,她阐述了自己独特的“编剧方程式”。
重组家庭让快乐翻倍
《家,N次方》没有任何事前宣传,在深圳、上海等地播出后都创下高收视。“前半段让人笑喷,后半段让人哭傻”。剧中薛茂祥(
赵宝刚饰)和文楠(
宋丹丹饰)各自带着一双子女组成了三婚家庭,家中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姐弟,经历各种敌对、抗争直到相互理解、扶持,到最后相爱。父母决心离婚来打破“拟制血亲”关系,然而对完整的家有着无限渴望的这对爱侣最终选择了分开。这个结局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生在一个完整快乐家庭的胡非子为何要编写一个重组家庭的故事?她说:是因为身边许多朋友经历过家庭重组。“他们表面开心快乐,但是一提到'家',我就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一种隐痛。”因此,她要借该剧“打开重组家庭的快乐之门”。
这是一个首次以80后子女视角看待重组家庭的电视剧。为了给剧作找到一个好的概念,她想到数学里的N次方这个概念。“如果你可以用爱去接受重组家庭的话,很可能你就等于拥有了N次个快乐的家庭,你的家人也随着增加。”
拒绝浮躁两年磨一戏
剧中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不少观众都要求早日开拍续集。然而胡非子却说如今正在创作一个魔幻题材电影,暂时搁置了电视剧创作。“当今内地影视剧的投资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因此我对电影一直心向往之。我想做得特别好。”
如今许多编剧和演员等都首先靠快餐式的电视剧获得“利”,然后靠电影来成“名”。胡非子对此深有体会:“很多人并非真正热爱编剧这个行业,只因为它能带来名利。有人可以手头上同时写两、三部戏,还可以流水线作业一人负责几集。剧集卖到电视台,电视台也首先看明星看制作,故事反而不是首位的。”
胡非子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来创作剧本。再加上跟组拍摄和后期制作,整整用了两年。“我总把电视剧当电影来写。所以时间耗费得很长。一年两三部戏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写一部都算快的。”
编剧要懂“镜头”重要
胡非子并非编剧专业科班出身。她本科学的是钢琴和长笛,后来考上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03届在职研究生,在学校就常帮教授写剧本,从事编剧工作已经6年了,期间还独立执导了多部单本剧。
胡非子的教授曾说她:你一学导演的人怎么跑去当职业编剧了?“我只能苦笑。年轻导演想要坐到独立执导的导演椅上是个太艰难的过程。要么得会混,要么得会侃,要么得有耐心熬着等。而这些我都没有,就只有一样:会写,所以抓住了这一根救命稻草,去曲线实现要做导演的梦想。”
“其实编剧和导演关系最紧密,可现在二者却是矛盾最大的。编剧常指责导演乱改剧本,导演则抱怨编剧完全不懂镜头,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拍。”胡非子认为,编剧只面对剧本,但导演必须综合考虑镜头、成本、演员等问题,大家都要换位思考。正因如此,胡非子和
赵宝刚、
王迎等业内许多大腕的合作都非常顺利。
量身定做毁灭原创力
作为一名新晋编剧,胡非子坦言“编剧是‘听上去很美’的职业,第一个被压榨、又最容易被忽略。剧不火人们都首先抱怨剧本太差;剧火了人们又说是导演、演员的功劳。”
然而她也承认,编剧的地位已在逐渐提高,尤其前几年好莱坞的“剧本荒”让许多人对编剧的作用有了重新认识,许多公司已经从
导演中心制转型到
编剧中心制,近期编剧协会的成立也让编剧的维权意识增加了:“名编剧的酬劳如今能占电视剧制作成本10-15%,大腕级的甚至能拿20%。在以前也就5%左右。”
胡非子写成《家,N次方》后首先找到的是
赵宝刚的学生王迎。当时王迎正和赵宝刚联合执导《婚姻保卫战》,看过剧本之后赵宝刚力挺王迎接拍,并帮王迎确定了该剧的基本风格,因此挂上了“艺术总监”的头衔,还出演了薛茂祥一角。“赵老师对原创力量的保护让我真的很感动。”
有人给胡非子指出一条捷径:专门为大腕演员量身定做剧本。事实上确有编剧因此迅速成名。但胡非子拒绝了:“内地编剧的原创力已经被诟病,为明星度身定做写剧本更是对原创力的毁灭性打击,也是对演员演技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