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
陶瓷颜料
胭脂红,俗称,是一种陶瓷粉彩用颜料
陶瓷粉彩用颜料。俗称。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主要用于花头或人物服装的洗染,彩烧温度范围很窄,对彩烧温度的要求,基本以它为标准。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著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
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这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1650年荷兰人卡西亚(Cassias)发明,1680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胭脂红则被称为“洋红”。
官窑中“胭脂红”一词只是人们对上述带有紫色调金红釉的统称,由于配方、配料比例以及施釉方法、烧制情况等不同因素,“胭脂红”可呈现多种不同发色状态。例如,除局部绘画渲染装饰的胭脂红外,仅其色地釉就可以大致划分为“粉红”、“胭脂红”、“胭脂水”、“胭脂紫”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14:0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